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也並非手握水晶球
自疫情開始以來,社會大眾對於生物學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與好奇。但為什麼生物學家們的意見似乎總變來變去呢?病毒學家Fanny Georgi的話或許能為您解惑。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因為疫情許多博士論文的答辯都不得不在家中通過筆記型電腦完成,這其中也包括為防治細菌感染而尋找高效新物質的生物學論文,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諷刺但確是事實。最近2年有多少畢業生是從坐滿人的大講堂裡畢業的?而為了那一刻,我已在遠離家人和朋友的地方工作了近6年。
然而現在人們對於我的研究領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興趣:你是怎麼看待新冠病毒的?這絕不可能是自然產生的!現在還要接種三劑疫苗,他們怎麼一直改變想法!
“他們”指的是科學家。我相信,無論是被現狀震驚的普通人、還是學徒、其他學科的學生,甚至其他理科專業的學者們,都會對這些“反覆無常”表示不解。
那麼,什麼是生物學?
生物學是研究有機體的結構與進程的科學,包含分子及世間萬物。舉個例子,世界就像是一個由高高的籬笆組成的迷宮。
而生物學就是要走出這個迷宮。某一學科在研究路徑;另一門學科在研究能不能把籬笆砍出洞;還有一群人在嘗試打地洞。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闖出迷宮,眾多學者要分享他們的知識、共同合作。與此同時,我們的知識也會惠及其他學科,讓他們在學術世界裡贏得職稱、研究基金和讚美。
這會激勵所有人更努力地工作、匯報他們的成果。然而劃時代的發現又會與正流行的學術觀點相矛盾,於是激發熱烈討論。就像某團隊在籬笆上發現了其他人沒發現的新刺,是其他人不夠仔細嗎?不是的,他們只是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讓這根刺變得可見。
生物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區別?
對其他學科的研究者來說,他們的工作對像是相對固定的,但生物學的研究對像是時刻變化的。
所有的生物都是不斷進化的,它們的行為也是如此,有些甚至會對我們的研究作出反應。所以我們的“迷宮”從未停止生長與變化。正如之前提到的:籬笆上的刺怕被剪掉甚至會做出防衛反應。
生物學真的能創造知識嗎?
雖然學者們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但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生物的所有知識,而且大部分物種我們都還沒有認清楚,特別是細菌這種小東西,身上的秘密可真多。它是怎麼傳播、感染的,雖然我們已能很好地研究細菌,但依然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
所以我們要研究人體細胞模型,並在實驗室裡進行培養,這裡我們就不再拿山毛櫸籬笆舉例了,而是用蒲公英。我們要對快速成長且能被基因識別的蒲公英進行精確對比、且多次重複,這樣才能在統計學上證明其結論絕非偶然。
老鼠也與抑制疫情有關?
人們面臨的最終挑戰是將細胞模型運用到人身上。即使是將木質化的細胞放在籬笆上,經過漫長的運輸也可能會產生危險的副作用,不是嗎?
借助動物模型進行藥物研發的規定很多,這也是為了保護人類。但要匹配人體內的病毒、找到合適的動物模型並不容易。就拿廣泛用於實驗的動物模型-小白鼠來說,靠自然手段根本無法感染目前正流行的新冠病毒。
對新冠等許多病原體來說,動物要改變幾個重要的基因標誌才能被用於實驗。如果沒有這樣的動物實驗,時至今日我們的細菌知識就會少得可憐,既不會有疫苗也不會有藥物。即便如此,把從動物身上得來的知識運用到人身上,一切後果也都是未知的。
相关内容
美丽的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生物多样性呢?
生物學家的話有幾分可信?
那為什麼研究者的話總給人一種出爾反爾的感覺呢?這是因為其研究領域如此複雜,一個人無法概括全貌。此外研究客體也處在時刻變化中。
還有每個樣本都有其獨特的侷限性,只有通過不斷地重複才能證實。這就使得結果沒有100%的絕對,而只有相對較大的可能性。
我們只能看到我們的目光所及,觀察到的現象會得到不同的演繹。只有經過數年的深入探討、不斷得到同樣的結果,新現象才能上升為學術假定,並取得共識。
對你來說這意味著什麼?
疫情期間,人們突然對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以及由其引發的疾病等資訊爆發出了極大的興趣,相關討論馬上會引發關注。
人們期待著穩定的指導政策,而研究者們給出的卻是不斷更新的、有所保留的隻字片語,這會導致大眾陷入不安。即便是科學家也只能預測未來,更何況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有著自我的行為方式,這些也都是決定性因素。
最後我要強調一下,本文是我的個人見解,不具備普遍性,不能也不應代表所有的生物學者。
本文於2022年1月5日發表於higgs.ch(德)外部链接,這是瑞士首家獨立的科學雜誌。瑞士資訊swissinfo.ch將不定期推出Higgs的文章。
(譯自德語:宋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