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最不想看到的电脑屏幕状态:中毒。
© Keystone
仅有超过半数的瑞士公司在一项调查中表示,计划在2023年增加网络安全预算,来应对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
此内容发布于
普华永道咨询公司11月1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数字信任洞察报告》(英)外部链接(Global Digital Trust Insights 2022)显示,51%的瑞士公司预计明年会遭受更多来自勒索软件和其他病毒的攻击。该比例高出全球32%的平均水平。
有趣的是,54%的瑞士公司计划提高网络防护预算。这一比例又比全球65%的平均水平要低。不过,报道称,去年已经有三分之二的瑞士公司增加过相关资金投入。
大多数(66%)瑞士公司支持网络攻击检举体系和流程的标准化,以便管理部门运用获得的相关信息为行业提供安全建议(57%)。然而,他们发布黑客敏感信息的意愿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普华永道瑞士公司专家Urs Küderli在计算机世界网 (computerworld.ch)的采访中这样描述:“与其他国家不同,瑞士公司似乎并不希望出台新的法律条款,规范他们举报网络安全违法行为的义务。”
不过Küderli也补充说,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当前公共和私人平台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已经势在必行。这里的合作不仅涉及检举义务,还包括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获得的举报信息,提高网络的抗打击能力。
冰山一角
2020年到2021年间,瑞士国家网络安全中心(Swiss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 (NCSC))收到的网络攻击举报从10’833 起飙升至21’712起。不过,短时间内的情况恶化很可能是因为举报程序简化带来的便利。
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同时表示,鉴于瑞士没有检举义务的相关规定,实际发生的网络攻击恐怕远超报备规模。
普华永道的调查涉及全球65个国家的3’500余名公司高管。瑞士参与调查人数为70人。
相关内容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自俄乌战争爆发三年以来,约6.8万名乌克兰难民目前以S类保护身份在瑞士居住。
更多阅览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相关内容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此内容发布于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资助主要核武器制造商的金融机构数量正在减少,但瑞士的瑞银集团(UBS)却是该产业全球前30大投资者之一。
更多阅览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相关内容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一家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但此次手术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家医院在成功让这颗心脏体在外存活了长达12个小时,创下了欧洲纪录。
更多阅览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即将就一项关于放宽武器出口授权的法律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决定政府是否应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决策空间。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相关内容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面临外国游客不缴停车罚款及其他交通违法罚款的问题,近日瑞士政府已同意对此展开调查,并考虑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相关内容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家长多有为子女存钱的习惯,而他们主要选择开设储蓄账户的方式。
更多阅览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相关内容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法语区消费者事务办公室对运动品牌On昂跑提起法律诉讼,指控该品牌涉嫌“环保洗绿”(greenwashing)。但On昂跑公司坚决否认相关指控。
更多阅览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相关内容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外交部周四(2月13日)否认了瑞士政府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中国正在打压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份报告的内容纯属“错误信息”。
更多阅览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周三(2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可能正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中方鼓励他们暗中监视同胞并收集情报。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相关内容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索托莫研究所(Sotomo)的一项调研,三分之二的瑞士人认为国内的社会凝聚力“较弱”,甚至有83%的受访者感到社群意识正在下降。
更多阅览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隐私科技应对猖獗的在线侵扰
此内容发布于
通过页面路径等数字轨迹-即元数据,互联网的任何用户都在受到监视,甚至可能受到操控。如今两家瑞士公司正在设置“烟幕”以迷惑刺探的眼睛,保护网络用户逃过大型科技企业及政府的监视,而其中一家得到了前美军泄密者切尔西·曼宁的支持。
更多阅览 瑞士隐私科技应对猖獗的在线侵扰
相关内容
她用黑客手段揭示网络安全隐患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黑客Tillie Kottmann在网上公布了美国公司的秘密数据,她明知这样做越过了法律的界限,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做了。
更多阅览 她用黑客手段揭示网络安全隐患
相关内容
居家办公,小心黑客
此内容发布于
居家办公或许是抗疫的有效措施,却也为电脑病毒敞开了大门。因为进入企业系统的入口大量增加,许多公司针对网络犯罪尚未做好准备。
更多阅览 居家办公,小心黑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