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查理周刊》還在,查理精神已死

《查理周刊》女漫畫家Coco在恐襲慘案後發表於《Vigousse》的作品。
《查理周刊》女漫畫家Coco在恐襲慘案後發表於《Vigousse》的作品。 Coco / Vigousse

2015年1月7日,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十數位編輯部成員倒在恐怖分子的槍口之下。瑞士新聞漫畫家Thierry Barrigue認為,《查理周刊》沒有死,但它的精神已不復存在。他的視角不甚樂觀。 “恐懼已經贏了,”他說。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在《查理周刊》12名編輯部成員遭恐怖分子屠殺後的第二天,“我是查理”這幾個字凝聚成全世界捍衛言論自由的訴求。但這一情緒很快被網路規則和媒體困境所壓倒,成為了過眼雲煙。瑞士諷刺周刊《Vigousse》(法)外部链接創始人Thierry Barrigue為新聞漫畫的未來深感憂慮。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查理周刊》遇襲5年之後,新聞漫畫家這一職業有所改變嗎?

“帶著這種恐懼心理,我們無法保證言論自由的進步,只能令其退步。”

Thierry Barrigue:有的,這個職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槍擊案不僅奪走了這些同行朋友和他們的才華,整個新聞漫畫界都遭受重創。新聞出版人不寒而栗的自我審查令這一行業死氣沉沉。

報刊倒的倒,亡的亡。漫畫家要麼無法再以此謀生,要麼就得屈服於網絡約束或者那些病態詮釋自由的媒體限制。

國際同行們最近發起了將新聞漫畫家行業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我們現在就走到這一步。

2015年1月7日週三,時任瑞士諷刺周刊《Vigousse》主編的Thierry Barrigue展示該報報導慘案的新頭版。
2015年1月7日週三,時任瑞士諷刺周刊《Vigousse》主編的Thierry Barrigue展示該報報導慘案的新頭版。 Keystone / Jean-christophe Bott

到底做什麼能夠捍衛言論自由呢?

我們不能再僅僅滿足於待在各自辦公室畫畫的狀態了。我們要走出去,到街上、到學校,為新聞漫畫爭取未來。應該把言論自由的概念和批判精神劃入學校教程,這樣年輕一代就會懂得,新聞漫畫對民主至關重要。

如果說《查理周刊》在恐襲中倖存,查理精神還活著嗎?

“我們對逝者是有責任的,他們徘徊在我們畫紙之上,我們總在想著他們。”

沒有。那句著名口號“我是查理”曾經響徹巴黎的大遊行,很多國家元首出席活動,但其中一些領導人卻在自己國家囚禁著新聞漫畫家。查理精神在情感的依托下持續了一段時間。原本收支拮据的周刊靠著恐襲後得到的捐款存活了下來。

“幽默是不會放(下)手(臂)的。” 《查理周刊》在遇襲一周後新刊出版。 Barrigue / Vigousse

但在人們的頭腦中,查理精神已不復存在,對未來的憂恐成為我們社會自然合理的組成部分。報紙害怕刊登新聞漫畫,害怕網絡迴響,害怕匿名網友。但是帶著這種恐懼心理,我們無法保證言論自由的進步,只能令其退步。

這麼說,恐懼勝利了?

是的,很不幸,恐懼贏了。說到這裡,我是百感交集的。業界同行很團結,但是我們顯然缺乏公眾和社會的支持。欣賞幽默的讀者總是有的,我們有自己的讀者群,但這不足以保證漫畫家的生計。

瑞士有沒有《查理周刊》事件之前和之後的劃界呢,比如在《Vigousse》編輯部裡?

當然有,說沒有就太虛偽了。我們不再會像上世紀70、80年代那樣輕鬆地發表漫畫了。我們在決定創作某一主題時,心裡肯定是多了一種責任意識。我們對逝者是有責任的,他們徘徊在我們畫紙之上,我們總在想著他們。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不仅仅有查理周刊式的幽默

此内容发布于 法语杂志《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枪击案引发了针对“讽刺”的大讨论,到底什么容许被讽刺,什么又不容许?虽然漫画所造成的爆炸性力量无边无际,但幽默和嘲笑确实因文化和价值观而各异,不具备普遍性。即使是在瑞士这一个国家里,这样的普遍性也难以找到。

更多阅览 瑞士不仅仅有查理周刊式的幽默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