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经过热解后会产生一种可用作农业肥料的生物碳。
IWB
巴塞尔城市工业管理办公室(IWB)将在Kleinhüningen地区建设一座热解厂。这家工厂将把有机废物变成热源和肥料,而且每年可以从大气中抽去1500吨二氧化碳!
此内容发布于
1500吨二氧化碳什么概念?我们作一比较:从日内瓦到纽约的往返飞行会制造出2吨二氧化碳-也就是说这座热解厂一年消解的二氧化碳相当于750次长途往返飞行。巴塞尔城市工业管理办公室向媒体透露,热解厂消耗的能源是无用的生物质(即植物垃圾)。为了防止明火燃烧,这些生物质将在无氧环境下被加热。
由此产生的热量将被输入城市供暖系统,能够满足平均300户人家(2.7 GWh热量)的供暖。热解工厂还将出产一种土壤改良剂“生物炭”(biochar)-其优点是,它可以将二氧化碳储备在土壤中。巴塞尔城市工业管理办公室预计热解厂每年的生物炭产量为570吨。
“有利于气候”
“这座未来型的热解工厂,不仅保证我们无碳制造热能,而且甚至有利于气候,”城市工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之一Peter Baumstark强调说,整个生产过程不仅解决了绿色生物垃圾的处理,而且给农业也提供了便利。
热解厂的建设将在今年展开,工厂预计于明年冬天投入生产。项目投资金额在5百万瑞郎左右。而巴塞尔城市工业管理办公室由此成为首个投资建设热解厂的瑞士能源供应商。
相关内容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自俄乌战争爆发三年以来,约6.8万名乌克兰难民目前以S类保护身份在瑞士居住。
更多阅览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相关内容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此内容发布于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资助主要核武器制造商的金融机构数量正在减少,但瑞士的瑞银集团(UBS)却是该产业全球前30大投资者之一。
更多阅览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相关内容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一家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但此次手术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家医院在成功让这颗心脏体在外存活了长达12个小时,创下了欧洲纪录。
更多阅览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即将就一项关于放宽武器出口授权的法律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决定政府是否应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决策空间。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相关内容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面临外国游客不缴停车罚款及其他交通违法罚款的问题,近日瑞士政府已同意对此展开调查,并考虑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相关内容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家长多有为子女存钱的习惯,而他们主要选择开设储蓄账户的方式。
更多阅览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相关内容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法语区消费者事务办公室对运动品牌On昂跑提起法律诉讼,指控该品牌涉嫌“环保洗绿”(greenwashing)。但On昂跑公司坚决否认相关指控。
更多阅览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相关内容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外交部周四(2月13日)否认了瑞士政府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中国正在打压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份报告的内容纯属“错误信息”。
更多阅览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周三(2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可能正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中方鼓励他们暗中监视同胞并收集情报。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相关内容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索托莫研究所(Sotomo)的一项调研,三分之二的瑞士人认为国内的社会凝聚力“较弱”,甚至有83%的受访者感到社群意识正在下降。
更多阅览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大湖下面的热电站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大型湖泊蕴藏着巨大的能源潜力。湖水可以用来实现对建筑楼区的温度调节:夏季制冷,冬季供热,坐落在日内瓦的联…
更多阅览 瑞士大湖下面的热电站
相关内容
瑞士能源转向:从说到做
此内容发布于
那么现在该做什么?自2011年5月瑞士政府决定放弃核能之后,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了。尽管在福岛核灾之后瑞士各界对…
更多阅览 瑞士能源转向:从说到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