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可持續的快樂:另一種奢侈生活

和牛兒們在一起的托馬斯是最快樂的
和牛兒們在一起的托馬斯是最快樂的 Dahai Shao, Swissinfo.ch

托馬斯的生活並不規律,起床後第一件事是看他的牛兒們,這四頭瘤牛(Zebu)本來是他為了能在鄉下買這座農舍而養的,但牠們既不產奶,也不產肉,如今卻是他生命中重要的生活夥伴。作為一個瑞士人,他家裡隨處能夠見到來自中國和印度的藝術品和佛像。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看完牛,上樓餵魚。為什麼把魚池建在樓上,回答是因為好看。客廳在二樓,除了有欣賞價值外,還能保持室內濕度,尤其冬季。魚池中的水和巨大的植物形成一個小小自然生態鏈。

然後去地裡、花園裡摘各種果子吃,他說,這就是他的早餐。順便看看他的植物,跟花園一角小小熱帶雨林房裡的蝴蝶、青蛙、蝸牛、壁虎和蜘蛛們打一圈招呼。

之後,他便開始了一天的各種職業角色。從建築師到水電工,從手工帽子製造者到伐木工,從農民到熱帶雨林管理員。按他的說法,他同時從事著幾十種職業,這其中他在學校學過的只有做帽子。

他住的地方與其說是農舍,不如說是半個建築工地,進屋第一眼看到的即是牆上的一個巨大的洞。看到我狐疑的表情,他解釋說正在建造一個壁爐,並給我講了一個圍爐夜話的場景:冬天的早晨,外面下著雪,屋中壁爐里火苗躥動,我和心愛的人一起在溫暖的壁爐前吃早餐……

這裡將是一個有溫暖火焰的壁爐。
這裡將是一個有溫暖火焰的壁爐。 Dahai Shao, Swissinfo.ch

一個眼睛裡發著光的人

認識托馬斯是2020年夏天,跟一位朋友去他家觀摩印度吠陀宗教儀式外部链接,我作為司機來過他家一次。當時托馬斯光著膀子,赤著腳便出來迎接客人。閒聊之間,發現他有很獨特的個性和思想,眼睛裡有一種光芒,有很強感染力。當時就想,能在全球化的今天生活在如此原始的環境中的人,一定是個心理強大,有精神支撐的人。

本來今天採訪他的目的,是以低碳環保為題來的,但是隨著採訪的深入,我發現,自己丟失了那條紅線。

那麼,他為什麼要住在這麼偏僻的一座220年前的農舍裡?答案非常簡單:“因為2007年我認識了現在的女朋友,我們打算搬到一起住,但是租一棟房子太貴(這裡說的房子是獨棟的House,而非公寓),於是便萌生了買一棟的想法。最終很幸運地買下農舍並住在了這裡。”

但是,他是一個沒有積蓄,沒有工作的人,怎麼在瑞士買得起這麼大的房子和地皮(2.6公頃)?故事要從他的孩童時代說起。

托馬斯出生在蘇黎世的Rüschlikon,父親是個工廠老闆,他從小是個另類兒童,雖然讀了8年書,但8年換了25所學校,但他並未從學校真正學到什麼。他今天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基本都是自學的,包括科學、文學、歷史、考古學、宗教學等等。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上學第一天:“7歲那年,當我第一次坐在課桌前,我就預見到等待我的將是一條持續9年(義務教育)的黑暗隧道”。

但是托馬斯的學習能力堪稱一個天才兒童,一本書,當班裡孩子還在閱讀前幾頁的時候,他已經在20分鐘後讀完整本書。他說學校對社會對系統是有用的,但對人不一定。

17歲出車禍,自此便只有50%的工作能力(當時他是帽子製作工的學徒),他每月得到一份很有限的傷殘補助金,但這些錢根本無法支付在蘇黎世的生活開銷,所以便搬去了提契諾州。車禍後膝蓋的疼痛也一直伴隨著他一生。

40多年前,托馬斯在提契諾州的一個森林裡用8萬瑞郎買了一塊地,自學建築,用7萬瑞郎自己建造了一棟房子,問他是怎麼做到的,答:邊做邊學。

住在提契諾森林中這棟房子的25年期間,他用50%製帽的收入和微薄的傷殘保險與太太一起將三個孩子養大成人。

一個超級奶爸的信仰、奢侈和多樣性

“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在家陪伴他們成長。這一點從我小時就很清楚。對於我來說,我今天能賺多少錢,10年後就沒人對此感興趣了,但是我能給孩子們的,將延續至他們的一生。”

人生有不同階段,每個階段的重點也不一樣。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短,如果你沒有及時享受的話,重來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回看與三個孩子的共度的時光,我感覺比幸福更幸福。這不僅僅只是一種奢侈,也曾是我那個生命階段最重要的任務。

今天他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但他們怎麼看待、處理和理解工作和生活,那是一種美。

