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令“不工作也拿錢”理念在瑞士復燃
不工作白拿錢?瑞士的確有人曾提出了這種烏托邦思想,但在全民公投中遭選民否決。巴塞爾人Daniel Häni能想像這樣一個社會,不工作也能生活,這位企業家將半生的時間投注於“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創意,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又為這一理念拓展了存在空間。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這段時間,“無條件基本收入”這種思潮又在瑞士政壇上反復出現。 Häni在考慮,是否到了再次就這一理念進行全民公投的時間點。他曾希望四月底與議會的談話能創造一個“跨黨派‘基本收入’平台”。
瑞士社保
在瑞士,無人會被置於困苦境地而無人顧及,國家不會讓無法生活的人陷入深淵,失業救濟機構負責那些符合條件的人,而無法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需提供經濟狀況證明以便領取社會救濟金。有些瑞士人不願走繁複的申請救濟程序,寧願去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
解除人必須工作的義務,是“無條件基本收入”公民動議的宗旨。 2016年Häni與志同道合者一起發起的這一全新理念,遭瑞士絕大部分選民的否決,77%的瑞士人並不希望自己或其他人從工作中“解脫”出來。
但是有一種說法稱:雖然這種理念看似無稽之談,但實際上它已存在許久。這個國家或者那個國家總有人收集簽名推廣另一種經濟模式:在瑞士,青年綠黨向聯邦遞交了一個請願(Petition外部链接),要求瑞士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向全民發放“無條件基本收入”;而在德國,連鎖藥店dm的創始人及一位稅務專家也聯合提出實行“有保障的基本收入”(garantiertes Grundeinkommen外部链接)。
這些倡議的發起者,要求的不只是一種新的社會秩序,Daniel Häni說:“現今社會的人,不再願意忙碌、順從地活著-愛幹活、聽話的,像機器一樣,而主張人要活得有創意和自主權。”
“生存恐懼令人卑躬屈膝”
swissinfo.ch:2016年的全民公投中,許多選民不禁質疑:如果不工作也能保障基本生存,那麼誰還願意去刷廁所呢?
Daniel Häni:這個問題看似深奧,其實反映了這樣一種思維:如果我們希望廁所被清潔,那麼首先要讓做這種工作的人不是為了生存這樣做。我們所稱的“骯髒的工作”不僅僅是因為要把髒東西清理掉,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因恐於生計而不得不卑躬屈膝”,也就是說有錢的人可以利用沒錢的人幹某種事情。而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前提是:窮人的生存沒有得到保障。而有了“無條件基本收入”,就不再會有人為了生存而被迫做什麼事。
swissinfo.ch:雖然有道理,但是誰又會去選擇刷廁所這種工作?如果有了無條件基本收入,人們真的不用再擔心生計嗎?
Daniel Häni:那就要讓刷廁所這一工作變得有魅力,比如提高工作條件,那麼這樣的工作也會有更好的聲譽。
誰來出錢?
2016年針對無條件基本收入投票後的一些民意調查顯示,許多投反對票的選民不知道:誰應該來支付這筆為保障全民沒有生存壓力、佔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一的2000億瑞郎? Häni表示這是一個誤解,為了讓人明白無條件基本收入並不會導致額外開支,他希望針對稅務和免稅金額進行徹底的討論。他已向德國議會遞交了一份名為《21世紀新稅法-稅收足跡》的請願書,他認為瑞士也同樣需要新徵稅法規。
swissinfo.ch:現行的稅收法規哪裡有問題?
Daniel Häni:現行的法規按生產能力,即勞動來收取稅金,這就是問題所在。這裡只需要修改一個詞:將“勞動”改為“消費”即可,這是一種徹底的模式轉換。
不是誰工作得多,誰就應該多交稅,而是誰使用勞動產品多,誰就得多交稅,這是未來幾代人新的基本思路。從經濟的社會層面出發來收稅,是錯誤的。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每月向国民无条件发放2500瑞郎的真实版
swissinfo.ch:那什麼是正確的?
Daniel Häni:我們必須用稅收來左右我們的消費意識,明確自己需要什麼、需要多少,無論是與數字化,還是與氣候變遷有關的消耗。
swissinfo.ch:但是這種“消費稅”會帶來這樣的後果:服務、產品-包括生活必需品會很昂貴,這是一種“反社會”的行為,持這種觀點的人較多-尤其左翼人士。
Daniel Häni:這種“高價論”和“基本收入需要額外支出”同樣是誤解。無論我們按照收入納稅、還是收取消費稅,消費品價格都不會變。生產過程中所包含的稅和關稅,現在是作為價格的組成部分;換成消費稅,也同樣不會改變。
然而目前若轉換成徵收消費稅,缺乏一個能夠漸進收稅(收入高則納稅高)的元素,要想做到漸進收稅,需要一個免稅額,而免稅額無法在商店櫃檯前支付,所以我們可以每月將同等的免稅金支付給每一位公民,而且無條件地這樣做。
swissinfo.ch:……這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
Daniel Häni:對。
2017年Häni和德國哲學家Philip Kovce聯合著書《基本收入宣言》解釋了他們的無條件基本收入理念。 54歲的Häni在Stiftung Edith Maryon外部链接基金會的支持下,成立了巴塞爾unternehmen mitte外部链接公司,1998年該基金會以1000萬瑞郎買下了巴塞爾市中心的瑞士人民銀行老樓,將其租賃給Häni的公司,並在那裡經營瑞士最大的咖啡館。
swissinfo.ch:您自己就是一位企業家,您手下的60位員工都不是因為生計而工作嗎?
Daniel Häni:員工們知道,他們每年創造的400萬、500萬瑞郎,不是進了老闆的腰包,公司贏利用於改善產品和研發新產品。我們不是用錢來鼓勵員工,而是用新想法和良好的工作條件來促進他們的工作積極態度。
“誰也不用勉強!”
Häni以及同意他看法的人,將“人”視為自己的主人;經濟服務於人,而不是反之。至於有些當代人所擔心的“有了基本收入,人會變成懶骨頭”的想法,Häni認為不太可能。持批判態度的人,則將他視為“異類”和“奇葩”。
swissinfo.ch:無條件基本收入,不會導致“無所事事是萬惡之源”吧?
Daniel Häni:它只會讓人出於自願工作,增強獨立精神和創造欲,誰也不用勉強!
swissinfo.ch:瑞士人對於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種好事,一般持懷疑態度,他們喜歡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做事,至今為止,還沒出過什麼大問題吧?
Daniel Häni:有時候變化是猝不及防的,想想柏林牆的倒塌和現在的新冠病毒危機就知道了。
芬蘭的基本收入實驗
2017-2018年芬蘭進行了一項實驗,推行類似於向國民發放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理念,2000年,常年失業的芬蘭人可通過抽籤獲得每月560歐元(約合美金602元)的基本收入,為時兩年。芬蘭這一舉動在全世界引起關注。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實驗未取得明顯效果,四分之三參與實驗者在實驗結束後依然感到茫然,社會保險機構也未覺察到明顯變化。
但是至少,小部分得到基本收入的人感覺個人狀況略微有所好轉,他們總體感覺更加舒適自如,也不再經常性處於惶恐之中。他們感到比以前自由,因為不必再提前做個人財務規劃,對未來增加了一些信心,也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了。
但是這一實驗未能改善那些先前就存在很大生活問題的人的境況。
(翻译:杨煦冬)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