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人为什么不戴口罩?

两名戴口罩的人在按门铃
对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提供帮助的人,应该戴口罩。保持距离更能起到防护作用。 swissinfo.ch

疫情当前,为什么在瑞士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而养老院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却必须戴?这是为了保证医护人员的口罩供给?瑞士卫生部门的这种解释令人费解。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瑞士私人还有口罩戴吗?

2020年3月中,在伯尔尼市中心的一家天然疗法药店里,两包10支装的口罩卖29瑞郎(约合人民币200元),药店老板Marlen Aeschlimann说,还有1000支口罩即将到货,而她自己却没有戴口罩。

在过去的两天里她卖出了200盒口罩,口罩的包装上标注着“防护口罩,三层,防病毒,TUV验证,ISO证书”的字样。

Packung Schutzmasken
私人用防护口罩,有人买却没人戴。 swissinfo.ch

供货商是伯尔尼的一家公司Victory Switzerland Gmbh外部链接,在过去的48小时,该公司向养老院、药房、自然药店发了35万支这一型号的口罩,公司负责人Daniel Gerber说,近些日子,订单增加了许多倍。

Gerber以1瑞郎20个的价格从中国购入这些口罩,生产成本在中国只有0.02瑞郎/每支,他再以1.57瑞郎的价格卖给他的客户,而消费者则以2.90瑞郎的价格买入。

口罩在中国低廉的成本价,令瑞士制造商望尘莫及,从而不再生产。只是在目前严重缺货的情况下才又有2、3家企业重操旧业。

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疫情已经缓解,所以又开始供应口罩,Victory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之所以只能得到少量的进货,是因为目前运输受到限制而且价格昂贵。全世界都在缩减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边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医院储备不足?

Voctory公司也向医院供应口罩,但不是这种型号,而是专业口罩FFP2,私人在他们网上不再能订购,网站上注明“无货”。

其他网站上还能订到口罩,但是价格比新冠病毒疫情之前贵了10倍,比尔(Biel)医院采购负责人Bernhard Roder在电视上说,他以前的进货价格是0.75瑞郎/每个。

外部内容

瑞士许多医院都证实,他们的FFP2(口鼻防护)和FFP3(口鼻眼防护)口罩储备紧张,而且订不到货。

联邦储备的口罩只有18万支,根本不够用。但联邦在利用各种可能购入口罩,卫生局传染病负责人Daniel Koch在接受瑞士电视台采访时说。

他保证:“医院的口罩供应将会保障,我们在瑞士也有一个工厂可以每天制造4万支FFP2口罩。”

口罩的防护作用是什么?

“口罩对健康人没有真正的防护作用,”Koch说。保持距离,勤洗手的作用更显著。

在这个网站(Website外部链接)的“Hygienemasken(卫生口罩)”一栏中,联邦卫生局建议国民平时每人要预备50支口罩备用,而在另一个页面上,联邦卫生局又不建议健康的国民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防护资源应该节省给那些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及脆弱人群使用。

官方否认口罩对健康的作用,是为了弥补医护人员的口罩缺口?

联邦卫生局专家Koch对此表示否认:“当一位被感染的病人不愿意把病毒传染给他人的时候,可以戴口罩。”但是生病的人不再应该出现在公共场合。

口罩应该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比如在医院、养老院和护理院,那里的人必须戴口罩,否则,医护人员如果感染了病毒会传染给那些最脆弱的人群。

那些感染了病毒却没有任何病状的人应该戴口罩,这样才能降低对其他人的威胁?

不一定,联邦卫生局表示,首先戴了口罩会给人一种错误的安全感,从而忘记保持距离,另外不正确地使用口罩更是一种冒险。

为什么亚洲人都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是否在瑞士也会推行戴口罩,或者至少那些工作在零售行业和公共交通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戴口罩,这种可能性现在不能排除。

目前瑞士卫生局的策略是,首先保护脆弱群体(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这些人应该待在家里不再出门,而尽管听起来可能不近人情,他们的亲朋好友应该尽可能地与他们保持距离。这样实际上对他们有好处,联邦卫生局表示,这么做的作用比戴口罩大得多。

而瑞士民众对于联邦卫生局的这一策略似乎表示支持,因为尽管口罩在瑞士的销售非常迅速,但是公共场合却几乎无人戴口罩。

  • 与感染者有过几分钟少于2米距离的接触;
  • 当感染者打喷嚏或者咳嗽时,飞沫不仅能飞溅到口鼻,也能溅入眼睛,因此口鼻防护的口罩起不到保护作用;
  • 即便是专业口鼻眼防护口罩FFP3的防护作用也不全面,因为感染人唾液飞沫还有可能飞溅到手上,而当人用手触摸口鼻眼时,也会传染。

(来源:联邦卫生局)

(翻译:杨煦冬)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