托馬斯家裡有各種印度和中國佛像,但當被問及他的宗教信仰的時候,他沉默了片刻說:“我從小就只想成為一個真實的人,我相信世界是相通的。”

“我也是一個平衡的人,我7歲時讀老子的《道德經》便找到了共鳴。老子說,人們都去的地方,你別去。世界就像一個棋盤,大家都想去白色格子的時候,你也可以選擇黑色格子。首先,黑色格子的生活相對比較便宜;其次,這裡沒有很多人,可以找到工作,第三,這個格子可以讓我有可能待在家裡。”

“如果你生活在城市裡,你可能得像陀螺一樣地工作才能養育三個孩子。當白格子裡的人沒有時間的時候,我有時間,這是奢侈;孩子小的時候,我在家,這個時間比奢侈更奢侈。“

他說,大兒子Raphael前幾年說,他能這樣長大,是多麼奢侈。在城市中長大,你時刻都在被比較,被評估,但在森裡不會。樹木沒有攻擊性,你也不會被海量的並非都是健康的資訊淹沒。森林不是死的,它充滿著生機和各類資訊,有一種特殊而祥和的氣氛,這也是一種內在的強大。

問碰巧在家的小兒子Johnas從父親那裡學到了什麼?答:自由。

“每個人眼中的奢侈都不同,我的生活用水來源於山泉,房頂有太陽能發電板,冬天取暖用的燃料是林中的木材,可謂低碳生活,但這不是我所追求的,也不是我的計劃,這僅僅只是一種副產品,副作用。”

托馬斯說,如果你不遵守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大家就不帶你玩,你就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也沒有人會拍拍你的肩膀,但是如果你足夠真實(美),你就不需要別人拍你的肩膀。但,這並不容易。

所謂多樣性,就是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但是你每天會看到成千上萬相同的人,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他們真的願意這樣嗎?這是他們的命運嗎?

躺平?逃離城市?

在瑞士買農業用地或農舍,必須是農民,或從事與農業相關的耕作或飼養牲畜。所以他經過考慮,養了四頭印度瘤牛,但不為收益。

動物必須有用嗎?事物必須都有利可圖嗎?

托馬斯說,上天創造的萬物自身就是一種美,美是一種真實。對於我來說,重要的是欣賞、感激和尊重世間萬物。我曾經在老人院工作,老人實際上已經沒有“用”了,他們不再創造價值,但他們有自己的光芒,他們比所有的錢都有價值。

他養的牛唯一能被稱之為“有用”的,就是牛糞,是吠陀宗教中火的燃料。 “從技術上講,如果我計算賣幹牛糞(Kuhdung)的收入,牛做到了自給自足”。

“我不是一個逃離者,我選擇從一列快車換乘到另外一列車。在全球化的今天,沒有人能夠逃離。我像所有人一樣納稅,我選擇了另一種節奏和速度。我需要的是空間和自由。”托馬斯說。

當被問及生命意義的時候,他脫口而出:Erfahrung(體驗,經歷,過程,經驗)。

他,有自己的願景。

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點,是我生命中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焦點,得有取捨。孩子小的時候,我的重點是孩子。而今天許多人,事業、家庭、孩子、旅行、度假同時都想要。生活有它自己節奏,在森林裡生活,能學習和感受到大自然的節奏,這才是生活最好的老師。這也是老子《道德經》的精髓所在。

這也是為什麼我家裡有各種藝術品。我要與他們共同生活,真正地去感知牠們。同時,有必要的話,我也可以放手。如果你在博物館看,只是看一眼,而我在家可以一直欣賞它們,享受它們細節,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光線下;就像我欣賞我花園裡的玫瑰,躺在牛棚食槽裡感受牛反芻時的美妙氣氛;看著我的房子一天天完整、變美。

這些都是一種可持續的快樂,可持續的奢侈。

問他未來的計劃,托馬斯說:“Ich lasse mich überraschen.”(我讓未來告訴我。)

瑞士WWOOF的成員

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WWOOF: World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 英)外部链接1971年開始於英國,其宗旨是提供給城市人更多接觸鄉村的機會,同時推動綠色有機農業。該組織的成員農莊(戶)提供給訪客一手的有機和保護生態的方法和生活方式,從而推動有機產品耕種,同時也讓他們感受農村生活,體驗不同國家的風情。

今年62歲的托馬斯·布倫施維克(Thomas Brunschwig)自2020年起,即是瑞士WWOOF的成員,他給願意來他家接觸瑞士鄉村、了解有機農業的人提供食宿,作為回報,來人在他家擔負農耕、園藝、畜牧、家務等力所能及的勞動,主客之間沒有金錢交易。

瑞士於1990年加入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他說,他和女友很樂意與大家分享他們的勞動成果,交流對生活方式和世界觀的想法。詳情可參閱:https://wwoof.ch/de/user/162241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