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如何推动了瑞士高校的在线学习
瑞士各高校的课堂教育受新冠疫情影响经历过两年的中断后,大学生们终于在本学期重返校园继续上课。不过,在线学习仍有其不可取缔的地位。
今年9月中旬巴塞尔大学秋季学期开学时,返校的1.2万多名大学生有一种恢复正常的感觉。前两年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出示新冠证书(以证明接种过疫苗或检测结果为阴性)的限制要求已全部取消。公开课讲堂座无虚席,食堂也熙熙攘攘。社交生活再次全面展开。
随着新冠防疫措施成为过去,许多大学生都欣然返校。但疫情留下的痕迹并未从校园里尽数消失。曾在疫情高峰期长时间主宰瑞士高校生活,令讲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骤然改变的在线学习,则在全国各地大多数高等院校里扎下了根。
“秋季学期完全采用在线授课方式的课程数量为22门-这约占全部课程的1%,”巴塞尔大学发言人马提亚斯·格林(Matthias Geering)通过电邮告知瑞士资讯swissinfo.ch。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只有一门课程为在线授课。
“融合式学习”
“只要有教学意义,那么我们就会继续提供网课,”格林表示。不过这不是远程学习,即单纯通过Zoom或Teams听讲,而是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融合式学习。格林解释说,融合式学习由几个部分组成-通过视频和讲课录音等方式在线获得知识,之后在校园里分组进行巩固、应用与思考。借助这种方式,高校则能结合 “两者的长处”。
而此举又受到疫情的激化。2021年3月,在教学采用数字化的一年之后,该大学发表了一项数字教学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和讲师都很看重数字模式提供的更大灵活性。
尽管如此,学生与讲师之间在校园里进行互动依然很重要,格林指出,而疫情更是凸显出这一重要性。
瑞士政府从2022年4月1日起取消所有新冠防疫措施,但很多高校仍然继续执行某些限制措施,直至今年夏天。
此前的两次封锁期内(2020年春季与2021年秋季)各高校均采用远程教学模式。在这两次封锁期之间,则在遵循限制要求(口罩、距离、新冠证书等)的情况下开展过课堂教学。
瑞士其他各高校的情况也都类似:伯尔尼大学建议将非互动型授课录制成播客;日内瓦大学正在做的工作则是从2023-2024年起,把在有录像条件的教室里授课的内容自动录制下来。“对学生来说,录制下来的课程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而非用于远程学习,”该大学表示。虽然日内瓦大学支持真正意义上的远程学习,但这需要融入正确的“教学眼光”。
固定网课日
施维茨师范大学则向前迈进了一步。今秋该校在本科阶段引入了每周固定安排一天开展在线学习。
该校将于2023年6月对他们的这一做法进行评估,其发言人乌尔丽克·塞费尔特(Ulrike Seifart)称,此举旨在“落实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获得)的远程学习积极经验”。她还解释说,某些课程的内容很适合采用数字方式教授。
许多学生也喜欢这种更大的灵活性,例如这方便了他们将学业与家庭、工作或精英体育任务结合起来,她补充道。
就塞费尔特所知,施维茨师范大学是瑞士唯一一所每周固定安排一天在线学习的师资培养院校。
不过,该校仍希望学生在校学习,因为互动很重要。“教学自始至终都是一项社会性职业,而社交技能是无法通过电子方式培养的。同样,有些培训内容也不能通过数字方式教授,”塞费尔特表示。
学生感到高兴
瑞士学联副主席塞拉娜·坎佩尔(Seraina Campell)则告诉瑞士资讯,大学生普遍对重拾校园生活感到高兴。
她在电邮中写道:“在我们看来,回归纯粹的远程学习模式是不可能的。(疫情期间)社交大受影响,精神压力非常大,学生们-尤其是大一新生-很难体会到大学的日常生活。”
相关内容
疫情对瑞士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不过,能拥有某些课的视频或其他在线格式,或是日后还能重新听这些课,这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坎佩尔指出:“大多数学生半工半读,有些学生则需要照顾亲人,或出于健康原因,不能天天到校完成所有学习任务。”
未来前景
德国与法国-瑞士的两个邻国-也重归大学课堂授课模式。数字学习也给那里的大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1月发表的德国大学生调研发现,八成学生希望课堂授课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能长期坚持下去。
而今年10月《纽约时报》登载的一份美国调研则暗示,在线高等教育实际上可能比疫情前研究所预期的效果更好,而且这一教育方式正逐步朝着融合式学习的方向“显著地”发展。
“我认为,我们已无法想像没有数字模式的高校教学,”瑞士学联的坎佩尔评论道。在她眼里,重要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参与数字学习的下一步进展,并能考虑到他们的需求。
作为总结,她表示“将来各种可能性会怎样发展,我们能怎样尽可能的以最佳方式使用数字模式,同时却不影响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仍需拭目以待”。
(编辑Virginie Mangin,译自英文:小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