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也并非手握水晶球
自疫情开始以来,公众对于生物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好奇。但为什么生物学家们的意见似乎总变来变去呢?病毒学家Fanny Georgi的话或许能为您解惑。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因为疫情许多博士论文的答辩都不得不在家中通过笔记本电脑完成,这其中也包括为防治细菌感染而寻找高效新物质的生物学论文,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讽刺但确是事实。最近2年有多少毕业生是从坐满人的大讲堂里毕业的?而为了那一刻,我已在远离家人和朋友的地方工作了近6年。
然而现在人们对于我的研究领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你是怎么看待新冠病毒的?这绝不可能是自然产生的!现在还要接种3针疫苗,他们的主意怎么老变啊!
“他们”指的是科学家。我相信,无论是被现状震惊的普通人、还是学徒工、其他学科的学生,甚至其他理科专业的学者们,都会对这些“反复无常”表示不解。
那么,什么是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有机体的结构与进程的科学,囊括分子及世间万物。举个例子,世界就像是一个由高高的篱笆组成的迷宫。
而生物学就是要走出这个迷宫。某一学科在研究路径;另一门学科在研究能不能把篱笆砍出洞;还有一群人在尝试打地洞。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闯出迷宫,众多学者要分享他们的知识、共同合作。与此同时,我们的知识也会惠及其他学科,让他们在学术世界里赢得职称、研究基金和赞美。
这会激励所有人更努力地工作、汇报他们的成果。然而划时代的发现又会与正流行的学术观点相矛盾,于是激发热烈讨论。就像某团队在篱笆上发现了其他人没发现的新刺,是其他人不够仔细吗?不是的,他们只是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让这根刺变得可见。
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区别?
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来说,他们的工作对象是相对固定的,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时刻变化的。
所有的生物都是不断进化的,它们的行为也是如此,有些甚至会对我们的研究作出反应。所以我们的“迷宫”从未停止生长与变化。正如之前提到的:篱笆上的刺怕被剪掉甚至会做出防卫反应。
生物学真的能创造知识吗?
虽然学者们在孜孜不倦地努力,但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生物的所有知识,而且大部分物种我们都还没有认清楚,特别是细菌这种小东西,身上的秘密可真多。它是怎么传播、感染的,虽然我们已能很好地研究细菌,但依然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
所以我们要研究人体细胞模型,并在实验室里进行培养,这里我们就不再拿山毛榉篱笆举例了,而是用蒲公英。我们要对快速成长且能被基因识别的蒲公英进行精确对比、且多次重复,这样才能在统计学上证明其结论绝非偶然。
老鼠也与抑制疫情有关?
人们面临的最终挑战是将细胞模型运用到人身上。即使是将木质化的细胞放在篱笆上,经过漫长的运输也可能会产生危险的副作用,不是吗?
借助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研发的规定很多,这也是为了保护人类。但要匹配人体内的病毒、找到合适的动物模型并不容易。就拿广泛用于实验的动物模型-小白鼠来说,靠自然手段根本无法感染目前正流行的新冠病毒。
对新冠等许多病原体来说,动物要改变几个重要的基因标志才能被用于实验。如果没有这样的动物实验,时至今日我们的细菌知识就会少得可怜,既不会有疫苗也不会有药物。即便如此,把从动物身上得来的知识运用到人身上,一切后果也都是未知的。
相关内容
美丽的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生物多样性呢?
生物学家的话有几分可信?
那为什么研究者的话总给人一种出尔反尔的感觉呢?这是因为其研究领域如此复杂,一个人无法概括全貌。此外研究客体也处在时刻变化中。
还有每个样本都有其独特的局限性,只有通过不断地重复才能证实。这就使得结果没有100%的绝对,而只有相对较大的可能性。
我们只能看到我们的目光所及,观察到的现象会得到不同的演绎。只有经过数年的深入探讨、不断得到同样的结果,新现象才能上升为学术假定,并取得共识。
对你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疫情期间,人们突然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以及由其引发的疾病等讯息爆发出了极大的兴趣,相关讨论马上会引发关注。
人们期待着稳定的指导政策,而研究者们给出的却是不断更新的、有所保留的只言片语,这会导致大众陷入不安。即便是科学家也只能预测未来,更何况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有着自我的行为方式,这些也都是决定性因素。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本文是我的个人见解,不具备普遍性,不能也不应代表所有的生物学者。
本文于2022年1月5日发表于higgs.ch外部链接(德),这是瑞士首家独立的科学杂志。瑞士资讯swissinfo.ch将不定期推出Higgs的文章。
(译自德语:宋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