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成為瑞士政府缺席北京冬奧會的完美藉口
瑞士政府因本國疫情等原因放棄出席北京冬奧會,但這並不是外交抵制,因為瑞士會派運動員代表團參加本屆冬奧會。然而,瑞士沒有專門指出中國的人權記錄問題,並選擇在瑞中關係最忌諱的話題上保持沉默。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兩個月前,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國家,稱不會派總統或任何部長出席2月4日開幕的北京冬奧會。美國、加拿大、丹麥、英國、澳大利亞、科索沃和新西蘭很快跟進,這些國家都以中國的人權狀況為由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
瑞士政府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9天發布了醞釀已久的聲明。一份政府新聞稿指出,由於瑞士本國疫情形勢的緊張和不確定性,以及中國為人員健康做出的防疫努力,瑞士官員無法與中方展開實質性接觸,瑞士聯邦委員會因此決定不派部級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瑞士政府發言人在一次記者會上澄清說,該決定沒有政治動機。
雖然支持外交抵制的活動家和議員們對瑞士部長們留在國內感到欣慰,但以疫情為藉口,在他們看來有點投機的味道。
瑞士非政府組織“受威脅人民協會“(STP)的活動協調員法比安·克雷布斯(Fabienne Krebs)稱,不提人權問題是“極其刻意的迴避”。她表示,“展開實質性接觸”是避談人權的代名詞,這是瑞士和許多其他西方國家與中國解決敏感問題時喜歡採用的方法。
“至少,他們應該傳達這層意思,確保人們明白人權問題是他們不去的原因之一,”克雷布斯說,“我們批評的正是這種沉默。”
包括“受威脅人民協會“在內的許多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團體敦促政府不要出席北京冬奧會,以抗議習近平主席對人權和自由的“無情鎮壓”。他們聲稱,藏族人正日益成為監視對象,而在新疆,數百萬維吾爾族人被拘禁在“教培中心”裡。中國政府一再否認有關迫害的說法。
瑞士對中國“低聲下氣”
自從有人呼籲進行外交抵制以來,瑞士政府一直小心翼翼地做出反應,並選擇不對此事採取任何立場。瑞士沒有像法國和盧森堡的領導人那樣冒險,他們公開表示抵制是徒勞之舉。但瑞士也沒有公開宣布自己考慮進行外交抵制。 2021年4月,美國透露其正在與盟友積極商討關於北京冬奧會的共同立場,並表示在考慮進行外交抵制。
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瑞士政府用模糊的外交辭令發表了聲明。
瑞士政府在去年回答議員們的問題時寫道:“總的來說,體育,尤其是參加奧運會,不應該成為表達政治立場的工具。”
1月中旬,瑞士政府表示計劃派一名部長出席北京冬奧會。但同時也說,成行與否將取決於疫情的發展方向。
議員法比安·莫利納(Fabian Molina)表示,將疫情而非人權問題作為不出席冬奧會的原因,體現出瑞士政府對中國“低聲下氣”。
這位在聯邦議會國民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任職的社會民主黨人指出:“[政府]並沒有高聲支持人權,而是想取悅所有人,刻意迴避問題。”
相关内容
为什么批评人士呼吁各国采取外交手段抵制北京冬奥会
在蘇黎世大學漢學家高喜明(Simona Grano)看來,由於中國變得日益強大自信,瑞士政府決定採取模棱兩可的態度,以中庸之道與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打交道。這包括避免採取任何會激怒中國人的行動。此前,瑞士政府因制定首個對華外交戰略受到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之後便一直在努力安撫中國政府。該戰略於去年3月公佈,批評了中國政府在境內侵犯自由的行為。
該戰略發布後,瑞士改變了對華政策方向,選擇不跟隨歐盟和美國對中國政府侵犯維吾爾族人人權的行為進行製裁- 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稱之為種族滅絕。瑞士還拒絕在聯合國簽署一份關於維吾爾人待遇的聯合聲明。
當各國開始宣布進行外交抵制時,中國政府就回應稱他們將“付出代價”,但並未明確指出具體的反制措施。格拉諾指出,其實這些國家中有許多已經與中國關係緊張。例如,澳大利亞因敦促各方展開新冠肺炎溯源調查而受到中國政府的貿易制裁。就瑞士而言,被中國列入黑名單不僅意味著面臨貿易報復,還意味著失去中立優勢。瑞士為其發揮的斡旋作用感到自豪,因為該國主辦了許多高級別會議,例如2021年10月在蘇黎世舉行的中美高級別官員會議。
破壞國際團結
撇開報復不談,瑞士部長們也希望避免陷入尷尬局面。在中共舉辦的全球最大的體育賽事上,他們不想被看到在看台上鼓掌歡呼。 “受威脅人民協會“的克雷布斯指出,瑞士觀眾絕不會認可這樣的形象。在過去幾年裡,瑞士越來越多的社會大眾了解新疆所面臨的人權侵害。
相关内容
瑞士並不是唯一一個就北京冬奧會努力尋找合適立場的國家。歐盟各國在一月份未能達成共同立場,成員國不得不做出各自的決定。有的成員國直接抵制北京冬奧會,有的成員國則批評冬奧會被“政治化”。與瑞士領導人一樣,瑞典領導人也以疫情為由放棄出席此次活動。
克雷布斯擔心,如果都各走各的路,那麼瑞士和其他國家將難以同心協力,防止中國規避國際準則。
這位活動家認為,外交抵制可能無法立即改變藏族人和維吾爾族人的處境,但這是對這些社群的聲援。
“如果每個國家都在打自己的算盤,我們將一事無成,無法改變任何事情,”她說,“沒有哪個國家強大到能夠獨自對抗破壞國際人權標準的中國。”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