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为清洁能源的应用行动起来
十多年前,保定曾以“驴肉”闻名,然而现在却有了一个新的名称–中国光伏行业的“火炬手”。这是因为中国最大光伏生产商–英利集团(Yingli Solar)的总部设在保定。
时值4月初始,沙尘暴和雾霾交替充斥着北京的大气,在西直门嘉茂大厦的一个安静的茶屋中,英利集团外部链接总裁特别助理,公共关系总监梁田接受了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采访。
梁总作为中国最大太阳能生产商的高官对中国的清洁能源前景非常乐观,在他眼里清洁能源这条道路是畅通无阻的,就差企业动起来了。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中国的能源政策怎么样?
梁总:中国在能源方面有两个非常突出的方向,首先是让能源的供应和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我们叫它能源革命。
第二是希望在能源的供应中加入更多的清洁能源,从2011年起,中国出台了许多针对光伏的政策,推广太阳能的应用,而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密集出台了更多相关法律。今年的目标是让太阳能发电站装机规模的应用从去年的14GW上升到17.8GW。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太阳能应用国,这就是中国能源政策的导向。除太阳能之外,风电、光电和水利发电也是中国在清洁能源上的选择。
swissinfo.ch:几年前清洁能源的生产似乎出现了过剩状况,现在又在回暖,是这样的吗?
梁总:过剩和不过剩是相对的,如果供大于求是过剩,如果需求增大就不过剩,在当时那个时间点,中国太阳能的生产和应用是脱节的,我们生产的东西大多都出口到了欧洲。
清洁能源的应用都是靠国家的财力,2010年前中国太阳能应用的规模较小,企业发电成本较高,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才能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生产和应用。所以当时的形势基本上是中国生产,全球销售,海外市场占到了85%-95%,当欧洲因为金融危机市场下降的时候,就令我们的生产出现了过剩。现在国外、国内的销售比例已经变成了各占50%。
2011年之后,中国为了应对欧美的双反政策(反倾销反补贴),开始鼓励国内市场,随着欧洲危机的消退,更多的国家加入太阳能的运用。因此现在太阳能市场又出现了高峰期,已经不再产能过剩,而甚至是供不应求。
swissinfo.ch:英利集团的发展如何?
梁总:英利是欧洲人知道的第三大中国品牌,我们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太阳能产品的趋势差不多,也经历了一段低迷,现在已经过去。
英利占了四大好,首先是市场好;品牌好;团队好;技术好。但我们也有难点:赢利状况不佳,因为企业太大,负担了太多的财务和资金压力。所以现在我们加大了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光伏组件制造向制造和电站投资转型。
swissinfo.ch:中国的国民和企业对清洁能源的认可程度?
梁总:因为雾霾,所以国民非常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很多中国老百姓的屋顶上都安置了太阳能装置。今年我们还推出了“金丝羊”项目,屋顶上安装太阳能装置,不光为自家电力使用,还可以出售赚钱,政府对这样的行为予以补贴。
中国的企业也都觉醒了,节能减排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许多中国企业的厂房的顶上都安上了太阳能产品,变成了电站,我们管它们叫做会发电的工厂。因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必须节能减排,才能换来既保住环境又能发展的局面。
swissinfo.ch:欧盟曾对中国的太阳能产品进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因为中国的产品价格过低,扰乱国外市场?
梁总:其实不是因为我们的价格过低,欧洲人达不到我们生产的价格,所以显得我们价格低。因为欧洲不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而中国的产品是规模化生产,在成本上取得了优势,比欧洲当地生产的同类产品低,因此欧洲觉得中国的产品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市场。
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占了人多的优势,这是欧洲所无法达到的。他们所谓的反倾销是反对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格,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企业早就倒闭了。反政府补贴,政府负责的是产业,而不会给某家企业补贴。所以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
swissinfo.ch:中国的能源政策和政策的执行有无偏差?
梁总:从政策落地到拉动产业发展,总是要有个过程的,中间要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这两年我觉得调整得非常好。从模式到运行方法上已经非常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前两年可能在补贴的方法、额度和渠道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两年已经非常好了,我们业界已经没有什么要求了。
swissinfo.ch:中国有希望彻底取代煤炭的使用吗?
梁总:不会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首先煤炭是否是造成雾霾的真正原因还不能确定,当然减少煤炭一定会对治理大气的质量有所帮助,但是这绝不是单一的原因。
改变环境还需要做很多,煤炭不是唯一的原因。还好我们认识到了,并且大家都想转变了。
swissinfo.ch:中国也计划成为核能大国,但是核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梁总:这个问题我就不能回答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应该会有应对措施,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swissinfo.ch:您作为搞能源的人,您怎么看待环境问题?
梁总:其实我更是一个普通的公民,我感到必须改变:改变生活习惯,生产习惯。
swissinfo.ch:您觉得中国在清洁能源的问题上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梁总:现在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规划、规模和气场都非常足,没有任何困难,就差我们企业要动起来了。如果企业和家庭都把减排行为落实到行动上,把屋顶贡献出来加装太阳能,全社会要通力合作才行,靠谁自己都完不成这么一个庞大的综合的事业。
如果说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在产业上不用了,我们有自己的产品。要改变的还是中国老百姓的观念,接受太阳能,不要因为清洁能源发电少,就放弃它。积少才能增多嘛!
英利集团简介
1987年英利集团成立,1998年进入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1999年承接国家第一个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2007年6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是首家赞助2010南非和2014巴西两届足球世界杯的中国企业,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
英利以”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为使命,依托长期积累形成的战略优势、全产业链优势、创新优势、品牌优势和文化优势,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发展成为集光伏组件制造、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和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一体的综合性能源企业集团。
目前,英利总资产366亿元,员工29000人,在保定、海南、天津、衡水建有四大产业园区,在云南、广东、广西、陕西、山东、新疆等省份建有省级公司,在瑞士、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英利致力用领先的光伏发电技术和产品为客户带来全新的光伏消费体验,在全球,已有超过8吉瓦的英利光伏组件为各类用户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每年可提供88亿度清洁电力,节约标准煤35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4万吨,相当于再造了230万亩森林。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