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饭还是先减排
2014年11月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5次评估报告(AR5)的《综合报告》,“第5次报告讲得很透彻,人类确实对气候系统构成了影响,以前的信度是66%,后来是90%,这次提升到了95%,” 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科院院士秦大河先生在接受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记者专访时表示。
本次报告从科学、影响和措施三方面深入阐述了气候变迁的问题,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科学报告
尽管IPCC外部链接的《综合报告》凝结了3万多科学家的心血,仅主要作者就来自80多个国家、超过830人,但如同有人质疑全球化一样,还是有人不相信人类会对气候变迁造成影响,例如Werner Munter。在11月3日于伯尔尼举办的《2014气候变迁综合报告》会议(英)外部链接上,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印度人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而且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强,在世界各个大洲都已观测到种种影响。
大气和海洋已经变暖,冰雪量已经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已经上升,二氧化碳浓度也已升至至少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
当前尚有多种途径可促使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大幅减排,这是将升温限制至 2℃所必需的;这也是各国政府所设定的目标。现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大于 66%。然而,如果将减缓拖延至 2030 年,要满足相同目标,则在技术、经济、社会和体制上将面临诸多显著挑战。
“科学家的报告与一般社会上的认识是不同的。科学界根据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汇总,这里谈的不是老百姓的感觉。老百姓对温度上升一度,不会太敏感,但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一度,那么很多生物就不能适应,会在自然界、社会生活方面造成很大影响,”秦院士语重心长地讲道。
由秦大河院士与伯尔尼大学的气候物理学家斯托克(Thomas Stocker外部链接)共同担任组长的第一工作组在报告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971年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热量的93%进入了海洋,海洋还吸收了大约30%人为排放的CO2,导致海表水pH值下降了0.1。
“在中国,气候变迁导致的极端天气已经对社会生活构成了严重影响。2008年中国南方的大雪,导致上亿人滞留,在春节时不能回家,这在西方就如同圣诞节不能回家。有些人拎着沉重的行李步行几十公里,很可怜,”秦院士在3日作报告时强调,冰川在缩小、降水不平衡,这些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后果,在中国都感受得到。
“大部分国家都会有起色”
既然气候变化导致的恶果已经在各个国家达成共识,那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有些国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你能要求它什么呢?总不能不让他们吃饭。现在(在环保方面)做的比较好的, 全部在欧洲,西欧、北欧包括瑞士。美国方面在页岩气上很有改善;中国因为雾霾的原因,老百姓都在督促政府,也大力在抓。其实大部分国家都会有起色”。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出台具有约束力的条约呢?“哥本哈根(2009年)的 ‘COP15’气候会议本该有结果的,不过谈崩了,后来温家宝(前)总理”出面缓和了一下,发布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希望在利马会议上会有进展,不过我个人并不看好”。今年12月1日-12日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办COP20会议,如果谈判不顺利,则要等到2015年底的巴黎会议。
据秦院士透露,在刚刚过去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就进驻了不少公约谈判的专家,不过“IPCC毕竟是一个科学的委员会,尽管也涉及到政治和经济层面,特别是第二、第三工作组,但‘争执的问题’还是留给‘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吵去”。
秦大河
出生于兰州市,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作为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冰川和极地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和亚洲腹地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在冰冻圈科学、气候变化科学和气象科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可,分别获得世界环境领域和气象领域最高奖-Volvo奖和IMO奖。
“那时候还叫雾”
中国和美国在减排方面并不如欧洲国家积极,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确定的减排目标是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中国的“少作为”为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金秋十月,首先是巴西、阿根廷球员吐槽北京天气;随后在北京、天津举办的马拉松长跑运动会上,运动员带着面具跑步的照片传遍世界各地。
作为科学家,秦院士并不愿直接把“雾霾”与气候变迁联系起来,“没有污染哪儿有霾,我认为污染是第一位的,气候变化是第二位的。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空气流动变弱,因此冲不走污染物,不过我不大相信”。
早在2004年的时候,秦大河就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到“中国所面临的气候挑战”,这实在比当天在伯尔尼展示的报告要深入许多。他提出“中国气候在变暖,植被、湖泊、海洋、降水都会发生变化,极端气候可能会增加”。“那时京津塘高速公路经常关闭,我就提出应该增强预报工作。当然,这只是治标不治本。那时我们还称之为‘雾’,现在叫‘霾’了。”
“把污染留在了中国”
“雾霾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因为排放、污染,”这位前国家气象局局长还是保持了科学家的本色,不愿受到政治家的固宥:“中国要调整产业结构。目前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煤是主要燃料,这导致大量污染。我们锻造粗钢,把污染留在了中国;然后把粗钢出口到日本,日本人把粗钢炼成精钢,再卖回来,日本这是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不是。”
秦大河认为,要解决雾霾问题,3、5年不现实,像洛杉矶一样用56年,时间太久,20年左右就可以。“我比较看好天然气。至于核,日本、美国、俄罗斯都出过大问题,日本把核电站建在了海边,美国建在三里岛那样的偏僻地带。但是中国人口密度太大,哪里有偏僻地带?”
无论是雾霾问题,还是气候变化问题,要解决都首先要看政府,其次看民众。“我只是个科学家。”他说,IPCC也只是联合国的一个科学性的委员会,正如斯托克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的,科学家能做的,已经做了,现在就看政府的了。而当天瑞士环境局长洛伊特哈尔德(Doris Leuthard)也表示:谈及环保,无论是说花销大、还是说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这“都是借口,是不再能够被接受的借口”。
中美达成的减排协议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目前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至今未对减排做出具体承诺。但11月12日,双方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
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刷新美国之前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17%。中国没有直接提出减排目标,但首次正式提出最迟于2030年令中国的碳排放量达到峰值, 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之前的承诺是将可更新能源比重到2020年提升至15%。
全球两大碳排放国的承诺,为明年的巴黎气候谈判打下了基础,但绿色和平组织等环保机构认为,两国设定的目标还是太保守。而且中国为了满足发展需要,依然在兴建火力发电厂。但中国媒体提出,减排目标为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转型压力,但希望这可以带动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企业的重大利好。不过在碳排放约束下如何解决充分就业和实现政府必要的财政收入,则成为更严峻的难题。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