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者在邮件中声称,已掌握了收件人观看“小黄片”或色情读物、乃至于自慰的视频资料。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面对网络上威胁公开发布收件人裸照或性爱短片的“情色勒索”案件激增,瑞士官方郑重警示:别妥协,别掏钱!
此内容发布于
受害人会收到一封匿名电子邮件,邮件声称:收件人的电子设备摄像头已遭遇入侵,而且他们私下观看“小黄片”或色情读物、乃至于自慰的场景已被全程设录下来。收件人会被告知,记录他们“羞羞”内容的影视素材,将会被群发给他们邮箱中的所有电子邮件联系人,除非你愿意支付一定额度的虚拟货币比特币或瑞郎。
为了让勒索邮件的内容看起来更有说服力,诈骗人往往会在邮件中“不经意”地提到收件人的一两个密码、私人电话号码,更有甚者,还会附上几句不交钱就泼硫酸或炸弹袭击的恐吓性语言。
或许是邮件要挟内容是如此真实可信,又或者是收件人因无法直视自己情色画面而油然而生的强烈羞耻心,受害者纷纷作出让步妥协,系数交钱了事。据瑞士信息保障报告与分析中心(MELANI,多语)外部链接于本周四(2月7日)透露,去年下半年,此类案件已直接导致遭遇敲诈的受害者总体损失约36万瑞郎(折合人民币约为243万元);而今年年初,仅诈骗者名下的其中一个账户收到的敲诈金额就已逾4万瑞郎(约27万元人民币)。
而安保公司SANS(英)外部链接近日查获的一个比特币账户名下,犯罪分子从来自世界各地受害者处敲诈的款项已高达2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
尽管如此,瑞士信息保障报告与分析中心的忠告很明确:别当“冤大头”去交钱!
如果您是此类欺诈骗局的受害者,www.stop-sextortion.ch(多语)外部链接网站会告诉您该怎么做。
相关内容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自俄乌战争爆发三年以来,约6.8万名乌克兰难民目前以S类保护身份在瑞士居住。
更多阅览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相关内容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此内容发布于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资助主要核武器制造商的金融机构数量正在减少,但瑞士的瑞银集团(UBS)却是该产业全球前30大投资者之一。
更多阅览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相关内容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一家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但此次手术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家医院在成功让这颗心脏体在外存活了长达12个小时,创下了欧洲纪录。
更多阅览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即将就一项关于放宽武器出口授权的法律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决定政府是否应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决策空间。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相关内容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面临外国游客不缴停车罚款及其他交通违法罚款的问题,近日瑞士政府已同意对此展开调查,并考虑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相关内容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家长多有为子女存钱的习惯,而他们主要选择开设储蓄账户的方式。
更多阅览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相关内容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法语区消费者事务办公室对运动品牌On昂跑提起法律诉讼,指控该品牌涉嫌“环保洗绿”(greenwashing)。但On昂跑公司坚决否认相关指控。
更多阅览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相关内容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外交部周四(2月13日)否认了瑞士政府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中国正在打压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份报告的内容纯属“错误信息”。
更多阅览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周三(2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可能正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中方鼓励他们暗中监视同胞并收集情报。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相关内容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索托莫研究所(Sotomo)的一项调研,三分之二的瑞士人认为国内的社会凝聚力“较弱”,甚至有83%的受访者感到社群意识正在下降。
更多阅览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你的电子邮件安全吗?
此内容发布于
(Carlo Pisani,瑞士资讯swissinfo.ch)
更多阅览 你的电子邮件安全吗?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