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涉及种族主义争议的雕像是否该移除?瑞士展开辩论

Statue of entrepreneur and benefactor David de Pury (1709–1786) from Neuchâtel
迄今瑞士已有多方争辩称,曾享有盛誉的企业家及慈善家大卫·德·普里(David de Pury,1709年-1786年)当年是倚靠剥削非洲奴隶发家致富的,因此呼吁,要求将其雕像从纳沙泰尔移除。 Keystone / Leandre Duggan

继美国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去世之后,席卷全球的反种族主义抗议示威活动,再度引发了围绕矗立于美国和欧洲各地涉及种族主义争议的雕像、丰碑等纪念性建筑的辩论。如今在瑞士,但凡牵涉到奴隶贸易,历史人物雕像、甚至是一座山峰,都被推至聚光灯下,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5月25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在遭遇白人警察在执法过程中跪压喉部之后不幸离世。随着他的去世,尽管各国都在设法应对并尽力解决各自的殖民主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种族主义问题,然而在美国、英国和比利时,许多颇具争议、被指涉及种族主义的历史人物雕像遭抗议者推倒、拆毁,被地方当局移除,或者被示威者肆意涂鸦、污损。

截至目前,在瑞士,已有逾2000人联署签名一份在线请愿书(法)外部链接,要求将那尊矗立于瑞士西北部城市纳沙泰尔市中心的大卫·德·普里(David de Pury)青铜雕像移除。

始于6月8日的这项联署请愿活动的发起方“集体记忆”(Collectif pour la memoire)表示,那尊雕塑的原型是于1786年逝世的企业家及慈善家大卫·德·普里,这位生前曾安富尊荣的知名人士,通过在巴西投资和买卖珍贵木材而发家致富。不过据该组织称,他的财富是依靠贩卖剥削非洲黑人奴隶积累起来的。

德·普里出生于瑞士纳沙泰尔,最终于葡萄牙里斯本辞世,在他的出生地-纳沙泰尔,他可谓声名显赫的人物。生前,他曾慷慨解囊,捐赠出总额度大致相当于6亿瑞郎(约合人民币44.8亿元)的资金,用于家乡当地的各类慈善举措,以及修建市政厅、一家本地医院和一所学校校舍。甚至纳沙泰尔本地一处广场,至今也依然以他的名字而命名。

“教育”行动

如今,为反对种族歧视而奔走呼吁的活动家们,要求纳沙泰尔市用一方镌刻有哀悼和纪念种族主义受害者铭文的纪念牌匾,来将德·普里的雕塑取而代之。他们表示,此次联署请愿追求的目标是教育意义,而并非为了改写历史。

“我们希望瑞士学校能够在课堂上向孩子们讲授关于纳沙泰尔的这段历史,”请愿发起者Mattia Ida在接受瑞士法语电视台RTS采访时解释道。

而在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Geneva Graduate Institute)的教授Mohamed Mahmoud Mohamedou看来,这无疑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

“‘清除、抹杀’某段历史,让历史看起来纯净无菌、变得贫瘠,从来都不是什么可取的方式,”他在接受瑞士电视台采访时评价道:“这些议题需要进行公开辩论。我注意到,伦敦市长刚刚成立了委员会,专门负责对该市管辖区域内所有(历史人物)雕像、街道名称、壁画、公共建筑、纪念碑名称等进行审查,以求证是否与奴隶制等存在关联-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民主参与形式。”

相关内容
Porträt Dubler und Mohrenköpfe

相关内容

备受争议的瑞士遗产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反种族歧视浪潮的推动下,瑞士也发起了围绕“该如何处置种族主义色彩标志物”问题的讨论。

更多阅览 备受争议的瑞士遗产

对纳沙泰尔市来说,这已并非首次身陷种族问题和纪念碑事件的漩涡中。早在2018年,该市曾决定要将已沿用了上百年、且贯穿当地大学区的Espace Louis-Agassiz街道名称易名。理由是,该街道命名的原型人物-路易·阿加西(Louis Agassiz)“备受争议”,从而让纳沙泰尔大学享有的国际盛誉蒙羞。

