移民免费学习语言的好去处
迁到巴塞尔城市半州(Canton Basel City)的外国移民都会收到一张德语课程免费听课券,学习费用由州负担–这一方案在瑞士堪称独一无二。其目的是帮助移民更好地融入,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会利用听课券。
这是11月份一个灰蒙蒙的一天,在位于巴塞尔市中心的Inlingua(多语)外部链接语言学校里,四位妇女正在学习德语中级水平课程。今天课上的主题是:健康生活。这些妇女两人一组来讨论饮食与压力,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她们中有人拥有巴塞尔市听课券,对于许多持有长期居留证(B证,为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公民颁发的居留证,有效期为5年)的新抵移民来说,他们可以在到达巴塞尔城市半州的第一年期间免费学习80节德语课程。自2015年8月以来,免费语言课程方案就被落到实处,自去年5月开始,听课券就被分发出去。
相关内容
免费语言课程帮助外国移民融入
Inlingua语言学校的报告显示,自从免费德语课程计划实施以来,该校的学生数目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移民不断增多。成人移民培训学院–巴塞尔ECAP学院(多语)外部链接也是同样情形。自去年8月份起,共有89名持有听课券的移民参加了初级德语课程强化班。该校德语强化部主任Marion Kussmaul表示,她班级的学生主要是妇女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移民。通常,他们都是和家人一起迁居至此或者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
激发兴趣
在巴塞尔城市半州,移民占总人口的35%(根据2015年统计数字),因此使得该州成为继日内瓦州(41%)后移民比例第二高的州。
“我们州希望鼓励来到瑞士的移民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学习,他们将会更加容易地融入瑞士社会。”巴塞尔城市半州中等教育和培训部的负责人Ulrich Maier表示。
听课券计划是面向所有新抵移民一系列举措的一个组成部分。右翼党派曾提出“为了令移民更好地融入社会”动议,作为反建议,2014年11月30日,巴塞尔选民通过了免费语言课程计划。瑞士人民党(SVP)希望要求大多数移民达成一项“融入协议”,其中包括语言学习、居留许可颁发条件。根据该项动议,语言课程应该具有强制性,而现如今则是采取自愿。
根据Maier负责的巴塞尔城市半州中等教育和培训部9月份发布的一年数字统计结果(德)外部链接,到今年8月中旬,共有来自101个国家的1032人参加了巴塞尔市免费语言课程。但是,鉴于分发出去的听课券共有4480张,尽管各所语言学校的学生人数上扬-从整体来看,听课券的使用率还相对偏低,只有23%。
Maier认为,实际份额更接近33%,因为负责部门目前没有完全统计数字。听课券的有效期为1年,“只有在课程结束后,语言学校将收到的所有听课券交给我们,我们才会有具体统计数字。”
听课券:一年过后
巴塞尔城市半州教育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中旬,来自101个国家的1032人参加了免费语言课程,共选课程214个。
2/3的参加者选择了初级课程(A1水平),但是上完中级水平B2免费课程80课时的人却屈指可数。有60%的人听完了至少80%的课时。2016年9月29日的公告显示,他们放弃学习主要是由于工作或者是家庭原因。
受过教育的人更愿意有效利用免费听课券:约有半数的参加者表示,他们都接受过14年以上的教育和培训。在享受免费语言课程的人中,54%的人都有工作。他们中大多数人表示,通过免费语言学习,他们都“受益匪浅”或者是“收获颇丰”。62%的人表示会继续学习。
期冀受益人数增加
“我们希望,会有更多的人有效利用听课券,”他接着表示,“我们仍然在设法找到其中原因:到底是因为课程对移民没有吸引力,还是因为许多人忙于工作或者是忙于安家落户,所以在抵达之初,他们的确没有时间上德语课程。”
其中一个问题是,许多外国员工任职于国际公司,他表示,“他们没有必要学习德语,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会在瑞士生活多长时间,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两到三年,所以,学习德语是一个选择,但是不存在必要性。”他解释说。
许多跨国公司的总部都设在巴塞尔,尤其是医药企业。
“我们也有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将在巴塞尔生活很长时间,因为他们来到这里是和家人团聚,他们的家人早已在瑞士生活,这一群体更是我们的目标群体。这也是我们希望找出的原因:是否我们针对的群体正确。”
Maier指出,巴塞尔城市半州将会持续提供免费语言课程计划,根据法律,权威部门也必需采取如此做法。“我们也相信,那些语言课程的受益人融入社会可能性也更大。”Maier说。语言是融入一个社会的金钥匙。
到目前为止,该州是唯一一个提供免费听课券的州。
对于Inlingua语言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收获显而易见:“随着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外出办事和实现自我价值都变得越发容易。”荷兰人Taco de Liefde表示。
您认为这样的免费语言课程是个好主意吗?是否应该在瑞士推广?
(翻译:薛伟中)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