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高密度花粉令瑞士花粉过敏患者倍受煎熬

瑞士中部乌里州的一个花粉温床。
瑞士中部乌里州的一个花粉温床。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随着花粉密度达到破纪录高水平,医生反映瑞士花粉过敏(也称过敏性鼻炎)患者人数也在日益增加。

瑞士法语区公共电台RTS周一(6月5日)报道,受当前干燥温暖天气影响,空气中的花粉正在达到破纪录高水平。

“我们正处于草禾生长的季节,而6月正是巅峰期,”瑞士气象服务中心Meteosuisse的一名专家告诉RTS,“这段时间的晴朗干燥天气最利于花粉的强势传播。”

相关内容

上周末,日内瓦大学医院向法语区纸媒《日内瓦论坛报》(Tribune de Genève)透露,因花粉过敏就医的人数增加了20-30%。

不过,该院过敏症专家Yannick Muller向RTS解释,尽管就诊人数明显增多,但这些数据尚不足以做出更大结论。

“据我所知,瑞士最近一次人口研究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所以依我看,我们并没有数据证实花粉过敏病例增加。这些还只是人们的印象,必须就此进行调研,”他表示。

不过瑞士过敏症中心估计,现在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对花粉过敏,而一个世纪前这一比例仅为1%。

花粉季变长

苏黎世大学医院的Peter Schmid补充说,如今花粉季节越来越长,从“圣诞节延续至来年10月份,而雨量减少使得花粉密度更高,比如苏黎世这些天的情况”。

他还指出,由于烟雾、高温与优异卫生条件的缘故,花粉种类也愈发来势汹汹。

若不治疗,那么花粉过敏可能导致哮喘,RTS写道。一旦患上花粉过敏,要么需要服用抗组胺药,要么就需接受脱敏治疗以减少症状,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三年时间。

相关内容
Ein Mädchen putzt sich in den Bergen die Nase

相关内容

为什么瑞士过敏症患者越来越多?

此内容发布于 近百年来,过敏症患者的人数在瑞士迅猛增长,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更糟糕的是,很快,瑞士人就不能再到山上去躲避花粉过敏症了。

更多阅览 为什么瑞士过敏症患者越来越多?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选择去海外生活。

相关内容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达到82.67万,较上年增长1.6%。多数人拥有多重国籍,尤其在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区更为普遍。退休瑞士人偏好定居泰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家。

更多阅览 2024年旅居海外的瑞士人数增长1.6%
一名巴塞尔警察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后被解雇。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此内容发布于 巴塞尔城市州警察局的一名员工因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做出希特勒敬礼,近日被警方解雇。这一丑闻进一步加剧了该警察机构的内部危机。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2023年瑞士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

相关内容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3年的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包括独居人士、有年幼子女的单亲家庭、失业者以及学历较低者。

更多阅览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落地瑞士。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正式进军瑞士市场。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瑞士建立一个涵盖15个销售点的经销网络。

更多阅览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公路隔离绿化带能变果园吗?!

相关内容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此内容发布于 四月一日,在民风淳朴的瑞士,媒体还是发布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看似当真,又似玩笑的新闻。是真是假,这里选取一些,请你分辨。

更多阅览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将大奖授予中国电影《狗阵》。

相关内容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39届弗里堡国际电影节(FIFF)圆满落幕,观众人数创下新高。中国电影《狗阵》获得2025年主竞赛单元大奖,另一部中国影片《我的朋友安德烈》荣获评审团特别奖。

更多阅览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Twint再度确认其瑞士声誉最佳企业的地位。

相关内容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针对瑞士企业声誉的全国调研显示,移动支付应用企业Twint再次拔得头筹,薯片制造商Zweifel和草本糖Ricola紧随其后,而在非营利组织中,瑞士空中救援Rega连续八年稳居榜首。

更多阅览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瑞士国家银行表示,借记卡如今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相关内容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许多人已经习惯于用卡付款。根据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最近进行的支付方式调研,借记卡在现场支付中日益受到欢迎,并已取代现金。

更多阅览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缺钱是瑞士家庭“永远的痛”。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为钱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家庭倍感压力:除了高昂的医疗保险费用和不断上涨的物价,人们对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也忧心忡忡。学校和青少年暴力也是热点问题。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为钱愁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