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言论自由,什么不是
新冠病毒防疫措施的批判者认为自己的言论自由受到了限制,但到底应该怎样定义言论自由?两位专家在此作答。言论自由是一种人权,但不是一项绝对权利。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日内瓦大学瑞士和欧洲宪法教授Maya Hertig认为:“言论自由是对人类基本需求的一种保护。”言论自由的基础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通过对话表达自己的观念。
“对于民主来说,言论和信息自由是至关重要的,” Hertig说,对于科研也同样重要,“只有当主流思想受到质疑的时候,言论自由才有可能取得进步。”
因此言论自由是一项人权,这一共识被纳入《欧洲人权公约》第10条和《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9条。
在瑞士,直至1999年,言论自由才被写入宪法-但自1959年起,它就已经被确认为一项不成文的基本权利。
宪法教授Hertig认为,言论自由既保护可核实的事实陈述,也保护主观的意见和情感表达-例如在艺术和象征性行为中,又譬如静坐示威。她说:“受保护的是,从信息传播到接收的整个过程。这意味着原则上,国家不得阻止任何人表达自己的意见。
没有绝对的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不受任何限制,“她表示。因此,拥有种族主义的态度并不是一种犯罪,而相反散布种族主义言论则是被禁止的。
因为言论自由也受法律限制。“发表意见的自由不是绝对的,“Hertig说,绝对的权利是永远不能被限制的-即使在战争、危机或大流行病等特别环境下也不能。”世界上只存在很少的绝对权利,在任何情况下不受限制,比如禁止酷刑。” 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都不允许使用酷刑,就算是希望通过酷刑获得信息,来保护许多人的生命时,也不被允许。
然而,当其他受保护利益,比如人的尊严受到侵犯时,言论自由将会失效,例如当涉及“否认危害人类罪”,如大屠杀时,言论自由会失效;而传播对个人或群体的仇恨言论也会受到惩罚。
允许自行制定规则
在新冠疫情期间,Youtube等大型互联网平台因含有不实内容的言论增多,而经常出现删除帖子的情况,这是限制言论自由的做法吗?Hertig认为,理论上的确是。但“言论自由只保护人们的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而像Youtube这样的私人行为者并不受直接约束。” 因此,就言论自由而言,只能针对国家采取法律行动,而不能针对私人。
相关内容
谁来控制言论自由?
包括针对“审查禁止”也主要面对国家,Youtube和其他网页都是私人供应商,不直接受宪法“审查禁止”的约束。因此,他们可以自由决定,什么样的内容允许出现在自己的平台上-以及哪些内容不被允许发布。
“国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言论自由不受来自私人方面的限制,” Hertig说。这也适用于互联网,现在某些平台已出现思想垄断的局面“。Youtube和其他社交媒体现已成为民众参与辩论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互联网上保护言论自由往往很困难,因为网络公司经常设置在国外,国家单方面的规定会导致法律的分裂。这就是为什么目前亟需“更加统一的国际规则和更大透明度的原因,“Hertig说:”哪些内容需要消失、为什么要被删除,需要有明确的说法”,这也可以通过越国的举措来完成。例如,包括Facebook和YouTube在内的一些大型IT公司已经与欧盟达成协议,在24小时内对有关仇恨言论的举报予以核查。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处理虚假信息的守则,然而,这仅限于公司内部的自行规定。
删掉假新闻用处不大
然而,宪法教授Hertig认为制定删除虚假新闻的法律用处不大。从法律的角度看,传播虚假事实从根本上并不是禁止的,何况有时也很难界定什么是 “真相”。在一些亚洲国家,国家审查制度是以制止假新闻为借口进行的。她说:“不愿意接受的意见也应该允许其出现,这就是民主的一部分。”
乌尔姆大学医学伦理学家和医学历史学家Florian Steger认为:“言论越多样化,也就越民主。”聆听是民主进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删除并不是解决虚假信息问题的有效方法,因为 “思想会留在人们的头脑中”。
他相信,展开对话和进行公开的沟通更为有效。“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期间,理论基础不足,政府出于谨慎而不得不采取行动。” 认知上的欠缺应该被摆在桌面上-即使这种无知或许令许多人难以接受。
Steger说,一味删除帖子的做法很危险。“一般只有当危及国家核心内容时,才能删除帖子。而这是警察和法院的职责,”他说。具体而言,当民主的核心受到暴力威胁时,如民众暴力冲击美国国会大厦事件时,言论自由就达到了极限。
那些要求言论自由的人也必须面对抨击
一些反对新冠防疫措施的人抱怨,他们因自己的观点而受到攻击,或被贴上 “否认新冠”的标签,因此感到言论自由受到了限制。对此Maya Hertig说:“任何发表有争议想法的人,也必须接受来自另一方的尖锐批评。受到反攻也是组成部分。没有人拥有不被批评的权利”。
“对新冠病毒持怀疑态度的人“还提出另一个观点,即目前存在一种不允许表达异议的社会氛围。例如,接受阴谋论的门户网站Rubikon写道:”如果试着在你的朋友和家人圈中‘否定’新冠病毒的危险性;或者试着质疑接种疫苗的目的,那么你可能会收获潮水般咄咄逼人的言辞,逼迫你选择保持沉默。“另类的想法,会受到社会排斥,因此言论自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言论自由当然需要一定的社会氛围,” Hertig说:“如果这种氛围导致遭审查的结果,就会成为问题。”暴力、威胁、解雇都有可能接踵而至,还包括对持不同意见者进行激烈的口头攻击。
根据Hertig的说法,“狗屎风暴 ”(Shitstorms)也构成了问题。但往往那些真正攻击别人的人会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政治正确’的社会压力被夸大了,这导致受害者与施害者的角色颠倒:受害者是白人种族主义者,而不是那些面对仇恨言论的黑人。”
瑞士资讯SWI #Meinungsfreiheit-Serie(#言论自由系列)
原则上,《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和《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1966年)都在第19条中规定:“任何人无论国界,都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无论是口头的、书面的、印刷的、还是通过艺术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
在欧洲,《欧洲人权公约》(1950年)确认言论自由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的权利(第10条)。瑞士在1999年的宪法第16条中提及了这一基本自由。
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争议。许多国家政府非但不保护言论自由的权利,反而越来越多地压制它。有些地方的个人和团体利用 “言论自由”一词为歧视性和仇恨性的言论辩护。尽管言论自由是一项普遍的权利,但并不是一项绝对的权利。保障和使用言论自由是两回事。
在这个新系列中,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围绕言论自由的不同角度、挑战、观点和发展(包括世界和瑞士)进行专题报道。
我们提供一个平台,让民众参与表达对这一话题的看法,邀请著名学科专家进行分析,并报道发生在地方和全球的变化。当然,我们也邀请读者参与我们组织的春季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篇文章于3月11日首次发表在瑞士在线科学杂志higgs.ch上,在此以节选版本出现。
(译自德文:杨煦冬)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