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最新研究:人类胎盘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目标

被新冠病毒感觉的胎盘切片
被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的人类胎盘的切片,并在感染24小时后做了分析。绿色信号表明已存在病毒刺突蛋白,而蓝色信号是胎盘组织的细胞核。 IVI/CHUV statement

伯尔尼和洛桑的科研人员发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导致2019冠状病毒病的病毒--能够感染人类胎盘的细胞。他们表示,这种病毒的数量还会激增,并感染周围的胎盘细胞。

“这是我们对妊娠期2019冠状病毒病理解上的一次重大进步,”伯尔尼病毒学与免疫学研究所科研小组负责人及免疫学家Marco Alves解释道。

“数以千计的传染性病毒颗粒可以在胎盘内迅速产生。此外,我们观察到SARS-CoV-2病毒受体在胎盘中的表达是高度可变的,而且对每次妊娠都有特异性,这可能解释了为何该病毒有时会传染给胎儿,”Alves指出。

这项研究的结果最近发表在《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刊物上,并通过一份声明于11月5日在瑞士公开。

这些科研人员透露,相比同龄普通人,孕妇被SARS-CoV-2病毒感染的风险高出70%。

“一旦被感染,那么她们转为重症–即需送入重症监护室–的风险约为5%-10%”,沃州洛桑大学医院中心(CHUV)产科主任David Baud在联合声明中解释,他也参与了这项研究。

如果孕妇感染新冠病毒,那么会增加两三倍的早产风险,而胎儿的死亡风险也会增加两到三倍。

疫苗作用

声明补充说,数十万孕妇已经接种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例如莫德纳和辉瑞/BioNTech生产的疫苗)并未增加母婴风险。

信使核糖核酸技术是将冠状病毒蓝图的一个片段注入人体细胞,以促使体内产生防御反应的过程。

声明解释说,信使核糖核酸不会被传递给胎儿,但母体产生的抗体却会穿过胎盘壁并保护胎儿。

这两位科学家都表示:“病毒能够感染胎盘,其数量还会在胎盘内激增,这一事实表明女性需要接种疫苗。”

现在瑞士有关部门已建议境内所有孕妇都接种新冠疫苗。10月26日,瑞士医药监管局也已批准为高危人群注射疫苗加强针,但其中未包括孕妇。

相关内容
jabs

相关内容

瑞士预计10月底批准新冠疫苗加强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医药监管机构表示,新冠疫苗加强针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获批。已接种疫苗群体中的感染数和死亡数正持续上涨,这一情况引起的担忧也在日益加剧。

更多阅览 瑞士预计10月底批准新冠疫苗加强针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夫妻关系的重大转折点出现在分手前的一到两年。

相关内容

心理学家发现伴侣分手早有先兆

此内容发布于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实并不一定。由伯尔尼大学参与的一项针对情感关系的研究发现,所有分道扬镳的伴侣都经历了类似的感情降温,冰点来临时感情破裂难以避免。

更多阅览 心理学家发现伴侣分手早有先兆
住房价格的上涨在加快。

相关内容

瑞士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第一季度,瑞士自住物业价格持续上升。但根据周二(4月8日)发布的一项价格指数,各地区涨幅差异明显。

更多阅览 瑞士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联邦政府希望全民实现健康与可持续的饮食。

相关内容

不良饮食促使瑞士慢性病高发

此内容发布于 据联邦食品安全办公室(OSAV)称,瑞士有220万人受到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其中部分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均衡。

更多阅览 不良饮食促使瑞士慢性病高发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选择去海外生活。

相关内容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达到82.67万,较上年增长1.6%。多数人拥有多重国籍,尤其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区更为普遍。退休瑞士人偏好定居泰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

更多阅览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一名巴塞尔警察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后被解雇。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此内容发布于 巴塞尔城市州警察局的一名员工因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做出希特勒敬礼,近日被警方解雇。这一丑闻进一步加剧了该警察机构的内部危机。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2023年瑞士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

相关内容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3年的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包括独居人士、有年幼子女的单亲家庭、失业者以及学历较低者。

更多阅览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