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包装专家也面临挑战
酸奶看起来都一样。然而给它们“穿上衣服”,套上不同的包装,看起来就不同了。瑞士的包装工业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也依然创下了很好的成绩。
然而这一行业也有他们自己的担心,例如纸箱上印刷残留物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包装对食品产生污染。
无论是在廉价超市,还是奢华品店,抑或高级家具商城,在任何一个角落,近几年来包装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功用不仅是保护里面的产品,同时还起到了传递广告和信息的作用。
瑞士的包装工业盈利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其他国家相比,算是相当高的,”沙夫豪森(Schaffhausen)国际包装研究所执行所长Stephan Schüle说。该研究所的任务是观察全球的包装业。该行业的巨擎包括瑞士的Model集团,法语区的Bourquin和的沙夫豪森SIG,但这也只是一部分。
为什么包装科技恰恰在瑞士如此兴旺发达呢,这其中是有历史原因的,Schüle说:“100年前,在沙夫豪森附近地区发明了铝箔。而且瑞士的工程技术一向很发达。包装的机器在这里也占有重要地位”。
行业杂志《包装现况》(Pack aktuell)的主编Joachim Kreuter补充道:瑞士包装企业的产品获得过许多奖项。2012年为Sigg(希格)水瓶制造商生产的纸箱、塑料包装,因其极易打开和清除而荣获大奖。“可以毫不避讳地说,瑞士在包装革新方面,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Kreuter表示。
相关内容
盒饭也可以这样美味
健康的工业
包装业目前的发展比较良好,就这点该行业的观察家取得了一致。尽管陷入欧元危机后,近几年曾出现过一些问题。
Schüle认为,该行业之所以“抗”过了危机,是因为人们总是要购买食品的。“就算经济陷入低谷,人们也要吃饭、买化妆品和药品”。
当今社会向我们的职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挑战,Philippe Dubois说,他是瑞士包装研究所(SVI)的执行所长:“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来解决不同种类的包装问题”。
Schüle和Kreuter都认为,“瑞士的包装工业在简单产品领域处境艰难,”Kreuter说:“我们要超越产品、超越简单包装,把自己做到独一无二、不可或缺”。
该行业的大规模发展,今后不会发生在欧洲,Schüle说:“而是在亚洲,今后也可能在非洲。这是一个挑战”。因此我们要保证我们的革新优势,“始终在技术上处于领导地位,”他补充说:“简单产品,在哪里都可以生产,在很多地方,价格都很便宜”。
瑞士包装研究所暨行业协会将于今年6月50周年庆典之际更名为“瑞士包装工业联合会”,共有250家会员企业,管辖19’000名员工。
2011年该行业的营业额为67亿瑞郎,几乎与前年持平。
当年瑞士国内生产总值为5868亿瑞郎,包装工业占1.15%。
该行业中赢利最多的是塑料包装-36亿瑞郎;其次是纸箱和瓦楞纸板,赢利约10亿。
该行业展会将于4月在苏黎世举办。
(来源:SVI,联邦统计局BFS)
苦涩的残留物
就Kreuter看来,该行业的另一个问题是,包装上的印刷残留物会对食物形成污染。
早在90年代中期,印刷物会在食品上留下痕迹这点,就已众所周知。这些残留物大部分是原油、溶剂,抑或软化剂,它们都来自用再生纸印刷的杂志书籍,这些纸制品又造就了纸箱。许多研究表明,这些污染物现在还会出现在食品中。
“比较困难的是,我们并不是对所有粘在包装上的物质都很了解,”Thomas Gude说。他是瑞士质量检测服务机构的技术负责人,也是食品化学家,该机构隶属于米格罗(Migros)集团。他们的结论是,与食品有接触的再生纸箱的质量是“不稳定的”。
“如果我为某产品进行包装,那么我要确保,包装品不会对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Kreuter直入主题。因此该行业在5年前成立了“联合工业小组”(JIG),负责解决这一问题。
“瑞士的工业企业在这方面做的都不错,”Philippe Dubois说:“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联合工业小组出具了一个检验清单,以避免出现这方面的风险,“但风险总是有的”。
瑞士比欧洲其他国家更早地开始着手于这一问题,Stephan Schüle这样估计,“近几年来,瑞士一直在扮演先驱者的角色”。Gude也这样认为,组建“联合工业小组”,这条路是对的。
数量的问题
某类物质是否会对人类构成伤害,这还要看食品中掺入的、这种物质的数量,化学家Gude说:“我们还要看,它是混入了粮食中,我们每天要吃很多;还是混进了巧克力里,我们并不会天天吃”。
瑞士研究显示,周围环境的温度也会对包装残留物渗入食品产生影响。
Gude认为,目前所能采取的措施是在包装和产品之间设置“有用的屏障”。也就是说,在包装的最里层,放置一层或多层对食品没有危害的合成材料,作为保护。
Kreuter也这样认为,如果无法从再生制造的程序中分离有害物质,那么设置这类屏障是必须的。“这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译自德文:宋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