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更多地谈及精神疾病
尽管瑞士的人均精神病医生人数居世界领先地位,可精神疾病在瑞士和在其他地方一样,都是个人人口中的禁忌话题。宣传人士认为,现在是打破这种沉默文化的时候了。
你会不会雇一个患精神疾病的人?会不会让这样的人替你看孩子?根据一项人们看待精神疾病的态度的调查,给第一个问题肯定答复的只有38%,而对第二个问题,肯做的仅为14.2%。10月初在苏黎世发起的瑞士首次针对精神疾病禁忌全国宣传活动(德)外部链接上,有关方面公布了这次调查的结果。
“欧洲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变得更开明了,但基本还只是这样一种状况:你可能支持整体上采取某些措施,但具体到雇佣有精神疾病的人,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伍尔夫·罗斯勒(Wulf Rössler)在活动介绍中说。他曾担任苏黎世精神病大学医院院长,如今已经退休。
“临时保姆的例子确实就很敏感,人们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那么人们对精神病人的看法,由此便显而易见了。”
调查发现,这种看法就是,有些人认为他们“危险”、“难以预料”,他们的病症是“他们自己的错”。据罗斯勒透露,甚至连这一领域的职业人士,有时也会有某些偏见。在他看来,这就是反禁忌宣传为何会如此重要。
“精神病患者也和大家一样,有同样的生活愿望:他们想参加工作,建立家庭,融入社会,自力更生,”罗斯勒表示。
你到底怎么样?
精神健康组织(德、法、意)外部链接(Pro Mente Sana)是本次宣传活动的支持方之一。该组织的弗兰卡·维贝尔(Franca Weibel)对这种偏见就有亲身体会。她的女儿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时只有17岁,此后就成了各家诊所的常客。她甚至还有过自杀的行为。她在社会中被孤立,是促使维贝尔直言不讳地原因。
她认为,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人也希望得到一些尊重,如同患上癌症这种更“明显”疾病的人。“能在别人问你怎么样时,可以坦率地告诉人们你真实的感受。”
的确,“你怎么样?(德)外部链接”(Wie geht’s Dir)正是这次宣传活动的口号。活动还得到苏黎世州、施维茨州(Schwyz)、伯尔尼州、卢塞恩州,以及各家卫生协会的支持,其中有些来自瑞士法语区。
相关内容
没人讨论的问题
据精神健康组织透露,瑞士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在一生中遭受某种精神疾病的折磨,因此采取行动的必要性显得更加紧迫。此外还牵涉到费用,该组织指出,2010年瑞士的精神病住院看护支出高达21亿瑞郎(约合135亿元人民币),占卫生总成本的3.4%。而门诊医生心理治疗费用则达到2.12亿瑞郎(约合13.7亿元人民币)。
精神病医生的国度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法)外部链接(OECD)顾问尼克拉斯·拜尔(Niklas Baer)在巴塞尔乡村半州精神病服务机构(德)外部链接工作。他介绍说,瑞士有一套非常特殊的精神病护理体系,有着许多专业化的资源。
“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我国人均精神病医生比例最高。排名第二的国家(冰岛)的精神病医生只有一半,所以我国资源极其丰富。此外,我国在精神卫生专业化住院治疗方面的评价也非常高,在专业化床位、医院和很多精神病门诊服务方面,我们的比例也都非常高,”拜尔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精神病医生人数之巨,可能因为跟其他国家比起来,瑞士精神病医生的任务不太一样。前者通常极度专业化,要做许多诊断工作,而瑞士的精神病医生则更像家庭医生,向患者提供长期治疗和基本的精神保健工作,拜尔解释道。
然而即便如此,“污名与禁忌是种全球现象,瑞士也能不例外,”他告诫说:“有意思的是,精神卫生保健在过去数十年里有了很大扩展,可污名却未曾淡化。这种认识根深蒂固。”
没人喜欢讨论精神卫生问题,所以宣传一下是件好事,可他“对潜在效果能持续多久有一点怀疑”。他补充说:“况且并非所有障碍都跟污名有关:以受雇者为例,即使中度的精神卫生问题,也会在工作中造成很多实际的生产力损失。这跟污名无关,跟病态的精神卫生有关。即使污名不复存在,许多问题却依然会保留下来。”
他同时指出,反歧视研究显示,接触精神疾病患者对在工作等环境中消除禁忌有益处。经合组织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英、法)外部链接,拜尔也参与了报告的编撰工作。报告称,瑞士应当改善该领域的处理办法,尤其是要改善雇主与主治精神病医生间的接触。
主流化
驻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WHO)精神卫生外部链接与物质滥用部干事谢卡尔·沙仙拿(Shekhar Saxena),则从全球视角来看待精神卫生问题。他表示,单靠信息来改变态度与行为会很困难。
“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与歧视的最佳途径,就是在医院体系和全社会中对它加以主流化,”他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他指出,很多国家的精神病院仍是单独开设的,可是对患者的治疗最好能在综合医院内进行,那里也同时收治其他疾病的患者。世卫组织还支持在家庭和社区中提供更多护理,在这方面瑞士也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和拜尔一样,都强调让人们回到工作岗位和社会的重要性,并举了挪威前首相谢尔·马格纳·邦德维克外部链接(Kjell Magne Bondevik)的例子。邦德维克在任期间曾离职接受对抑郁症的治疗,后重新回到岗位上,最后再次当选首相。他表示,这个例子正击中了很多精神卫生神话的要害。
“全世界都持这样的态度,即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低人一等,他们永远好不了,最好让这些人隔离出去,”沙仙拿最后说道:“这些观点全都是错误的。”
瑞士宣传活动
瑞士的全国宣传于2014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一天,由精神健康组织和苏黎世州共同发起。它还得到施维茨州、伯尔尼州、卢塞恩州及法、德语区各卫生组织的支持。
这次宣传的想法,是要针对社会中的禁忌,让人们有更多讨论,并找出更多的精神卫生问题。
宣传海报重点提出4种病情,包括贪食症和抑郁症。活动发起时,有人批评海报中没有年轻男性,而这是一个自杀高发人群。在被瑞士资讯swissinfo.ch问及时,精神健康组织主席托马斯·伊德(Thomas Ihde)表示,年轻男性虽尚未被包括在内,但“我们刚开始先设计了4幅海报,总共会有100幅海报面世”。
本次宣传活动将持续至2016年,届时宣传的主题与地域都将扩大。活动组织方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界合作者能够加入。
(翻译:小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