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清气候变迁的谎言
地球正在变暖,科学家如是说,政府如是说, 是真的吗?当中国大雨倾盆,当欧洲阴雨连绵,气温陡降时,谁都可以察觉,今年的平均气温似乎不会高于去年。
然而个人的感受以及短短几年的气温变化观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对气候变迁妄下定论。在全世界倡导“环保”,在中国倡导“低碳”,因为地球难以承受变暖时,有些科学家却秉着科学的态度,唱起了反调。
“仅本世纪以来,人类就向大气中排放了4000亿吨的二氧化碳。而温度近15年以来却一直保持稳定,这怎么解释?”著名德语媒体《明镜》周刊在6月17日向颇有名望的德国气候学家Hans von Storch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就这2度
在气候变迁的研究及宣传中,2度阈值是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专业词汇”。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10年)指出2℃是人类社会所能忍受的最高升温限度,也就是2度阈值。
这一阈值得到政府的普遍接受,也被认定为气候变迁的限定值,也就是说:人类的活动,一定要限定在让地球平均温度不能增高两度(自工业化算起)的范围内。大部分政府都承认了这一认定。因为不少科学家称,地球平均温度如果再升高2摄氏度,那么地球将遭遇严重环境灾难,遭遇沿海洪涝、饥饿、疟疾、水短缺的人数将大大增加。由于近几年来异常天气状况频出,如持续高温、水涝灾害、飓风频仍等,不光是普通人,连不少科学家也将气候异常归咎于地球变暖。
妖魔化?
可事实上,喊了许多年的气候变暖,并没有成为现实。美国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卫星数据整理出的全球低层大气温度每月异常值,2012年2月的异常值为零下0.12摄氏度,仅略低于自1979年卫星开始记录气温以来的平均值。这在统计学上,不具备显著意义。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言,提出了质疑。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William Happer甚至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称IPCC 及其支持者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妖魔化。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气体。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工业化前的约280 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率)升至约395 ppm的一个原因。
Hans von Storch在接受《明镜》采访时也谈到:“目前人类排往大气的二氧化碳值还在加速提高,按照现有的气候变化模型,近10年来,气温应该升高0.25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15年来,气温仅提高了0.06,接近于零”。
如果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妖魔化”二氧化碳,那么又是为了什么?
二氧化碳的罪中罪
气温并未升高,“目前没有人有确凿的答案,为什么气候变迁会陷入停顿,”Hans von Storch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地使用石油、燃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7月3日,《自然》杂志刊登了瑞士伯尔尼大学Oeschger气候研究中心Marco Steinacher博士、Fortunat Joos教授和Thomas Stocker教授的合著文章,他们提出用气温衡量气候变迁“既不全面,也不合适”。
“海平面上升、大洋酸化以及珊瑚暗礁受到威胁、海洋生物保护壳变软、农业减产等,”是比气温升高甚至更严重的问题。仅仅将地球温度控制在“不继续升高2度”,不足以保护生物及物种多样化不受到气候变迁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双倍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Stocker教授说,他也是IPCC第一研究组副组长:“目前大洋酸化很严重”。
模型的更新
伯尔尼科学家们的研究显示,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的后果,比人类目前想象的还要严重。该研究采用了新的“Bern3D-LPJ”模型,加入了重要的物理及生物地理化学变化因素,并考虑到地区发展,之后模拟了地球的发展变化。研究结论指出,保持不增加“2度”,仅仅是我们应该达到的第一个气候目标,我们应该加入更多的目标:如控制大洋酸化等,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得以平衡发展。
该模型仅用数周时间,就对65000个模拟式进行了演算,并计算出达成各气候目标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地球系统模型还难以达到此项标准。未来,研究者还希望加入高温、洪水等极端气候条件的考量,但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尚难以实现如此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型演算。
科技的发展给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把极端气候条件简单地归咎于气候变暖,这或许是一种偷懒的行为。而仅因为气温没有增加,就大松一口气,也是一种推卸。“如果海洋生物的壳或者骨骼难以长好,那么就会搅乱食物链。这更令我忧心,”Von Storch说。
除了气温,还有更多的衡量标准,如果全部摆在人类面前,我们才会知道,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有多么可怕。可还是有专家表示:对地球来说,人类只是“弹指一挥间”,地球要做什么,我们管得了吗?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