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蓝色大脑项目”(Blue Brain Project)的科研人员宣布推出他们的“细胞图谱”,这是一个三维互动、持续发展的鼠脑模拟。
此内容发布于
一位科研人员这样描述它:“就像从手绘地图升级到城市与地理特征的卫星图像数码版,它让我们在大脑中穿行,好像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让我们在地球上穿行。”
通过把五年多时间里的成千上万次脑组织染色资料整合进来,“蓝色大脑细胞图谱”(Blue Brain Cell Atlas)提供了鼠脑全部737个区域每一个细胞的首个数码三维图谱。
“蓝色大脑项目”所在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发表了一份新闻稿(多语)外部链接,将这一进展形容为“朝向啮齿动物大脑完全模拟的重要一步”,它也有可能“极大”加快人脑科学研究的进步。
“了解回路各组成部分及其排列方式是大脑建模的关键起点,这就跟人口资料是国家建模的关键一样,”报告第一作者及图谱创建人乔鲍·艾勒(Csaba Erö)指出。
相比之前的测图尝试,该项目可谓更进一步-它不只包含了大脑切片的叠加,还把汇集到的所有可得资料编制成每个已知大脑细胞的数据与定位,以数码导航图谱形式制作出来。这也是首个“动态”图谱,洛桑理工表示:随着科研人员对啮齿动物大脑做出更多发现,他们可以借助添加发现结果的方式为图谱的补充做出贡献。对此图谱作者鼓励有加。
读者可以在这里探索(英)外部链接这个图谱,它已被发表在《计算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期刊上。
相关内容
贸易战阴影令全球股市压力重重
此内容发布于
从2月4日起,美国将向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能源征收关税的比例为10%。同时,对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加收10%的关税。
更多阅览 贸易战阴影令全球股市压力重重
相关内容
瑞士启动卵子捐赠合法化进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于1月30日提出了卵子捐献合法化的大纲。
更多阅览 瑞士启动卵子捐赠合法化进程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发现音乐可增强早产儿大脑连接
此内容发布于
音乐是人类通用的语言。或许正因为如此,它可以帮助早产儿改善认知缺陷。日内瓦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s of Geneva,HUG)一项长达数年的研究表明,音乐能加强早产儿大脑某些区域的连接。目前,研究人员对这些受音乐影响的区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发现音乐可增强早产儿大脑连接
相关内容
瑞士休闲娱乐活动价格飙升
此内容发布于
喜欢来瑞士滑雪度假的小伙伴注意了!在瑞士滑雪的快乐越来越贵。去年12月,瑞士人不得不为娱乐活动支付更多费用。度假公寓,套餐旅游和登山缆车的价格上涨尤其明显。
更多阅览 瑞士休闲娱乐活动价格飙升
相关内容
一半的瑞士人都在中国电商网站购物
此内容发布于
提到买东西,排除品牌的影响力,最终让人下定决心的无非品质或价格。虽然瑞士长期以生产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而闻名,但中国跨境电商在瑞士越来越受欢迎。
更多阅览 一半的瑞士人都在中国电商网站购物
相关内容
2025年2月1日起在瑞士生效的法律变更
此内容发布于
从2月1日起,瑞士一系列法律和条例的修订案将开始生效,同时一些其他新规也将同步实施,包括酒店餐饮业的最低工资上调、幼犬进口规定以及狼群的预防性管理等。以下是具体变化的概述:
更多阅览 2025年2月1日起在瑞士生效的法律变更
相关内容
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长速度减缓
此内容发布于
尽管去年全球销售超过1’000万辆纯电池驱动的汽车,但电动车市场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包括在瑞士。
更多阅览 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长速度减缓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芯片之争:瑞士缘何不被美国视为盟友?
此内容发布于
日前,美国将瑞士排除在无限制获取人工智能所需芯片的盟友名单之外。美国试图通过限制先进芯片技术的出口,防止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军事领域取得优势。在此背景下,美国对芯片出口实施了更严格的管控政策,这也波及到瑞士等未被列入“最亲密盟友”名单的国家。
更多阅览 人工智能芯片之争:瑞士缘何不被美国视为盟友?
