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已扩散至中国境外,引起人们对全球疫情的担忧。
Keystone
瑞士联邦卫生局现已证实,在苏黎世Triemli医院隔离的两例疑似感染冠状病毒的患者均被排除。
此内容发布于
两名患者此前从中国返回瑞士后,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迹象,从而被送入苏黎世Triemli医院隔离。
两位疑似感染者所接受的阴性测试结果,已于今晨对外公布。医院表示,两名病患现状良好,并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联邦公共卫生局(多语)外部链接危机管理部门主管帕特里克·马蒂斯(Patrick Mathys)告诉《一瞥报周日版(Sonntagsblick)》,现在医生与实验室必须在发现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的两小时内上报至州与联邦的有关部门。
瑞士联邦卫生局目前已开通热线电话,以为公众关于冠状病毒的相关疑问提供咨询。
马蒂斯警告说,瑞士是很受亚洲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因此疫情很可能会传播到瑞士。“我们与组织亚洲游客来瑞士旅游的各个旅行社保持着联系,”马蒂斯透露,并补充说,整个欧洲的机场筛查必须相互协调配合。
但他同时指出,零风险并不存在,瑞士已做好准备应对最糟的情况。“我国拥有设备先进的大型医院,可以接收冠状病毒病例,”他告诉该报。
区域性危机
瑞士内政部长阿兰・贝尔赛特(Alain Berset)也曾表示,瑞士已做好应对冠状病毒暴发的准备,并随时准备好支持预防疫情的国际努力。
冠状病毒如今已扩散至中国境外,引起各界对发生全球疫情的担忧。全世界已有2000多人被这种病毒感染,中国境内则已有56人死于这种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WHO)上周四(1月23日)认定这次疫情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一致同意这是一次地区性危机。不过世卫组织认为,目前的局势有可能上升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不主张各国撤侨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正在中国,与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委员王毅在内的多位中国官员会面。中国表示,世卫组织总干事已批准了中国政府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并表示,不赞成各国撤侨。
中国外交部在一份公开声明中称:“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不主张各国从中国撤离其公民,并补充提及,没有必要反应过度。”同时,“他表示,世卫组织对中国在预防和控制疫情方面的能力充满信心。”
身在武汉的瑞士人
上周日瑞士外交部透露,在瑞士驻华大使馆登记在册,生活在湖北武汉市的瑞士公民一共有8人。其中4人已离开武汉,另外4人则决定留在该市。瑞士使馆与生活在中国其他省份的瑞士公民一直保持着联系。
瑞士外交部表示,目前在华生活的瑞士公民中尚无一人感染冠状病毒。该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局势变化、提供领事协助。
来自瑞士伯尔尼的学生Fabienne Blaser,目前正在武汉市做交换生。她在接受瑞士德语电视台SRG视频采访时介绍,目前,她在武汉实际上已处于自我被隔离状态,她所在的大学,要求留校学生每天测量体温,并通过网络上传测量结果。她所拍摄的照片中,校园里空无一人。她通过镜头表示,她希望瑞士使馆能够提供协助,帮助她离开中国。不过,目前还没有人知道,武汉何时解除“封城”。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项瑞士检测
此内容发布于
日内瓦大学医院(HUG)开发了一项测试以检测从中国向全球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于今日(1月23日)进一步评估,以期确定来自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影响到各国国家利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更多阅览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项瑞士检测
相关内容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达到82.67万,较上年增长1.6%。多数人拥有多重国籍,尤其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区更为普遍。退休瑞士人偏好定居泰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
更多阅览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相关内容
特朗普对瑞士商品加征31%的关税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瑞士进口商品加征31%的关税。
更多阅览 特朗普对瑞士商品加征31%的关税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此内容发布于
巴塞尔城市州警察局的一名员工因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做出希特勒敬礼,近日被警方解雇。这一丑闻进一步加剧了该警察机构的内部危机。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相关内容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3年的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包括独居人士、有年幼子女的单亲家庭、失业者以及学历较低者。
更多阅览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正式进军瑞士市场。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瑞士建立一个涵盖15个销售点的经销网络。
