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认为跨性别者受到严重歧视的人数比例也最低。
© Keystone / Laurent Gillieron
一项最新调研发现,在参与比较的30个国家里,瑞士自认为是跨性别者、非二元性别者或性别流动者(也称“流性人”)的人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益普索市场研究股份公司(Ipsos Limited)进行的本次调研,瑞士的LGBT+(包括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酷儿等各非二元性别者)人士占人口比例为13%,排在第三位。
6%的瑞士受访者自认为是跨性别、非二元性别、性别流动或非男女二元性别人士。在参与调研的国家里这个比例为最高,超过占5%的泰国,和均占4%的意大利、瑞典、德国与西班牙。
在瑞士,只有45%的人认为跨性别者受到严重或相当程度的歧视。在参与调研的国家里这个比例为最低。
益普索公司于2023年2月17-3月3日进行了此次调研,共抽查了30个国家的22’514名年龄在16-74岁的成人。瑞士共有大约500人参与了调研。
去年年初瑞士新法实施,民众可以更容易地改变自己的注册性别。自2022年元旦起,希望改变自己注册性别的人不必再向法庭申请。跨性别或双性人士如今能直接在民政机关更改自己的名字和性别,不但各种官方繁杂手续都被免除,也不再要求任何体验或其他前提条件。
相关内容
特朗普对瑞士商品加征31%的关税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瑞士进口商品加征31%的关税。
更多阅览 特朗普对瑞士商品加征31%的关税
相关内容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此内容发布于
巴塞尔城市州警察局的一名员工因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上做出希特勒敬礼,近日被警方解雇。这一丑闻进一步加剧了该警察机构的内部危机。
更多阅览 世界经济论坛上行纳粹礼,一名瑞士警察被开除
相关内容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3年的贫困率保持稳定,为8.1%。受贫困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包括独居人士、有年幼子女的单亲家庭、失业者以及学历较低者。
更多阅览 瑞士每12人就有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相关内容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正式进军瑞士市场。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瑞士建立一个涵盖15个销售点的经销网络。
更多阅览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正式进入瑞士市场
相关内容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此内容发布于
四月一日,在民风淳朴的瑞士,媒体还是发布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看似当真,又似玩笑的新闻。是真是假,这里选取一些,请你分辨。
更多阅览 瑞士愚人节:不算玩笑的玩笑
相关内容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39届弗里堡国际电影节(FIFF)圆满落幕,观众人数创下新高。中国电影《狗阵》获得2025年主竞赛单元大奖,另一部中国影片《我的朋友安德烈》荣获评审团特别奖。
更多阅览 中国电影《狗阵》荣获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大奖
相关内容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针对瑞士企业声誉的全国调研显示,移动支付应用企业Twint再次拔得头筹,薯片制造商Zweifel和草本糖Ricola紧随其后,而在非营利组织中,瑞士空中救援Rega连续八年稳居榜首。
更多阅览 Twint被评为瑞士声誉最佳企业
相关内容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许多人已经习惯于用卡付款。根据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最近进行的支付方式调研,借记卡在现场支付中日益受到欢迎,并已取代现金。
更多阅览 借记卡:瑞士人最爱的支付方式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为钱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家庭倍感压力:除了高昂的医疗保险费用和不断上涨的物价,人们对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也忧心忡忡。学校和青少年暴力也是热点问题。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为钱愁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反对设定人口上限提案
此内容发布于
3月21日,瑞士政府对人民党提出的将瑞士人口限制在1000万以内的动议表示反对,并就其理由进行了说明。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反对设定人口上限提案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数百名瑞士居民通过简化手续更改性别
此内容发布于
自今年年初瑞士开始实施简化登记手续至今,已有数百人更改了自己的注册性别。仅在几座大城市,就已有350人正式更改了性别。
更多阅览 数百名瑞士居民通过简化手续更改性别
相关内容
新书出版:46幅肖像记录跨性别者的斗争
此内容发布于
《跨性别*》(TRANS*)一书展现了与偏见和耻辱展开斗争的跨性别者,它的出版适逢国际跨性别纪念日。这本新书是要提醒人们,跨性别者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受歧视和迫害。
更多阅览 新书出版:46幅肖像记录跨性别者的斗争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