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塑膠長途飛行,落腳阿爾卑斯山脈

塑膠污染幾乎隨處可見:水裡、土壤裡、魚肚裡、人類排泄物裡-甚至在地球兩極地區和山頂上也能找到塑膠污染。新研究顯示,極小的塑膠顆粒,也就是所謂的奈米塑膠,其擴散程度遠比以往設想的更加嚴重。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據瑞士、奧地利與荷蘭的研究人員估算,每年有近43萬億個塑膠微粒落入瑞士境內,總重高達3000噸。
為計算這些數據,研究人員從座落在奧地利中部海拔3106米山頂上的索恩布裡克(Sonnblick)天文台附近收集了降雪樣本,以便能研究奈米塑膠的擴散途徑。
借助新的化學方法,他們得以精確計算出沉積在偏遠地點的奈米塑膠的數量與類型。在此基礎上,他們藉由歐洲氣象數據、風像數據與先進的建模技術,確定了微小塑膠顆粒的源頭,及其跨越歐洲來到阿爾卑斯山的路線,並對鄰國瑞士的情況作出了估算。
科學家認為,收集自山頂的奈米塑膠中有約三分之一來自方圓200公里的範圍,主要來源為附近城市。但來自海洋的微小塑膠碎片,也會因浪花飛沫被捲入空氣中。根據他們的計算結果,研究中測量出的塑膠顆粒中,約10%是被風與氣象條件從200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帶到這裡-其中部分塑膠微粒來自大西洋。

“迄今為止最精確的記錄”
索恩布裡克天文台附近奈米塑膠確切的沉積速度為每年每平方公里42公斤。根據瑞士聯邦材料測試與研究所(EMPA)的說法,此次與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及奧地利中央氣象與地理物理學研究所共同進行的研究,代表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奈米塑膠空氣污染記錄”。該研究結果已被發表在專業期刊《環境污染》上。
EMPA研究員Dominik Brunner對瑞士資訊swissinfo.ch表示:“這意味著(環境中的塑膠)濃度相當高。這些塑膠能被帶到數百甚至數千公里以外,說明這真的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為了這項在阿爾卑斯山脈的研究,研究人員2017年用超過一個半月的時間從天文台附近最上層的降雪中收集了樣本。樣本分析採用了藉由質譜儀來確定污染情況的化學方法。
烏特勒支大學的研究主管Dušan Materić說:“我們的探測方法有點像機械鼻子,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它從我們的降雪樣本中嗅出了塑膠燃燒的氣味。”

相关内容
衣物也發生塑料污染
本打算在降雪樣本中尋找有機粒子的科學家,對發現聚丙烯(PP)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奈米塑膠感到詫異。
Materić上月帶領的研究,也首次在地球兩極地區的冰芯中發現了奈米塑膠。研究人員驚訝於這些污染物可以追溯至50年前,且其中四分之一的顆粒來自汽車輪胎,以及聚丙烯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即塑膠飲料瓶)。
科學家假設,奈米塑膠應該是被風從北美洲和亞洲城市帶到了格陵蘭島。而在位於南極地區麥克默多灣的海冰中發現的奈米塑膠,則有可能是被洋流帶到了這片遙遠的大陸。
全球塑膠污染條約已露端倪
日益嚴重的塑膠污染危機,是科學家、決策者和環保團體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據估算,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生產了超過83億噸的塑膠,其中60%現在成了廢棄物,正被緩慢侵蝕成越來越小的顆粒。據聯合國環境署預測,到2040年,塑膠污染預計將是現在的三倍,而且每年將有2300至3700萬噸廢棄物被排入全球海洋系統。
瑞士科學家2月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海洋、湖泊與河流中每年有近200萬噸的塑膠微粒來自塗料。這比源於紡織纖維和輪胎灰塵的微塑膠污染總量還要多。
諮詢機構環境行動(EA)的研究顯示,海洋中近60%的微塑膠產生自塗料。研究報告作者建議避免使用塗料,或在條件允許時減少使用量,以及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成分。他們還強調廢物回收與循環利用的重要性。
研究員Julien Boucher指出,人們有必要“更好地處理打磨與上漆過程中產生的損耗,以防止它們最終進入自然環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最近發表的新報告中指出,海洋中幾乎所有生物種類都受到了塑膠污染的影響,塑膠污染正在危害珊瑚礁、紅樹林等重要的生態系統。
該環保團體與來自113個國家的700多家組織共同敦促聯合國在本月的一次關鍵會議之前,為應對塑膠危機制定一項國際條約。
在2月28日至3月2日將於肯尼亞首都奈洛比以混合形式舉辦的聯合國環境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談判者應會討論旨在減少塑膠污染的未來全球條約。
雖然應該為限制塑膠碎片擴散協同努力的觀點據稱已取得廣泛共識,但各國外交官卻仍處於決策的最初階段,尚未確定什麼才是可被協商的內容。目前處於討論階段的是兩項相互競爭的決議草案:秘魯和盧安達的提案涵蓋所有塑膠污染,得到瑞士等27個國家的共同支持,而日本提出的決議草案只針對海洋塑膠污染。
(譯自英語:王伯笛)

相关内容
瑞士大学生在阿尔卑斯山脉中寻找塑料微粒
(译自英语:王伯笛)

符合JTI标准
加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