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什麼是言論自由,什麼不是

任何人都有發表言論的自由,但是言論自由並不是絕對權利。
任何人都有發表言論的自由,但是言論自由並不是絕對權利。 Wildpixel / iStock

新冠病毒防疫措施的批判者認為自己的言論自由受到了限制,但到底應該怎樣定義言論自由?兩位專家在此作答。言論自由是一種人權,但不是一項絕對權利。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日內瓦大學瑞士和歐洲憲法教授Maya Hertig認為:“言論自由是對人類基本需求的一種保護。”言論自由的基礎是有思想、有理性的人,藉由對話表達自己的觀念。

“對於民主來說,言論和信息自由是至關重要的,” Hertig說,對於科學研究也同樣重要,“只有當主流思想受到質疑的時候,言論自由才有可能取得進步。”

因此言論自由是一項人權,這一共識被納入《歐洲人權公約》第10條和《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第19條。

在瑞士,直至1999年,言論自由才被寫入憲法-但自1959年起,它就已經被確認為一項不成文的基本權利。

憲法教授Hertig認為,言論自由既保護可核實的事實陳述,也保護主觀的意見和情感表達-例如在藝術和象徵性行為中,又譬如靜坐示威。她說:“受保護的是,從信息傳播到接收的整個過程。這意味著原則上,國家不得阻止任何人表達自己的意見。

沒有絕對的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不受任何限制,“她表示。因此,抱持種族主義的態度並不是一種犯罪,而相反散佈種族主義言論則是被禁止的。

因為言論自由也受法律限制。 “發表意見的自由不是絕對的,“Hertig說,絕對的權利是永遠不能被限制的-即使在戰爭、危機或大流行病等特別環境下也不能。 ”世界上只存在很少的絕對權利,在任何情況下不受限制,比如禁止酷刑。” 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時期,都不允許使用酷刑,就算是希望藉由酷刑獲得情報,來保護許多人的生命時,也不被允許。

然而,當其他受保護利益,比如人的尊嚴受到侵犯時,言論自由將會失效,例如當涉及“否認危害人類罪”,如大屠殺時,言論自由會失效;而傳播對個人或群體的仇恨言論也會受到懲罰。

允許自行制定規則

在新冠疫情期間,Youtube等大型網路平台因含有不實內容的言論增多,而經常出現刪除貼文的情況,這是限制言論自由的做法嗎? Hertig認為,理論上的確是。但“言論自由只保護人們的言論不受國家的干涉,而像Youtube這樣的私人行為者並不受直接約束。” 因此,就言論自由而言,只能針對國家採取法律行動,而不能針對私人。

相关内容
以戴上口罩的方式隱喻箝制言論、強迫保持緘默:矗立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無畏女孩”雕像。

相关内容

誰來控制言論自由?

此内容发布于 繼今年1月美國國會大廈遭暴力攻破、前任總統川普被多個主流社交媒體平台“封殺禁言”後,圍繞大型科技公司民主功能的辯論正持續升溫。那麼美國、歐洲和瑞士政府對此作何回應呢?

更多阅览 誰來控制言論自由?

包括針對“審查禁止”也主要面對國家,Youtube和其他網頁都是私人供應商,不直接受憲法“審查禁止”的約束。因此,他們可以自由決定,什麼樣的內容允許出現在自己的平台上-以及哪些內容不被允許發布。

“國家必須採取適當措施,保護言論自由不受來自私人方面的限制,” Hertig說。這也適用於網路,現在某些平台已出現思想壟斷的局面“。Youtube和其他社交媒體現已成為民眾參與辯論的重要渠道。“

然而,在網路上保護言論自由往往很困難,因為網絡公司經常設置在國外,國家單方面的規定會導致法律的分裂。這就是為什麼目前亟需“更加統一的國際規則和更大透明度的原因,“Hertig說:”哪些內容需要消失、為什麼要被刪除,需要有明確的說法”,這也可以藉由跨國的措施來完成。例如,包括Facebook和YouTube在內的一些大型IT公司已經與歐盟達成協議,在24小時內對有關仇恨言論的舉報予以核查。除此之外還有一條處理假消息的守則,然而,這僅限於公司內部的自行規定。

刪掉假新聞用處不大

然而,憲法教授Hertig認為制定刪除假新聞的法律用處不大。從法律的角度看,傳播虛假事實從根本上並不是禁止的,何況有時也很難界定什麼是 “真象”。在一些亞洲國家,國家審查制度是以制止假新聞為藉口進行的。她說:“不願意接受的意見也應該允許其出現,這就是民主的一部分。”

烏爾姆大學醫學倫理學家和醫學歷史學家Florian Steger認為:“言論越多樣化,也就越民主。”聆聽是民主進程的一個必要環節。刪除並不是解決假消息問題的有效方法,因為 “思想會留在人們的頭腦中”。

他相信,展開對話和進行公開的溝通更為有效。 “特別是在當前的疫情期間,理論基礎不足,政府出於謹慎而不得不採取行動。” 認知上的欠缺應該被擺在桌面上-即使這種無知或許令許多人難以接受。

Steger說,一味刪除貼文的做法很危險。 “一般只有當危及國家核心內容時,才能刪除貼文。而這是警察和法院的職責,”他說。具體而言,當民主的核心受到暴力威脅時,如民眾暴力衝擊美國國會大廈事件時,言論自由就達到了極限。

那些要求言論自由的人也必須面對抨擊

一些反對新冠防疫措施的人抱怨,他們因自己的觀點而受到攻擊,或被貼上 “否認新冠”的標籤,因此感到言論自由受到了限制。對此Maya Hertig說:“任何發表有爭議想法的人,也必須接受來自另一方的尖銳批評。受到反攻也是組成部分。沒有人抱持不被批評的權利”。

“對新冠病毒持懷疑態度的人“還提出另一個觀點,即目前存在一種不允許表達異議的社會氛圍。例如,接受陰謀論的門戶網站Rubikon寫道:”如果試著在你的朋友和家人圈中’否定’新冠病毒的危險性;或者試著質疑接種疫苗的目的,那麼你可能會收到潮水般咄咄逼人的言辭,逼迫你選擇保持沉默。“另類的想法,會受到社會排斥,因此言論自由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言論自由當然需要一定的社會氛圍,” Hertig說:“如果這種氛圍導致遭審查的結果,就會成為問題。”暴力、威脅、解僱都有可能接踵而至,還包括對持不同意見者進行激烈的口頭攻擊。

根據Hertig的說法,“狗屎風暴 ”(Shitstorms)也構成了問題。但往往那些真正攻擊別人的人會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政治正確’的社會壓力被誇大了,這導致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角色顛倒:受害者是白人種族主義者,而不是那些面對仇恨言論的黑人。”

這篇文章於3月11日首次發表在瑞士在線科學雜誌higgs.ch上,在此以節選版本出現。

(譯自德文:楊煦冬)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