相关内容
瑞士职位空缺率下降,IT行业尤为突出
此内容发布于
经济低迷正对瑞士的就业市场造成影响。Adecco瑞士就业市场指数显示,2024年瑞士的职位空缺数量较上一年减少了10%。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降。
更多阅览 瑞士职位空缺率下降,IT行业尤为突出
相关内容
企业高管对2025年前景表示乐观
此内容发布于
凯捷咨询(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 CRI)1月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企业高管们对2025年的公司前景更有信心了。瑞士投资人对创新和供应链韧性尤其感兴趣。
更多阅览 企业高管对2025年前景表示乐观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人工大脑开启了解人脑之路
此内容发布于
“这是欧洲在人脑研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大好机遇,”亨利·马克兰姆(Henry Markram)肯定地表示。 但…
更多阅览 人工大脑开启了解人脑之路
相关内容
虚拟现实诱导大脑重新“布线”
此内容发布于
尽管全球极缺大脑疾病的治疗方法,但瑞士从事神经科学的各个新办企业和实验室,都在积极寻找新的高科技解决方案,来帮助受疾病困扰的患者。
从法国境内俯瞰罗纳河(Rhône)的Rocher de Léaz峰顶望下去,到谷底还有很远的距离。高悬在崖壁上,风在耳边呼啸,我身上虽然有全套攀岩保护设备,也拴着保险绳,可还是缺少安全感。
在我的右边,有位攀岩者正朝着我的方向下山,他向我招手,想知道我情况如何。我朝上挪了挪,挥挥手答复他。
那一刻我才记起来,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我忘了自己头上正戴着虚拟现实视图器和耳机,此时也没有悬在崖壁上,而是站在“现实置换机”(Reality Substitution Machine)里。这部奇异的机器,就是四月初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举办的国际神经科学会议-2015大脑论坛(Brain Forum)-上的一个展示台。
洛桑理工研究员与项目主管布鲁诺·赫伯林(Bruno Herbelin)解释说,这个新的实验性项目被称为RealiSM,是以临床和治疗应用为目的,将认知神经科学与虚拟技术相结合,用以研究记忆、感知和近体空间,即人体所能触及的区域。
“我们利用刺激来让大脑建立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让这种体验非常自然,以至你忘记了这背后的所有工作,”赫伯林表示。
我通过头戴式虚拟现实视图器看到的登山全景画面,是用装在一个特制三角架上的16个GoPro摄像机提前录制的真实画面。栩栩如生的音响则是用4对麦克风录制的。
头戴式视图器装配了立体摄像机,拍摄你的手、脚与身体动作,再通过实时播放使你沉浸在景色当中。你的大脑因此“受骗”,以为自己真的攀悬在崖壁上。
这一切让游戏玩家听起来不禁神往,但RealiSM小组却希望它也能用于临床实践。他们宣称,利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专家们可以治疗焦虑、情绪紊乱或创伤后应激等症状。这种技术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正式问世,届时可以定制实验场景。
“我们人类并不是硬线制作的,经验可以改变大脑中的‘线路’设置,”RealiSM项目联合负责人哈米尔·艾尔·伊马德博士(Dr Jamil El Imad)宣称。
神经康复
瑞士企业MindMaze也融合了虚拟现实技术与神经科学。这家洛桑理工的衍生企业已经设计了好几种应用,其中包括“MindPlay”,一个帮助中风和大脑损伤患者重新学会使用四肢、价钱并不昂贵的康复产品。这项技术也在大脑论坛上展出。
患者在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练习,这些练习可以在医院或在家里完成,同时有一个定制的摄像机跟踪他们的活动。中风患者会在屏幕上看到自己健全肢体的形象在做各种动作,例如碰撞一个目标。然后这个形象被反转过来,让大脑以为受损肢体实际上是健康的。
MindMaze的总裁与合伙创建人泰吉·塔迪(Tej Tadi)称,这带来“大脑不同皮质层区域间某种形式的重组或是激活,我们对此加以利用、进行测量,再定制与练习,将这种可塑性最大化。”