更多阅览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相关内容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此内容发布于
四月一日,在民风淳朴的瑞士,媒体还是发布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看似当真,又似玩笑的新闻。是真是假,这里选取一些,请你分辨。
更多阅览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相关内容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39届弗里堡国际电影节(FIFF)圆满落幕,观众人数创下新高。中国电影《狗阵》获得2025年主竞赛单元大奖,另一部中国影片《我的朋友安德烈》荣获评审团特别奖。
更多阅览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相关内容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针对瑞士企业声誉的全国调研显示,移动支付应用企业Twint再次拔得头筹,薯片制造商Zweifel和草本糖Ricola紧随其后,而在非营利组织中,瑞士空中救援Rega连续八年稳居榜首。
更多阅览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相关内容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许多人已经习惯于用卡付款。根据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最近进行的支付方式调研,借记卡在现场支付中日益受到欢迎,并已取代现金。
更多阅览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为钱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家庭倍感压力:除了高昂的医疗保险费用和不断上涨的物价,人们对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也忧心忡忡。学校和青少年暴力也是热点问题。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为钱愁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为对抗冠状病毒扩散,瑞士提出援助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内政部长阿兰·贝尔赛(Alain Berset)称,本国不但已做好准备面对冠状病毒的暴发,还准备支持国际努力以预防疫情发生。
更多阅览 为对抗冠状病毒扩散,瑞士提出援助
相关内容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项瑞士检测
此内容发布于
日内瓦大学医院(HUG)开发了一项测试以检测从中国向全球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于今日(1月23日)进一步评估,以期确定来自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影响到各国国家利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更多阅览 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项瑞士检测
相关内容
当西班牙流感袭击瑞士时
此内容发布于
西班牙流感于1918至1919年之间在瑞士大肆流行,成为了瑞士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事件之一。大约25000人因此离世,而被感染人群多达全国半数人口。
更多阅览 当西班牙流感袭击瑞士时
相关内容
“埃博拉病毒是21世纪的健康大敌”
此内容发布于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和传染病部门主任,Sylvie Briand肩负着协调全球抵御埃博拉病毒战役的重任。世卫组织能否在未来几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的扩散,对此她信心满满。Briand同时还指出,目前的埃博拉危机让人警醒于一个事实:面对病毒,人类是多么的脆弱。
这次埃博拉疫情的严重性史无前例。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大楼的地下室里,十几位专家每天联合攻关,期望找出对付埃博拉病毒的办法,而领导专家防疫工作组的就是Sylvie Briand。对于联合国机构面对疫情反应欠佳的批评,她予以了回击。
瑞士也投入抵御埃博拉的战役
瑞士首次设立了国家协调平台,以准备投入抵御埃博拉病毒的战役。 埃博拉病毒被联合国安理会视作“对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威胁”。
瑞士联邦卫生局任命的专责小组由各州医生及12家州立医院组成。联邦政府的职责则在于:发现染病患者后,协调不同医疗机构的合作 。
与此同时,联邦卫生局对于居住于瑞士的病源国侨民也展开了疾病预防的工作。8月中,卫生局向上千名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侨民发出信函,提醒他们回国期间的注意事项。对于国内亲友赴瑞探访,信中也注明了相关的医疗建议。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埃博拉已经造成西非4000多人死亡。但最坏情况的是不是还没到来?
Sylvie Briand:目前很难预测。在某些地区病毒的传播开始放缓,流行曲线开始走低。但同时,病毒开始在城市蔓延,这是最难控制的。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您最近提到一个字眼:与病毒展开的一场“战役”。这种严峻的措辞是否正反映了当前的形势?
S.B.:确实是。埃博拉不是无害的病毒,完全不能和普通的传染病相提并论。这个无形却又不断扩张的敌人正在引起大众的恐慌。尽管任务艰巨,我们还是希望能打个胜仗。
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我坚信我们很快就能找到一种抗病毒的药物或疫苗,能够治疗染病患者。我们当然不能绝对阻断这种疾病的传播,但我们至少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这些治疗措施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应用?
