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救援犬风光不再?
最近几年全球人道主义救援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危机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需求量巨大,而且参与方越来越多。瑞士的人道主义援助组织也要顺势而为,作为其招牌-救援犬也觉察到了情况的改变。
Linda Hornisberger带着她的狗于1991年第一次参加了瑞士的救援行动:在哥斯达黎加发生严重地震灾害后,她们在一片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在土耳其(1992年和1999年)、阿尔及利亚(2003年)、印度尼西亚(2009年)和日本(2011年)的地震发生后,这位瑞士救援链(英)外部链接训练有素的兽医均出现在现场。
Linda Hornisberger曾参与瑞士搜救犬协会REDOG(德)外部链接的组建,并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该协会自1981年起成为瑞士救援链的一员。虽然是志愿组织,但只要联邦一声召唤,它就可以随时提供最多16只救援犬的搜救服务。作为该组织掩埋搜救(德)外部链接部的负责人,58岁的她主管执行任务、练习和训练。
瑞士资讯swissinfo.ch:REDOG为瑞士救援链出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Linda Hornisberger:有人受灾我们才出动,大家都希望没有灾害才好。所以我们也希望越少出动越好。不过这会令我们缺乏行动经验。
一只狗一辈子只有6-7年可以到海外服役,而训练成功一只新狗又相当地费时费力。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负担这样的费用,因此我们所有人都是志愿者。
“我看到那个男人的脸就知道:他的生命已然逝去”。
swissinfo.ch:您每天训狗已经坚持了35年,而且随时做好准备,可以在12小时内就赶往受灾地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L.H.:对遇难家属而言,搜救犬往往就是最后的希望了。这样的营救行动必须争分夺秒。虽然当我们发现被掩埋的人时,他们大多已故去,但对死者家属来说,这非常重要。
swissinfo.ch:不过这也会让您情绪低落,不是吗?
L.H.:我第一次行动去哥斯达黎加,当我挖出一具尸体准备离开废墟时,确实感到非常难过。这时突然有一名妇女朝我跑来,她抱着我向我表示感谢:原来死者是她兄弟。她那时才知道,他在地震时摔断脖子、马上死了。
如果还有人在废墟之下没找到,那么这个人是不是还活着,受了很长时间的苦呢?这样的问题会一直折磨他们的亲属,让他们有很强的负疚感,且终身难以释怀。
swissinfo.ch:在行动中有没有什么画面刻在了您的脑海里难以磨灭?
L.H.:有,那是一位年迈的阿尔及利亚人,在倒塌的自家房子前,他坐在摇椅上,身旁立着小桌子,桌上有3个杯子和1个咖啡壶。咖啡壶裂了一道口子,我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咖啡要洒出来了。
然后我看到老人家的脸就知道: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了。他的生命已然离去。在房子的废墟下,我们发现了他的家人,死了。
swissinfo.ch:瑞士救援链的行动次数之所以减少,原因之一便是地区性的救援力量增强了。瑞士在约旦、摩洛哥和中国(德)都培训了救援团队,您也参与了。瑞士救援链不能亲自出马吗?
L.H.:我们要做的,是挽救生命。只要我们参与团队培训,就能够帮助他们。如果当地或地区性的救援组织成熟了,他们就可以第一时间冲到地震灾区,并有效地展开工作。这样才有意义,因为那时瑞士的救援链是不可能赶到现场的。
但如果灾害严重,今后还是有许多国家会需要来自国外的援助,像瑞士救援链这样受过良好训练的组织是不可或缺的。
“发生严重灾害时,今后还是会有许多国家需要来自国外的援助”。
swissinfo.ch:2014年REDOG拓展了它的海外活动范畴,并开始和来自土耳其的义务救援组织GEA(德)外部链接展开密切合作。近期您还去了日本,在那里REDOG和工作犬团队合作,支持了原有救援组织的工作。做这些有意义吗?
L.H.:如此的伙伴关系才有未来。这样在瑞士救援链不到场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并向救援队伍提供富有经验的犬类搜救服务。例如4年前在尼泊尔(德),我们就和土耳其的同事们共同展开了搜救。
swissinfo.ch:这样做不会造成利益冲突吗?
L.H.:恰恰相反,我们REDOG在行动中所积累的经验,可以令所有人获益。如果面临严重灾害,瑞士救援链还可以和国外的伙伴团队们一起行动。在有疑问的情况下,瑞士救援链享有优先决定权。
swissinfo.ch:您和您的狗在瑞士也会帮助寻找被掩埋的人,例如2000年在瓦莱州的小村Gondo,有13人被岩石塌方掩埋了。这样的行动和在国外时有什么不同吗?
L.H.:在结束了国外的行动后,我往往会觉得那段时间的经历有点超现实。然而在Gondo不一样,不幸就发生在家门口。今后REDOG的行动可能更多地会在瑞士国内展开。
瑞士人道主义救援的新布局
瑞士救援链(英)外部链接是瑞士人道主义救援(英)外部链接组织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执行机构。它包括含搜索犬及救援犬在内的REDOG组织,以及7个在国外发生严重地震灾害后专业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
然而瑞士救援链出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它的上一次全员出动还是在2009年印尼大地震(德)后。
这其中原因很多,正如瑞士人道主义救援团(英,简称:SKH)外部链接团长Manuel Bessler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所解释的那样:需求很大,但危机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像地震这种短暂危机如今比较少见”。
即使有,“越来越多像土耳其、印度、中国这样的地震高风险国家,其自身也拥有了更强的救灾能力,”Bessler说。不过对专家团队的需求还在增长:“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后,我派出的是医疗紧急救助组。2017年向墨西哥派出的是建筑评估专家,2018年我们向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灾民提供的是紧急住所和饮用水供应帮助”。
我们不再需要以目前形式存在的救援链了吗?“不,我们还是需要的,”Bessler强调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救灾工具,我们要通过不断地训练和练习来维护它,才能让它时刻做好准备。”明年它还要再次通过联合国的标准审核,以便继续留在世界上最专业、最有能力的搜救队伍里,这也是能在国外展开行动的前提条件。
因为人道主义救援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所以面向未来他要对他的团员-大部分隶属于瑞士救援链-进行重组:转变为更加灵活的小型专家组,以提供量体裁衣的解决方案。一个内部的工作组将根据具体情况协助增强人道主义救援的行动力量。2020年春改革程序将告一段落。
(翻译:宋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