作为19世纪知名美国瑞士裔冰川学家,阿加西虽然在学术界声誉卓著,却因其坚决反对达尔文进化论、以及种族主义忠实拥趸的身份而备受质疑。身为一名直言不讳的种族主义者,他甚至曾经在写给母亲的信中提及:他不喜欢面对黑人;每每有黑人在场,他便会感到严重的身体不适。

而最终,那条大学街被重新命名为Espace Tilo Frey,其原型是出生于非洲喀麦隆的Tilo Frey,她素来享有“女性解放和少数族裔先驱”的美誉,也是首位当选伯尔尼州议会议员及该州国民院议员的女性。

然而近日,阿加西的名字再次频频出现在瑞士新闻中。反种族主义活动家们现已致信各地政府,再度呼吁给坐落于伯尔尼阿尔卑斯山区的阿加西茨峰(Agassizhorn)重新命名。在未来数日之内,瑞士议会也将就该议题向联邦政府呈交一份议案。而过去历次类似的诉求,均被政界人士和各市镇驳回。

瑞士并非殖民国

瑞士始终义正言辞地表明,作为一个绝大多数居民保有同一认同、并共享相同文化的民族国家,瑞士从来未参与过奴隶制,也从来没有充当过殖民国。

然而,回溯过往10年到20年间,许多瑞士历史学家已相继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他们表示,纵观历史,瑞士多家贸易公司、银行、城邦、家族企业、雇佣兵承包商、士兵以及不少个人,都曾在不同时期从奴隶贸易中获利得益。瑞士与奴隶贸易之间千丝万缕的具体联系,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瑞士建国之前,而且在网络平台louverture.ch(英)外部链接https://www.cooperaxion.ch/(德)外部链接上早有记载。

在当前这波反种族歧视运动浪潮席卷全球之际,瑞士公众和媒体都将注意力聚焦到了更多的瑞士历史重要人物的雕像上。6月11日,瑞士新闻网站Watson.ch诘问道:“又该如何对待苏黎世火车站班霍夫广场上(Bahnhofplatz)矗立的那尊阿尔弗雷德·埃舍尔(Alfred Escher)自负浮夸、华而不实的雕像呢?”

阿尔弗雷德·埃舍尔曾是闻名遐迩的瑞士实业家、政治家以及铁路大亨,他一手创办了现如今全球金融界巨擘瑞士信贷集团的雏形-瑞士信贷机构(Schweizerischen Kreditanstalt,简称:SKA),还曾经担任过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前身(ETH Zurich)-的副校长。而经一位德国历史学家证实,埃舍尔家族曾在1815年至1845年期间,在古巴拥有一家雇佣奴隶劳作的咖啡种植园。

“或许我们应该斟酌斟酌,把阿尔弗雷德·埃舍尔的雕像挪到博物馆里是不是会更妥当一些,”瑞士历史学者Hans Fässler在接受瑞士资讯采访时提出。

“这是一场关于他对现代化瑞士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奴隶血汗之间的两相权衡与博弈。至少应该在那尊雕塑上加一块牌匾,提醒人们在赞誉他个人成就的同时,也得注意到成功背后的阴暗面。”

2019年12月,在数十位知名人士的支持下,Fässler牵头成立了一家委员会,以期在瑞士特定历史背景下,推动并促进奴隶制的历史赔偿。

“瑞士奴隶制赔偿委员会”(Swiss Committee on Slavery Reparations,简称:SCORES)的支持者们坚信,必须要通过曾于跨大西洋奴隶贸易中获利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后裔之间的对话谈判,来达成赔偿。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那时瑞士有位“国王”

此内容发布于 有谁知道,在讲求民主至上,权力均分的瑞士,还曾经有位“国王”-他在瑞士运筹帷幄30多年,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奠定了全国铁路网、修建了圣哥达隧道。他的名字叫做阿尔弗雷德·厄谢(Alfred Escher)。不久前,一个研究小组完成了对厄谢数千封信件的数字化,将他的生活格外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更多阅览 那时瑞士有位“国王”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