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对于过劳观点不一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对职业过劳(burnout)进行了重新分类和定义,但用人单位和医疗人员对这一现象仍知之甚少。瑞士长期弥漫着对于失败的恐惧,如今这个国需要正视这种状况并寻找解决办法。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佩尔(Per R)回忆初次发病时,声音略显沙哑。虽然过劳问题已经过去三年,但谈起这事依然勾起他一波痛苦的回忆。
佩尔是瑞典人,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在瑞士生活了20多年。此前他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代表,工作期间出现了失眠问题。“这是最初的征兆。不到一年,我就出现了种种过劳症状,”他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六个月后,他的工作动力直线下降。“我记得在夏末的一次会议上,我感到很失落,有种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感觉。我开始回避亲戚朋友,喜欢小题大做。” 他于是去看精神科医生,医生问他是否有自杀的念头。佩尔说他没有,但他感到压力很大,对生活失去了把控。
他休了一段时间假,之后又回到日常工作中,最终整个人崩溃了,被送去急诊室。“我当时压力山大,长期失眠,感觉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他解释道。
我过劳了吗?
1974年,美籍德裔精神科医生赫伯特·弗罗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用“过劳”一词描述了一些同事的精神状况(英)外部链接,因此被认为是这个概念的创始人。他将过劳描述为“一个人职业工作所导致的精神和身体疲惫状态”。从那时起,全世界对该综合征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英)外部链接。
大多数文献都提到了过劳的不同患病阶段,首先是过劳前期过度活跃地参与工作,紧接着是退缩,最终是极度疲惫、抑郁和感觉人生无意义。
通过做几项测试可以检查你是否有过劳症状,比如马斯拉赫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英)外部链接。
如何定义过劳?
对佩尔来说,他毫无疑问出现了过劳问题。但是瑞士医学界仍然不确定过劳是什么,不清楚过劳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人们认为,工作不可能致病。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过劳被看作是一种抑郁症,”他说。
在至少九个欧洲国家,包括法国、瑞典和荷兰,过劳被认为是一种职业病(英)外部链接。在美国,一些调查显示,77%的专业人士(英)外部链接说他们有过劳经历。
然而,关于过劳是一种疾病还是仅仅是一种心态问题(英)外部链接仍然存在争议,美国一位精神科医生最近指出(英)外部链接,如果一种现象如此普遍,就不太可能是疾病,似乎只是有些人将日常压力臆想成一种疾病。
几周前,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称“世卫组织”)宣布,它正在将过劳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英、西)外部链接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劳不再简单指疲劳状态,而是正式升级为慢性工作压力综合征。
但是,就连定义“过劳”的机构对该术语的意思也是翻来覆去。翌日,世卫组织向媒体发布了一份澄清声明外部链接,称正如许多媒体报道的那样,过劳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影响健康的因素”。
但是“过劳”的定义对包括瑞士在内的许多国家而言都很重要,如果过劳归类为疾病,那么将改变健康保险公司的核保和理赔方式。瑞士议会目前正在讨论的一项倡议(多语)外部链接将过劳归为职业病,并保证过劳属于工作场所意外伤害保险(多语)外部链接 的保障范围。
芭芭拉·霍赫斯特拉塞尔(Barbara Hochstrasser)博士认为世卫组织的定义是准确的。她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在迈林根诊所(Meiringen Clinic)负责一项过劳研究,迈林根诊所是提供这种疾病治疗的前十大瑞士诊所之一。
她将过劳定义为“人们在工作场所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而感到筋疲力尽”。她说这不是一种疾病,但却是“一种会导致其他身体机能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风险隐患,很可能会导致抑郁症”。
霍赫斯特拉塞尔说,过劳者真的很痛苦,必须得到治疗,她形容过劳是“极其严重”的身体耗竭,不能依赖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因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治愈。
相关内容
过劳(burnout)经历
改变工作文化
瑞士议会正在辩论工作环境是否会诱发过劳。前述倡议遭到了很多政客的强烈反对,他们说过劳和职业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证明,而且通常还有其他外部因素会导致过劳,包括人际关系。
霍赫斯特拉塞尔认为工作量大以及缺乏自主性、奖励和团队活力的工作环境与过劳密不可分。
她认为,当今社会“永不停歇”的工作文化和灵活办公要求是造成过劳人数上升的部分原因。
克劳迪娅·克拉兹(Claudia Kraaz)在瑞信银行全球传播部门工作多年,现在是一名职业压力咨询师(德、英)外部链接。她说,用人单位应采取更多措施来防止过劳,包括提供管理层适应力培训,帮助经理更好地管理员工,与员工保持沟通交流。
咨询师和交流专家认为,过度投入于工作的人最容易受到影响。
霍赫斯特拉塞尔表示同意,并解释说,过劳通常与个人性格和应对方式有关,中层管理人员是高发区。“显然,完美主义者的过劳风险更高。”
在瑞士,长时间工作并不稀奇,但该国以高品质生活和假期而闻名,这方面与其他欧洲国家不相上下。
“在瑞士,人们对失败的容忍度很低,”克拉兹说,而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则更加宽容,甚至积极地看待失败。
“在这里,人们认为必须把每件事都做得百分之百正确,这就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理念。如果你失败一次,就麻烦了。”
过劳患者佩尔补充道:“瑞士非常注重效率。你不能浪费时间,没有时间去感受任何事物,要像一台永动机一样工作。一旦你被贴上了低效的标签,你就完了。”
治疗热潮
瑞士的几位公众人物,如保守派右翼人民党议员娜塔莉·里克利(Natalie Rickli),讲述了他们的过劳经历,帮助提高人们对于过劳的认识,减少了对过劳的偏见。
为满足过劳患者需求,过劳诊所、劳逸结合咨询机构和过劳症支持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
但是克拉兹说,完成治疗然后马上回归日常生活是难以根治过劳症的。”如果人们回到原来的工作环境做同样的工作,他们很可能会再次陷入过劳状态。”
她的建议是:康复后什么都不做。
“我们总是过的匆匆忙忙,毫无闲暇时光。因此,最好每几周花一两天时间彻底放空自己,睡到自然醒,倾听自己的内心。”
寻求治疗
瑞士能提供多种治疗选择,包括苏黎世帕拉塞尔苏斯康复中心(Paracelsus Recovery 多语)外部链接等高端私人诊所,专门为首席执行官和知名人物提供高端服务。它提供绝对的私密性和五星级尊享治疗,每周自费80’000瑞郎(合557’480元人民币)。
迈林根诊所(德、英)外部链接位于伯尔尼阿尔卑斯山区,常年风景如画,早在2004年就成为首家提供全方位过劳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大多数人花三到六周的时间在诊所接受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辅助治疗手段,如冥想、正念、中医和骑马。
霍赫斯特拉塞尔解释说,当人们寻求医疗帮助时,通常已经处在过劳症晚期。患者往往处于崩溃边缘,或者她所说的“耗竭性抑郁”(德)外部链接,这是瑞士精神科医生保罗·基尔霍尔兹(Paul Kielholz)创造的一个术语。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