S.B.:经验证,一些已经在应用的、对流感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对埃博拉也有作用。这类抗埃博拉的治疗方法,再过几个月就可应用于临床。其他的专用药正在实验中,其中有些已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有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着重于在健康的志愿者身上试用该药,以确定药物可能造成的毒性风险。
疫苗也在研制中。这需要更长的时间,但也是几个月内的事情。困难在于对有疫情的国家生产出剂量足够的疫苗。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埃博拉不是新疾病,在最近的30年内,它已经爆发了多次疫情。这一次疫情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S.B.: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也就是说,它可以从动物传染给人类。但是这种传播目前来说还不多见,而且大多发生在偏远地区。人们在肢解和食用丛林肉时染上病毒。疫灾一般局限在热带雨林的小村庄。像目前这样,在大城市中出现疫情的情况,还是第一次,病毒大幅扩散的可能性比以往大了很多。目前,已有三个国家出现疫情,这给我们反疫灾的工作加大了难度。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世界卫生组织是不是没能及时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S.B.:不是这样的,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白这次疫灾的严重,我们没有轻视它。但确实,疫情的扩散范围很快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能力,我们不得不向其他联合国机构和合作伙伴寻求帮助。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从2013年11月“零号病人”(第一位染病病人)出现,到后来国际展开联合抗疫灾的几个月间,世卫组织一直让几个非政府组织独自应对局势,这是怎么回事?
S.B.:这次埃博拉疫情2014年3月才得到正式确认,因为最早的几次检疫结果都认为是霍乱病毒。疫情确立的延后影响了对病毒的控制。不过,疫情一得到确认我们就立即启动了相应的应对机制。世界卫生组织通常不直接参与对病人的临床治疗。我们的职责是护卫全球的健康安全,带动病源国家的各个邻国共同采取行动,以避免病毒的扩散。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国际社会的回应是否足够积极呢?
S.B.:如果我们想更迅速的打下这场战役,则需要动员起更大范畴的合作。这场疫灾爆发后,目前的卫生体系显露出它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每10万居民只有一名医生的特别贫困的国家。已经有400多名医务工作者因此而失去了生命,整个医护系统变得更为脆弱。
瑞士预计向西非派遣90名士兵
10月15日,应联合国的要求,瑞士政府同意派出90名士兵前往西非,参与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战役。两到三架军用直升机和90名士兵将奔赴疫灾重地。他们的职责是运送人道主义和医务工作者前往偏僻地区,不会负责病人的运送工作。同时,瑞士联邦已经为“反埃博拉”战役提供了9百万瑞郎的资助。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在您看来,目前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所面临的健康危机是前所未有的吗?
S.B.:我想是的,在这些国家经常会发生灾难性的疫情,但这次危机还引发了社会和经济上的后果。那里的社会支柱在这一无形敌人的攻击下一个个坍塌。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最近几个星期,随着西班牙和美国相继发现病例,西方国家也显露出对埃博拉的恐惧。这会不会演变成一场心理危机?
S.B.:医疗体系完善的国家在反病毒战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可以控制住所有的病毒传播途径,不会发生“爆炸式”的疫情。但是,恐惧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那些可能接触到埃博拉病人的医疗人员中。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欧洲国家的政府希望提高边境上的检验。这是个好办法吗?
S.B.:边检能够减少阳性病例处境,并保证给病人提供更及时的治疗。这些措施同样可以加强公民的防病意识,让他们知道这种传染病一直存在。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制造恐慌,而是向公众强调,我们的身体并非“坚不可摧”。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疟疾、肺结核或艾滋等其他疾病,每年都让全世界几百万人失去生命。未来几个月,国际社会是否会过度专注于埃博拉病毒的防治,而忽略了其他疾病?
S.B.:不会,这不意味着我们会忽视您所提及的这些“其他疾病”。30年前,当艾滋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出现时,人们也有过同样的担忧。从目前数字来看,全世界3000万人死于这一疾病。死亡率不是我们判断情势的唯一参考,我们还要看到疾病带来的实际风险。埃博拉是一个致命力极强的病毒,我们应该想尽办法阻止它的继续传播。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从这次埃博拉疫灾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呢?
S.B.:通过疫苗和提高生活水平,我们避免了鼠疫或霍乱这些上几个世纪经常袭扰我们的疫灾。但不能忘记的是,我们依然要同微生物“打交道”,它们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无处不在。
病毒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巨大挑战。在20世纪,病菌是健康的主要威胁。而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大部分病菌性疾病都得到了抑制。也正因如此,大量投资科研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制造出对抗新病毒的药物和疫苗。
更多阅览 “埃博拉病毒是21世纪的健康大敌”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