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特霍茨村坐落于瑞士伯尔尼山地
© Keystone / Adrian Reusser
瑞士当局表示,坐落于瑞士伯尔尼山地的米特霍茨村舍(Mitholz)居民,很可能会因官方对一处存有3500吨弹药及爆炸物的旧时弹药库筹备展开的大规模清除行动,而被迫离开家园十年,面临搬迁至异乡。
此内容发布于
这项针对当地一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遗留的庞大军械库所拟定的清除方案,是在瑞士联邦环境局(Federal Office for the Environment)于去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所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制定的。那份报告明确指出,存储在地下的3500吨弹药和爆炸物所构成的危险,比以往设想的要大得多。
瑞士国防部长维奥拉·阿姆海尔特(Viola Amherd)称,此次清理工作将持续十年之久,预计耗资会超过1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74.7亿元)。
瑞士国防部表示,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开展遗留武器储备的清理工作,在该国历史上尚属首次。譬如,覆盖地下军火库的三角岩层缺乏稳定性和牢固性,因此,只能分层清除。与此同时,村舍里很可能还需要修建一条新路,从而确保坎德施泰格镇(Kandersteg)和坎德格伦德市(Kandergrund)两地间能保持畅通。
而在此期间,米特霍茨村的170名左右的居民,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背井离乡搬迁到别处,以便清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村民回迁时间最早也需2031年,预计届时弹药库清除工程才能收官。
据清除项目负责人Hanspeter Aellig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用岩石覆盖整个军火库上方区域、把弹药全部长埋于地下的应急之法,固然也不啻为一种选择。然而,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当地居民来说,这都不是首选方案,因为谁都不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有毒的遗产”。
相关内容
巴塞尔大麻研究显示吸食者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进行的合法娱乐用大麻研究“大麻关怀”(Weedcare)运行两年后,该研究获得了积极的评价。这个实验旨在评估规范化的娱乐用大麻供应的效益,而官方表示,300名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上瘾行为也得到了缓解。
更多阅览 巴塞尔大麻研究显示吸食者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相关内容
国际特赦组织在伯尔尼设立香港流亡办公室
此内容发布于
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在瑞士首都伯尔尼设立了一个香港流亡办公室。
更多阅览 国际特赦组织在伯尔尼设立香港流亡办公室
相关内容
可可价格飙升冲击瑞士巧克力业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巧克力销售几乎没有增长,业内称出口水平“令人担忧”。这发生在可可价格不断攀升以及监管压力日益加剧之际,使得行业前景蒙上阴影。
更多阅览 可可价格飙升冲击瑞士巧克力业
相关内容
瑞士全国严阵以待,应对复活节出行高峰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道路局(Astra)预计,复活节假期间南北向交通主轴将出现严重交通拥堵。由于大量拖挂式房车南下,瑞士高原地区的一些辅路也将迎来车流高峰。
更多阅览 瑞士全国严阵以待,应对复活节出行高峰
相关内容
瑞士六分之一住宅面临自然灾害威胁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州立银行(ZKB)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瑞士每六栋住宅中就有一栋位于受自然灾害威胁区域。
更多阅览 瑞士六分之一住宅面临自然灾害威胁
相关内容
心理学家发现伴侣分手早有先兆
此内容发布于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实并不一定。由伯尔尼大学参与的一项针对情感关系的研究发现,所有分道扬镳的伴侣都经历了类似的感情降温,冰点来临时感情破裂难以避免。
更多阅览 心理学家发现伴侣分手早有先兆
相关内容
瑞士经济部长:“尚未与美方进行关税谈判”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经济部长盖伊·帕尔默兰(Guy Parmelin)表示,尽管瑞士方面已同美国政府建立联系,但目前仍未与美方正式开启关税谈判。
更多阅览 瑞士经济部长:“尚未与美方进行关税谈判”
相关内容
瑞士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第一季度,瑞士自住物业价格持续上升。但根据周二(4月8日)发布的一项价格指数,各地区涨幅差异明显。
更多阅览 瑞士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相关内容
瑞银安思杰成欧洲“最贵”银行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银集团(UBS)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在2024年成为全欧洲收入最高的大型银行掌门人。
更多阅览 瑞银安思杰成欧洲“最贵”银行家
相关内容
不良饮食促使瑞士慢性病高发
此内容发布于
据联邦食品安全办公室(OSAV)称,瑞士有220万人受到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其中部分原因是饮食结构不均衡。
更多阅览 不良饮食促使瑞士慢性病高发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70年前那一天,天崩地裂撕破夜幕
此内容发布于
70年前12月的这一天,瑞士发生了有史以来与使用原子武器无关的、最严重的爆炸事故。一起回到1947年,伯尔尼州的阿尔卑斯山区...
更多阅览 70年前那一天,天崩地裂撕破夜幕
相关内容
核灾难:瑞士未雨绸缪
此内容发布于
在冷战期间,瑞士对核打击的威胁非常重视:1963年,瑞士承诺在遭遇原子弹袭击的情况下为每个公民提供防空掩体。时过境迁,这个国家仍在防患未然吗?
更多阅览 核灾难:瑞士未雨绸缪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