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防治禽流感
![](https://www.swissinfo.ch/content/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05/10/e8afd694ee32232fa20359f48c0efffc-sriimg20051011_6154343_0-data.jpg?ver=4151ded2)
目前是候鸟迁徙的季节,瑞士不仅在本国内大规模地预防禽流感,同时还协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工作。并且提出,在亚洲,不同家禽应该分开养殖。
最近,瑞士联邦议院为支持禽流感研究拨款480万瑞士法郎。联邦卫生部还决定禁止从俄罗斯、哈萨克越南等禽流感高发病地区进口鸡肉。
在防治禽流感和H5N1病毒的斗争中,亚洲扮演着中心的角色。然而,两位瑞士人也在这场抗感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Samuel Jutzi和Anton Rychener。
Jutzi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食品和健康部门的负责人。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罗马中心,他负责协调禽流感灾难的预防工作。
Rychener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越南的负责人。他负责协调领导援助项目。越南是禽流感病毒扩散的关键国家,那里的禽流感同时具有地方性。对于他来说,仅仅通过消除当地的病源已不足以解决问题。
在东南亚,家禽食品的生产非常密集。由于在狭窄空间内过于密集的传统农业劳作,中国南部成为禽流感病毒的源头。
联邦拨款480万法郎
瑞士政府最近作出决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亚洲的禽流感防治提供480万瑞士法郎的援助。
数月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一项预防计划,Jutzi告诉swissinfo记者:“当时,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需要1亿美金才能控制住六个受感染的国家”。
“现在,禽流感病毒已经扩散到欧洲,预防可能需要1.5亿美金。”
Jutzi告诉记者,在越南的胡志明市,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策略在于找到禽流感的病源:“在几年之内,禽流感还可能在2004和2005年病症出现的国家存在–我们以此作为出发点。
荷兰和意大利已经开始了禽流感的抗治工作。在荷兰,禽流感病毒在三个半月内被完全根除;在意大利,人们开始注射预防禽流感的疫苗。“只是,他们共花费了2亿欧元左右”Jutzi说。
预防政策应从亚洲开始
Anton Rychener已经为越南政府的有效预防政策工作了多年。该政策不仅针对动物,还包括人类。禽流感病毒可100%导致家禽的死亡,而很多人依靠这些家禽生存。
很久以来,欧洲就已经禁止从受传染国家进口鸟禽类、鸡肉、鸡蛋和羽毛。但是,危险仍然存在:非常厉害的病毒可能由动物传染给人群,也可能衍生成由人体相互传播的病毒。
在亚洲,由动物感染的人们将近一半不能度过感染的难关;因此,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禽流感发生,将引起人类大流感,导致众多死亡。
目前,治疗H5N1病毒的注射药物还不存在。“在动物领域进行预防,也可以减低人类流感的发生危险”,Jutzi说。
Rychener向swissinfo的记者证实说,治疗动物禽流感的注射药物已经研制成功,“联合国粮农组织从中国和荷兰得到这种注射药物”。
改变家禽养殖方式
联合国的健康专家着重指出:今年年初开始,东南亚各国已开始废弃家禽家畜的传统养殖方式,以解决病毒传染的问题。
人们很久以前就发现,病毒可以从家禽传染到其他动物身上,而普通的流感病毒则不会。此外,人们还发现鸭子可能携带禽流感病毒,却不会染病。
现在,很多亚洲农民把家禽与小家畜混合在一起养殖,而且在离住宅很近,卫生条件很差的地方。
诊断性监督与地方试验室
此外,在亚洲家禽市场上,由于缺乏制冷设备,各种家禽总是活着买卖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这样也增加了病毒感染的危险。
越南等很多国家缺少诊断性的监督设备,如流行病毒研究实验室,不能对早期的病毒扩散做出警告。
这些地方则需要外来的资金援助。Rychener认为,政府和科学家之间的相关合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swissinfo
越南大约有1400万只鸡、鸭、鹅及其它家禽。
人们和家禽一起在农舍里生活,住得很近。
因此,禽流感很容易在不同家禽中传播,并感染人群。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亚洲农民应将不同的家禽分开养殖;并在近距离接触时,注意预防禽流感。
粮食和农业组织FAO是联合国的一个机构。
11月7日至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将就禽流感问题,在日内瓦召开会议。
最近,瑞士联邦议会决定为联合国农业组织投资480万瑞士法郎,以进行禽流感的防治工作。
Samuel Jutzi是联合国农业组织动物食品与健康部门的负责人
Anton Rychener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越南分部的负责人,负责领导协调那里的援助工作。
![符合JTI标准](https://www.swissinfo.ch/chi/wp-content/themes/swissinfo-theme/assets/jti-certification.png)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