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人穷的时候是怎么过日子的

Ein Paar küsst sich vor einer Zisterne
在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上演的话剧场景。 Keystone

如今的瑞士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但并不是一直都这样,曾几何时瑞士人作为山民,过着艰辛拮据的日子。瑞士有一个露天博物馆,位于伯尔尼高原地区的巴伦伯格(Ballenberg),这里重现了1819世纪穷苦的瑞士人所度过的艰苦岁月。

距离布里恩茨湖(Brienzer See)不远处,周围群山环绕,一座长着丛林的小山,名叫巴伦山,110幢各式农房分布在一片66公顷的土地上。有的房屋表面镶满鹅卵石;有的覆盖着干草房顶;有的是木制小屋;有的是半木结构;有的由石头建成,屋顶铺着片麻岩;有南方农场;有高山小屋还有葡萄酒庄,置身于此,令人感到有些穿越,因为这些农房看起来风格各异,看起来像是来自不同国家。

巴伦堡露天博物馆

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就像瑞士的一个民族村,位于伯尔尼高原地区布里恩茨(Brienz)附近,每年春季至秋末开放,今年从4月14日至10月31日开放。今年恰逢资助博物馆的基金会成立50周年纪念,会举办一些附加的活动。比如,一个特展以牛为主题,因为牛在瑞士的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博物馆,还是一个科研和试验基地。这里保存着部分瑞士农业研究的档案。

但是所有这些农舍都来自瑞士-借鉴各地的房屋修建方式,在巴伦伯格完全按照原型重建。“瑞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露天博物馆科学负责人Beatrice Tobler说:“瑞士有着各种不同地貌、不同气候的地域,受着不同文化的影响。”因此各地的建筑风格也千奇百怪,所以建筑选材时,要因地制宜,有些地区出产木材,有些地区则以开采石矿为生。

不要人类动物园

万事开头难,瑞士的这一多文化露天博物馆计划险些流产。上世纪30年代,一个名为Pro Campagna的组织提出建议,像其他国家一样修建一个露天博物馆,但是致力于维护纪念性建筑的瑞士家乡保护协会(Schweizer Heimatschutz)却表示反对,理由是瑞士各地的建筑风格太过迥异,在同一个地方重现难免需要做出改变,进行艺术加工。

另外人们还担心会重现1896年瑞士进行“国家展览”时发生的受争议状况,当时,日内瓦国家展览上出现了一个“黑人村”和一个“瑞士村”200名黑人和300名瑞士分别在各自的“村”里被展出。这样的“人类动物园”引发了不少争论,因此原计划将布里恩茨村庄的一部分转换成露天博物馆的想法,就此作罢。

外部内容

最后在无人居住的巴伦山开设一个“民族村”形式的露天博物馆,取得了各方的认可。1968年一个基金会成立,他们在全瑞士范围内寻找有保护价值,但濒临倒塌的房屋。1978年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向公众敞开了大门,现在该基金会现在依然会接收各地的房屋,但只面对那种因交通或建筑项目必须迁离的珍贵老屋。

淋漓尽致体现美

在这些从各地转运过来的房屋中,摆放着原始的家具和农具。所有物件都来自1950年前农业机械化之前的年代。最古老的房舍建于1336年,最新的也要追溯到1900年。展览馆希望尽可能地展示这些古老房屋的原样:节俭的风格、狭窄的空间和简易的家具。

相关内容

屋外的院子也是按照传统的模式种植和管理。许多重体力劳作靠马匹和马车来完成。博物馆经营者希望旧时的常识知识可以被继续沿用:比如,园子里种植了所谓的“肥皂草”,用来制造液体洗涤剂。秋天的时候,博物馆工作人员会用园子里的亚麻做成麻布。

农民和家庭工作

因为瑞士是一个原材料贫瘠的国家,所以在过去的日子里,农业起着重要的作用。1850年以前,大多数瑞士人都是农民、牧民、树农、酒农或者渔民。

Zwei Pferde ziehen den Pflug
19世纪中期大部分瑞士人靠农业维生。 Keystone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雇农,他们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少许土地,他们为拥有土地的农民干活。“许多家庭还要干一些其他的营生,比如织布、羊毛加工或者刺绣,因为他们必须卖了产品才有钱买需要的东西,比如买盐。”

通常有一个收购商在中间运作,他从农民手中收购他们在家生产的农副产品。来参观博物馆的人可以现场观看工作人员在从事传统的劳作,比如编筐、编织、纺线、织布和木刻等。

奢华与苦涩

那时候的瑞士也有一些富裕的地方,尤其是在城市里,博物馆中也展示了辉煌的工厂主别墅和大地主庄园。

Ein historisches Wohnzimmer
并不是所有瑞士人都像这座建于1780年的庄园的酒农主人一样富有。 Keystone

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获得2018年花园奖

瑞士家乡保护协会授予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2018花园奖。这里农房花园、文化景象受到保护,并展示给人们,一些瑞士传统的水果蔬菜及食物都在这里重现。

但是大多数当时的百姓都在苦涩的贫困中艰难度日,这一点从露天博物馆中展示的简易的宿舍和高山牧屋中可窥一斑。“就算有些房屋用今天的眼光看,有一种古朴之美,但是只要想象过去的人们是怎样在这里度日,就能体会到贫穷的滋味,”馆长Tobler说。

19世纪许多人迁往城市,为了在工业化的潮流中寻找生机。

整个瑞士就是一个露天博物馆

今天这个博物馆面临来访者日益减少的巨大挑战。问题在于:与其他国家(比如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露天博物馆相比,巴伦伯格博物馆并不是在大城市附近,而是在一个较偏僻的小山上。而且博物馆占地面积比较大,地势又比较陡峭,这令不习惯走坡路的外国游客来说颇费体力。

但是来到这里的人,却可以经历一段悠久的历史。这个博物馆建在所谓的“Reduit”地区,是二战期间,瑞士军队为保卫祖国与德国纳粹作战时,养精蓄锐的地方。但是瑞士比较幸运,没有受到军事攻击。也正是因为瑞士未遭到过轰炸(除了一些误炸),所以那些历史建筑都得以“毫发无损”,因此放眼瑞士,其实它本身就是一个露天博物馆。

(翻译:杨煦冬)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