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能源转型:投票箱里的抉择
瑞士的能源转型政策将付诸公投:6月18日,瑞士人将对新的《气候法》进行投票。该法是针对 "冰川动议"的反建议,该动议要求瑞士在2050年前将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减少到零。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投票议题
瑞士议会已经于2022年9月通过了新的气候立法。《关于气候保护、创新和加强能源安全的联邦法》(LCI外部链接)旨在加速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法律规定,瑞士必须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即气候中立)。这意味着,瑞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得超过碳汇(植被-如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机制)或技术手段(二氧化碳捕获和处理技术)所达到的吸收量。
新法律设定了减排最终目标和中期目标,旨在确保资金投资以更加气候友好的方式进行。该法是针对“冰川动议”的间接反提案,该动议被议会和政府拒绝,因为后者认为动议要求过于激进。
反建议与“冰川动议”之不同
瑞士气候保护协会发起的“冰川动议”要求在2050年前将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值,并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而动议之所以用“冰川”命名是因为冰川融化是瑞士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
相关内容
冰川消融为何关系到每一个人
然而,政府和议会的大多数成员对化石燃料禁令持反对意见。因此,政府提出一份相关反建议,后者涵盖动议的基本内容,但没有明确提及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反建议还规定了在十年内兑现20亿瑞郎的财政支持,以支持气候友好系统对天然气和石油供暖系统的取代,以及对相关技术创新的支持。
议会选择支持 “间接反建议”:与 “直接反建议 “不同,”间接反建议”不涉及宪法修定,而仅是法律修正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如果在公投中获得通过,新法可以迅速生效。气候保护协会对议会的审议结果表示满意,因此决定撤回动议,并支持反建议内容。
为什么反建议会被付诸公投?
新的《气候法》不符合瑞士最大党-人民党(SVP/UDC)的意愿,于是该党通过收集支持者签名(最终获得的签名数为所需5万个签名的两倍多)成功发起复决。现在反建议将在公投中由选民定夺。投票将于6月18日进行。
人民党为什么反对新法?
人民党称新法无异于 “电力深渊”,将损害瑞士的经济和民生。该党认为,2050年前实现气候中立的目标实际上意味着禁止汽油、柴油、取暖油和天然气的使用,而这势必带来电力需求的增长,家庭相关开支将随之增加数千瑞郎-更何况能源危机也给家庭能源支出带来压力。
此次复决并非人民党首次反对联邦议会通过的气候政策。2020年,该党就曾支持商业界,发起“反对新《二氧化碳法》”的复决。该法规定了一系列针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税收和减排措施。令人惊讶的是,该法案在公投中被选民否决。
谁支持新的《气候法》?
在议会表决中,《气候法》间接反建议得到了除人民党之外的、从社会民主党到自由民主党所有主要政党的支持。对于环保协会和”冰川动议 “委员会来说,新《气候法》将促使瑞士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能源层面更加独立。支持新法的政党还表示,对技术和创新的投资也将创造就业机会。
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瑞士能源消耗中约有70%来自于进口,而进口能源类别主要是原油、石油产品、天然气和煤炭。而瑞士能源市场的主要石油供应商为尼日利亚、美国和利比亚。瑞士是建筑物供暖最依赖石油的欧洲国家之一:尽管近年来,特别是俄乌战争爆发后,热泵的使用有所增加,但瑞士依然有大约60%的私人住宅使用化石燃料供暖。
其余30%的能源需求则由国内电力供给。其中,三分之二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水电;另三分之一的电力则来自核电。
虽然瑞士的光伏和风能不如邻国发达,但可再生能源在瑞士电力结构中的比例高于欧洲平均水平。
还有哪些国家想在2050年前实现气候中立?
在联合国198个成员国中,至少有130个已经宣布希望在2050年前或-像中国和俄罗斯一样-在2060年前实现气候中立。这些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90%左右。
然而,目前的承诺并不足以实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这一《巴黎气候协议》的最高目标。从2023年气候变化绩效指数(CCPI)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了足够充分有效地应对气候危机。该指数报告对59个国家及欧盟成员国的碳排放、可再生能源使用和气候政策进行了调查。
如何评估瑞士的气候行动?
在气候表现排行中,瑞士的最新排名为第22位,而去年则处在第15位。起草《气候变化绩效指数报告》的国际专家表示,瑞士需要 “优化政策”并”加快实施速度”。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AT)是一个分析各国气候政策的独立团体。该组织对瑞士气候行动的评估为 “不充分”。这一结果主要源于新《二氧化碳法》在公投中的失败。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表示,如果所有国家都像瑞士政府如此行事,全球温度将出现2至3摄氏度的上升。
相关内容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