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行暴露瑞士中立政策的裂缝
瑞士联邦总统乌力·毛勒(Ueli Maurer)近期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显示出瑞士素来秉持的中立立场在面对当前世界地缘政治现实格局时的错综复杂。
近日,瑞士联邦总统兼财政部长乌力·毛勒率金融和经济代表团赴中国进行了为期七天的的访问,期间出席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此同时,他还与中国签署了旨在促进瑞中两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第三方市场加强贸易、投资和项目融资合作的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正式双边会晤。
为了证实其出席让美国和印度刻意回避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确有必要,毛勒表示,他的与会,是“对‘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为亚洲和欧洲间关系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的拥护和支持。”此外,他还指出,该战略“一旦顺利落实,必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和民众福祉带来诸多裨益。”
相关内容
乌力·毛勒中国行
美国缺席与新中立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此次并未参加由37个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出席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仅如此,美国亦未派遣任何高级政府官员代表参会。“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对不透明的融资方式、糟糕不善的治理、对国际公认的规范和惯例的无视保持持续关注。上述做法均有损于我们促进可持续、包容性发展以及维护稳定和秩序所倚靠的多项标准和原则,”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罗伯特.帕拉迪诺(Robert Palladino)在解释美国缺席“一带一路”峰会时如是说。
而瑞士联邦总统乌力·毛勒的出席,是否意味着此行甘冒与美国疏离不睦之险?此举是否会让外界对瑞士中立政策提出质疑?
当一位声名显赫且颇具声望的瑞士法学家将他在瑞士政府漫长的职业生涯娓娓道来时,他将其描述为:全身心致力于分析一个单词的细微末节与毫厘之差-中立。既然如此,中国扩大影响力、凸显重要性之举和“美国第一”主义,需要针对瑞士对中国的态度,以及瑞士对华立场对自身中立政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作出审慎的分析。中立,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
务实,还是冒险?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首次外事访问-也是21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元首首度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他相继访问了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作为首次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国家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演讲中,他高度褒扬多边主义,并重申中国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兴趣。
乌力·毛勒此次对华国事访问,可被视为(瑞士)对中国日渐增长的重要性的一种务实角度的认可。然而,此行的确引发了外界对于瑞士中立政策及该国在提倡和促进传统自由主义价值观中所扮演角色的诸多质疑。
(在近日刊登的出自瑞士漫画家Patrick Chappatte笔端的漫画作品中,中国国家主席告诉他的瑞士同僚:“我们正为你们铺垫丝绸之路!”)
Ueli Maurer en Chine – © Chappatte dans @letemps外部链接 , Suisse > https://t.co/gYBPoua70A外部链接 pic.twitter.com/HpHr0rqtoD外部链接
— Dessins de Chappatte (@chappatte) April 29, 2019外部链接
瑞士人的自我反省
在瑞士,也并非所有人都对政府所秉持的对华政策感到遂心满意。从经济角度来看,显而易见的是,各界对中国或许会进一步收购颇具分量的瑞士企业心怀隐忧。截至目前,中方已相继掌控80余家瑞士公司,总价值高达460亿瑞郎。此外,瑞士亦有不少人对中国人权状况深表关注。
1999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瑞士期间遭遇亲藏抗议者示威游行的那一幕,仍令许多瑞士民众记忆犹新。常驻日内瓦的记者们也必定不会忘怀,2017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瑞士、踏足日内瓦时,他们是如何被禁止报道习近平主席最后一轮演讲;不仅如此,彼时,160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接到指令,要求其撤出万国宫,以便为200名中国代表团成员及800位受邀嘉宾的到来腾出空间。
一位知名的瑞典外交官曾在我面前将“中立”一言以蔽之地简单概括为:“一个被周遭诸多大国包围起来的小国所奉行的外交政策”。不过,保持中立绝非易事。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新月异的演变,瑞士所奉行的中立,已不再是二战结束后该国担任美苏冷战局面时两大对立集团间可靠的斡旋者时所秉持的中立。
相关内容
瑞士联邦总统为颇具争议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辩护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