这些练习促进了大脑与受损肢体间神经元连接的早期激活,在许多病例中,帮助了那些手臂和腿重新活动起来。
“中风后的头三周是最佳时期。我们在洛桑的沃州大学医院中心(CHUV)和锡永(Sion)的研究都显示出,中风一周后就开始康复治疗是完全可行的,”MindMaze科学家甘格达尔·加里佩利(Gangadhar Garipelli)指出。
在本次洛桑会议上,展出的还有一件帮助预测和诊断癫痫发作的设备样品。
它由苏黎世的NeuroPro医学研究公司开发,目前瑞士癫痫中心正在对它作进一步开发和调试。这套设备的临床测试很快就将开始,两年内有望进入市场。
有30家衍生和新兴企业出席了论坛,以上是他们展示的成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部分神经技术。
大脑项目
神经科学是全球科学界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如今在大脑研究方面有一次世界性的运动,其中包括美国的“脑计划”(BRAIN Initiative),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国的大型项目,以及以色列试图解开大脑的奥秘。
而在瑞士的日内瓦湖沿岸地区,特别是洛桑理工,是神经科学的重要参与者。该学院曾一度是欧盟资助的“人脑项目”(英)(Human Brain Project)主要协调者,直到最近的一次重组,才失去这一领导地位。不过,凭借基于日内瓦生物科技园(Campus Biotech)为该项目工作的愈百名科技人员,它仍然是研究的主力军。
在大脑论坛上,对这些帮助脑疾患者的瑞士新科技,洛桑理工校长和神经科学家帕特里克·埃比舍(Patrick Aebischer)表示由衷的欢迎。
“技术、工程和影像的最新进步,让你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观察大脑,收集到以前无法获得的数据,”他透露。
然而在向参加论坛的顶尖科学家发言时,埃比舍直言不讳地提醒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主次:“一方面我们有这些了不起的大脑计划,但同时我们怎样才能利用新的知识来开发新疗法?虽然我们在认识大脑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却没有把它以同样方式转化成新的治疗方法。”
仍无特效药
尽管有了这些未来技术来帮助癫痫、中风、大脑损伤和情绪紊乱患者,新的治疗方法却仍难以捕捉。
阿兹海默病
据国际阿兹海默病协会(ADI)公布,到2050年,阿兹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的痴呆症患者人数预计将翻两番,达到1.35亿人左右,这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痴呆症-当大脑受到疾病影响而表现出的常见症状,八国集团(G8)制订了一个乐观的目标,即到2025年找到特效药或有效疗法。尽管本月有报导称,美国科研人员可能已经发现阿兹海默病的一个潜在诱因(英),但目前仍然没有特效药。阿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患者人数占患痴呆症总人数的六成以上。
近十年来,大制药集团在心脏病和癌症药物的开发上取得了大幅进展,但却没有任何治疗阿兹海默病的有效新药面世。2002-2012年间,旨在预防、治疗或改善阿兹海默病症状的昂贵的药物试验中,有99.6%以失败告终或终止开发,而癌症药物的比例则为81%。专家申辩说,这可能是因为试验进行得太晚,参加试验患者的情况已相当恶化。科学家们还瞄准了这种疾病的各各方面,但只有一种药物的疗效得到证实,即用来改善记忆的美金刚胺(Memantine)。科学家们表示,鉴于阿兹海默病病因仍然不明,加上该病的异质性、诊断的困难性和病情发展的缓慢性,预防是目前最明确的出路。
“如果看一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物管理局(EMA)批准的神经科学类药物数量,那会令人感到非常沮丧,”埃比舍强调。
更多阅览 虚拟现实诱导大脑重新“布线”
相关内容
神经科学家依赖技术革新
此内容发布于
随着130多家欧洲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加入、数百名来自众多领域科学家迅速的应聘,以及一半由欧盟提供的高达12亿美元…
更多阅览 神经科学家依赖技术革新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