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从迪伦马特到同步仿人机械手

陈潇男发明的同步仿人机械手 Chen Xiaonan

提起创造发明,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的四大发明。然而细数现代社会的新生事物,中国的名字仿佛就被淹没了。但是中国人的头脑并未生锈,每年春天瑞士的日内瓦发明展都有一个阵容强大的中国代表团带着各式各样的发明创造前来参展。在今年的项目中有一个由北京四中高二学生陈潇男发明的同步仿人机械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我在想如果我人在美国,想打开北京家里的电脑,或者想和北京的同学打扑克,怎么办呢?”16岁的陈潇男在越洋采访的电话的另一端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记者讲述了他当时发明这个同步仿人机械手的初衷。于是他开动脑筋,让机械手代替身在异地的自己完成心中的指令。

今年的日内瓦发明展将于4月2日-6日举行,中国代表团60人,参展项目24 个:

  • 多轨道式电磁炮
  • 发动机内壁陶瓷化处理方法
  • 镁合金铸造用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新型智能化百叶窗式绿色植物窗帘的研制
  • 绝缘子风力清扫环
  • 人员工位状态自动感知集中显示系统
  • 绝缘组合物、应用其的绝缘材料、伞套和绝缘子及制法
  • 胶装式双伞形与三伞形盘形悬式聚合物绝缘子串元件
  • 新型智能储物柜
  • 同步仿人机械手
  • 偏振光3D 立体显示器
  • 压电双晶片驱动的仿生扑翼翅
  • 智能组合光影系统
  • 智能两栖蛙板机器人
  • 新型智能化叶表面PM2.5 检测系统的研制
  • 隔热片
  • 自动玄关帘
  • PM2.5纳米静电纺丝口罩
  • 制备稳定性强便携式小分子团水装置和方法
  • 居家养老多功能健康柜
  • 富氢活化水直饮机
  • 植物驱蚊止痒膏的制备及对蚊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 八宝景天涂层对桔子保鲜及防腐性的研究
  • 家用空调热排放回收与利用装置

同步仿人机械手

小陈同学在网上找到了一个3D打印机器人手,通过一个带有传感器的控制手套对手的动作进行识别,然后由Arduino传输手套上的信号,并控制电机带动机械手模仿人手的动作,这样可以做到远程人机交互。

陈潇男将带着这个发明来瑞士参加日内瓦发明展。 至于他的这些知识是否都是从课本上学来的,小陈同学表示:“这是他的兴趣爱好,这些技术都是他在网上找到的,”刚开始他只是想制作一个可以远程控制的按钮,但是后来因为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由法国设计师设计的3D机器人,才决定利用机器人的一只手,制作一个同步仿人机械手来完成更多动作。

不要小看这只手,陈潇男发明它,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打开电脑或与朋友打扑克,“如果我的这只手能够达到一定的精度,那么它也可以为医生所用,远程操作,为身在异地的病人做手术。或者完成一些人手无法完成的高强度作业,比如高温下作业或者其他人手不能做到的事情,只要带着手套,就能让机械手代替。”

一项需要缜密思维的“高科技”发明,但是谁要认为它的发明者是个读死书的小“学究儿”那就大错而特错了。陈潇男告诉瑞士资讯记者,他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他是学校话剧社、演讲社和摄影社社长,最强的科目是物理,高中毕业后想去美国学工程,理想是“发明自己的产品,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市场,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发明生产自己的产品,需要自己的公司,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头脑, 在这一方面陈潇男也不无潜质,在去年的中国金融知识竞赛中,他拿了一等奖。

可以想象,这位小“多面手”的生活丰富多彩,“我虽然对科学很感兴趣,但是我不能想象以后把全部精力投注在科学研究上,”小陈同学说了这样一句大人话。等他从日内瓦参展回来,他导演的话剧《物理学家》即将上演。

这部剧作是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作品,“这个剧有一些反战时期的背景,对科学最后将把人类带到何种地步这个话题进行了反思,”陈潇男这样说,相信这位小小发明家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成绩好,不一定是人才

那么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难道不应该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却有着这样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这跟我所在的特殊班级有关,”陈潇男又一次提到自己的班级。

陈潇男就读于北京四中,他所在的特殊班级名叫道元实验班。“这个班主要面向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四中物理老师李靖在电话采访中这样说:“这个班只有12名学生,他们并不一定是门门成绩都很突出的学生,而是每名学生都有其特长,身上有一些非智力因素,比如专注于某个事物,这对以后的发展比较有好处。所以2010年四中引进了这个试点项目,针对这部分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

这种方式一改填鸭式教学方法,启发孩子的创造性。这个班的孩子有着各式各样的特长,“这个特长不一定是某个学科成绩比较拔尖,他可能有主持、写作或者绘画特长。” 陈潇男是以物理取胜进的这个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各方面的优势都体现出来了。

“我们在这个班里,被赋予很多自由空间,让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陈潇男说起他的班级有着一种如鱼得水的自豪。“陈潇男同学是一个非常敏锐的学生,理解力非常强,发展比较全面,”李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如意门生。这个学校每年都会选派学生参加日内瓦发明展,道元班第一届学生赵元钊发明的无轨电车分线器,曾经在日内瓦发明展上获得了金奖。

妈妈的期许

陈潇男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爸爸曾是军医,“所以他的同步仿人机械手的医学用途,可能来自父亲的影响。”

而这与妈妈对他从小的培养也是分不开的。“潇男小时候不是一个很淘气的孩子,他的情商很高,比如他能够感觉到我累了,在我做事的时候会为我想办法,让我省力。”张女士对记者说:“他喜欢看书,很小就有很大的阅读量。他还喜欢搭积木,”妈妈鼓励他自己完成一样东西后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也会让他注意力比较集中,对他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好处。”

中国的独生子女家长都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他的兴趣太多,牵扯的精力比较多,也曾压制他这些发展,但是后来觉得还是应该给他自由空间,”看来中国家长的观念也在改变,她说:“我也没有特别地培养他,只是如果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尽量去支持他。这也是经历过一个自己给自己洗脑的过程的,”妈妈笑着说。

“我本来以为他的动手能力不强,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他还行,因为制作这个机械手也需要很多手工作业,”妈妈的话里透着对孩子的骄傲。至于希望儿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像许多现代妈妈一样她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我倒不希望他成为什么家,我就希望他能够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

通过陈潇男的例子,让人看到中国的教育也在尝试改革,老师和家长的观念在发生变化,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学习,应付考试,而正在向西方的启发式教育发展,那么日内瓦发明展上出现更多的“陈潇男”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了。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