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改变气候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暖的大部分原因来自人类。两名瑞士科学家现在成功地用一种新方法证实了这一点。他们以地球能源平衡变化作为理论基础展开了研究。
前往南非德班参加气候峰会的15000名世界各地的代表,最大的收获就是制造了大量的“暖空气”。这是气候研究员Heinz Wanner对这一“魔鬼聚会”的刻薄评论。
Wanner不仅是瓦特林·路德奖(Prix Vautrin Lud)的获得者(这一奖项被称作地理学上的诺贝尔奖),也是一名全球有名的批评家。
气候峰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气候在继续变暖。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 表示,这一现象比想象得更严重。
这令地球上70亿人口,尤其是15000名参加世界气候峰会的代表们感到担忧,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大气和气候研究所的两名科研人员Reto Knutti和Markus Huber得出的科研成果。
科学上的证实
这两名气候物理学家用一种新方法证明人类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Reto Knutti教授和Markus Huber博士,最新将他们的论文在知名杂志《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
直至目前,科研人员一直分别对二氧化碳和阳光在室内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对比。
“比如陆地比海洋更容易升温、大气层的低层升温,而高层却在降温。” Knutti教授这样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解释传统科研方法中的认知。经过这样的测量,已经能够找到人类与大气变暖的关联。
全球能源流动算式
“但是传统的科研方法并未解释清楚,能源从哪里来,流向哪里。世界就像一整套系统,一方面从外界的太阳那里获得能量,另一方面又从大气层缓慢地向外放射能量。”正是这种循环引起了Knutti 和Huber的注意。
为了确定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他们对全球能源平衡进行了调查,证明哪些能量从太阳放射出来,哪些能量被海洋吸收。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能量的‘账本’,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这一地球能量收支帐本必须达到平衡,最后上升。”
这位科研人员举了烧水的例子。水在锅里的温度用温度计或者计算的方法测量出来。电炉烧水制造的能量,要减去被锅吸收的热量,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烧水时所消耗的能量,以此来计算水的温度。”
海洋的外流
在这里能量守恒定律有所偏离,超过90%的气候变暖被海洋所吸收。Knutti表示:“海水很深,而水具有很大的吸热力。”
与测量家里的厨房设施不同,记录全球的能量流动则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模式。在这个领域Knutti的确是名专家。
这两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所测量出来的结果非常精确。根据他们的方法得出这样的结果,从1950年至今,大气温度提高了0.56°C,如果没有炭黑颗粒的冷却作用,温度提高的数量为0.85°C。
增长的迹象
大气变暖的大部分原因(超过74%)来自于人类,这种可能性通过Knutti的全球能量平衡收支计算得出的结果,已经上升到了95%。“人类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受到肯定。太阳的变化在这里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Reto Knutti这样说。
他将这一全球能量平衡收支计算公式比喻为一个大拼图的一部分,正好能够弥补一个空缺。因此他自认为这次的研究结果在学术上有一定的重要性。他说:“关于外界能量的流入和海水吸收的能量份额,在科学上非常重要。”
反对数据论的批评者
尽管如此,这位教授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那些反对“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来自人类”这一说法的人,不会就此沉默。“这些批评家,他们不相信数据。”
同时Knutti认为,他们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在诸如德班气候峰会或者中长期的气候讨论中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关于京都议定书结束后的新协议,可能不太会参考科学上的观点,”Knutti这样说。而更多的是与政治讨论有关,在这些讨论中将规定谁来实施什么措施,而谁又来付钱。
防止大气变暖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性在各国都是公认的,“但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Knutti最后说:“发现一个问题,还远远不代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38岁的伯尔尼人Reto Knutti在全球气候计算公式领域是一位著名的专家。
他在伯尔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和工作一段时间后,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大气研究所做博士后。
自2007年开始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大气和气候研究所气候物理研究所教授。
他的研究范围是,全球气候系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造成的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Knutti教授和Markus Huber的计算公式证实了目前根据温度测量得出的结果。
人类导致大气变暖,影响气候的可能性上升到95%。
Reto Knutti是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7年气候报告的作者之一。他还将参与2013年的报告撰写。
(译自德文:杨旭东)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