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瑜伽在西方社会失去精髓了吗?

Beer yoga class
最初脱胎于美国的啤酒瑜伽,于2016年在德国柏林站稳了脚跟。顾名思义,啤酒瑜伽就是一边享用啤酒,一边做瑜伽。 Keystone

空中瑜伽、高温瑜伽、阴瑜伽、亲子婴儿瑜伽、宠物瑜伽、山羊瑜伽、尖叫瑜伽、卡拉OK瑜伽、大麻瑜伽、啤酒瑜伽……这些风靡一时、糅合各种狂拽酷炫吊炸天元素的各波瑜伽潮,会让瑜伽的文化精髓丧其本真吗?


“瑜伽练习理应在舒缓平和、从容安静的氛围里、带着尽量松弛的身心进行,”这是印度专门负责瑜伽管理事宜的政府主管部门-瑜伽部(AYUSH)发布的指导准则(英)外部链接

然而,苏黎世城郊瑜伽工作室(Suburb Yoga)里的氛围,却离舒缓平和、从容安静这些概念相距甚远。现在是周五傍晚7点,节奏强劲、给人歇斯底里狂躁感的音乐会让人误以为闯进了某家夜店,11位年龄各异的女子和两名男性正挥汗感受着最近风靡这座城市的一股热潮:重金属瑜伽(Heavy Metal Yoga)。

相关内容

就重金属瑜伽来说,毋庸置疑的是,期冀借助这项运动来放松身心或者活跃体魄,在瑞士都大有作为,堪称颇有前景的产业。据2014年面世的一份瑞士体育报告(法)外部链接粗略估算,在瑞士15岁至74岁常住人口中,约有7.1%的人有练习瑜伽、太极拳和气功的习惯。普通练习者主要为平均年龄在46岁上下的女性,每年会至少参加45课时的训练课程。

虽说不少人戏言印度对瑜伽的狂热已达到了“瑜伽治国”的程度,然而,瑜伽最大的市场却是在美国。2016年度美国瑜伽研究报告(2016 Yoga in America Study,英)外部链接指出,在2008年至2016年期间,美国瑜伽练习者由1580万人骤然扩充至3670万人,足足增涨了一倍之多。相关衍生产业也赚得盆满钵盈,仅2016年,美国的瑜伽修习者光是在报班、相关练习服装和配饰上的总花销就高达168亿美元,比其发源地-印度政府对2018年全年医疗保健预算的估值还要高出两倍多。

尽管如此,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了在瑜伽产业这块利润颇丰的大蛋糕上分一杯羹而热衷于各种“非主流瑜伽”。

“在我看来,人们试图对已经是一门完整的人类身心健康的学科进行‘全盘改造、彻底重塑’,此举不仅让人可悲可叹,而且还存在潜在危险,”日内瓦的哈他瑜伽老师Michelle Mayes表示。

“瑜伽瑞士”(Yoga Switzerland,德、法)外部链接旗下就拥有逾250名注册瑜伽导师,更不用提那些因资质未达标而尚未登记在册的民间指导者了。虽然瑞士会针对瑜伽疗法执业人员提供联邦政府认可的学历文凭(英),但对瑜伽老师却并没有相应的官方资质证书。

“重金属瑜伽不过是个营销噱头-正因为那么多的瑜伽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所以开办者想要借助某种方式强调差异化,标榜自己与众不同,并且把个人偏好的流行元素添加到瑜伽里。放眼全世界,总有一个地方能容纳你创造的新形式、新事物,只要它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在伯尔尼教授瑜伽课程的教练Gurdeepak Singh Ahuja这样点评道。

Staff at UN practicing yoga outside
2015年6月21日,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工作人员庆祝首届国际瑜伽日。 Valentina Salonna

重金属瑜伽教练Suzy Krauer对与传统瑜伽相悖、掺杂了各种流行酷炫元素的“西化”瑜伽形式持开放态度,但譬如啤酒瑜伽、大麻瑜伽等边缘化的形式仍然超越了她能接受的底线。

不过在她看来,瑜伽变得日趋商业化,这个现象本身并没有什么毛病。

“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得靠挣钱才能生存下去,没错吧?那么,为什么就不能靠教授瑜伽谋生呢?要是你的学生能借此放松身心,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吧!”她表示。

按照身为伯尔尼瑜伽导师的Suresh Kumar的说法,为了迎合和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为了确保瑜伽这门运动能最大限度地存活下去,瑜伽这门学科已经被(西方社会)玷污和扭曲了,从而丧失了本真。

“瑜伽已经从一种单调乏味的、隐士独处性的、清净克制的、自我探索性的生活方式,演变成了一种高亢喧哗的、富于刺激性的、以塑形为目的的有氧健身运动。”Kumar认为:“如果瑜伽必须要为了大众消费而经历商业化,那么它势必是肤浅、缺乏深度的,也是根据大众口味定制的,就像快餐、快销品一样。”

而当印度于2016年申请将瑜伽纳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该国政府承认:“非常有必要对这种个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进行重新评估、重新诠释与普及。”这一提名申请已于同年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多语)外部链接就在于“它(即瑜伽)将会促进大众对于多样性和人类创造性的尊重”。或许,瑜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会被视为对瑜伽这项活动柔韧性与灵活性的认可和支持,并以期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最终造福全人类。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