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5%的瑞士人口处于“物质和社会的贫困”状况

对援助的需求在上升:慈善机构“明爱”在日内瓦的一间商店。
对援助的需求在上升:慈善机构“明爱”在日内瓦的一间商店。 © Keystone / Salvatore Di Nolfi

2021年,5%的人口因缺钱而不得不放弃某些“重要的商品、服务和社会活动”,联邦统计局表示。

还有5%的人口不得不放弃重要开支,这令他们处于“物质上与社会上的贫困”,大约7.9%的人口被迫不购置新衣,或者不和朋友每月吃次饭喝次酒,联邦统计局上周透露。

不过,和欧洲其他地区11.9%的平均值相比,这个比例可谓低很多。

相关内容
factures

相关内容

瑞士人也有“养老焦虑症”:退休即贫穷?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这个长寿且富有的国家不存在“养儿防老”的概念。老有所养靠的是“三大支柱”的养老金体系保障。尽管建立于1972年的瑞士养老金体系至今发展得已经较为完善,但退休人口的财富差距依然非常之大。虽然大多数退休者可以无忧地颐养天年,但依然有五分之一的老年人“挣扎”在贫困线上。近5万名瑞士老人没有足以弥补退休后收入缩水的储蓄存款。

更多阅览 瑞士人也有“养老焦虑症”:退休即贫穷?

总体来说,瑞士2021年的贫困率上升至总人口的8.7%,而上一年尚为8.5%。

这意味着瑞士有74.5万人的收入低于贫困线。瑞士对贫困线的定义为:单身人士平均月收入2289瑞郎(约合人民币17’637.66元),一个四口之家平均月收入3989瑞郎(约合人民币30’736.85元)。

最易陷入贫困的多为外国人、独居或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人,以及中学毕业后再未受过教育或就过业的人。约15.7万人是收入低于贫困线的“穷忙族”。

慈善机构“明爱”组织(Caritas)亦表示,自2014年以来贫困现象“显著而持续地”增加,对他们慈善商店里的食品与日用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该慈善机构呼吁政府和各州有关部门采取更多措施,以应对通货膨胀及其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威胁、洗钱与恋童犯罪案件数量上升。

相关内容

瑞士洗钱与恋童案增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警察局(Fedpol)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瑞士去年疑似洗钱案件、针对公务人员的威胁报告以及恋童犯罪案件数量均有所上升,部分类别增长幅度显著。

更多阅览 瑞士洗钱与恋童案增多
卡西斯对日本和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相关内容

瑞士外长访问日本和中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本周对日本和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中国,他将重点就双边关系、经济挑战以及当前地缘政治问题展开会谈。

更多阅览 瑞士外长访问日本和中国
巴塞尔的“大麻关怀”项目旨在研究规范化的大麻供应对使用者健康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以便对瑞士法律进行可能的修改。

相关内容

巴塞尔大麻研究显示吸食者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进行的合法娱乐用大麻研究“大麻关怀”(Weedcare)运行两年后,该研究获得了积极的评价。这个实验旨在评估规范化的娱乐用大麻供应的效益,而官方表示,300名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上瘾行为也得到了缓解。

更多阅览 巴塞尔大麻研究显示吸食者心理健康得到改善
瑞士巧克力前景堪忧。

相关内容

可可价格飙升冲击瑞士巧克力业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巧克力销售几乎没有增长,业内称出口水平“令人担忧”。这发生在可可价格不断攀升以及监管压力日益加剧之际,使得行业前景蒙上阴影。

更多阅览 可可价格飙升冲击瑞士巧克力业
复活节期间预计将出现长时间交通拥堵和严重阻塞。

相关内容

瑞士全国严阵以待,应对复活节出行高峰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道路局(Astra)预计,复活节假期间南北向交通主轴将出现严重交通拥堵。由于大量拖挂式房车南下,瑞士高原地区的一些辅路也将迎来车流高峰。

更多阅览 瑞士全国严阵以待,应对复活节出行高峰
夫妻关系的重大转折点出现在分手前的一到两年。

相关内容

心理学家发现伴侣分手早有先兆

此内容发布于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实并不一定。由伯尔尼大学参与的一项针对情感关系的研究发现,所有分道扬镳的伴侣都经历了类似的感情降温,冰点来临时感情破裂难以避免。

更多阅览 心理学家发现伴侣分手早有先兆
住房价格的上涨在加快。

相关内容

瑞士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第一季度,瑞士自住物业价格持续上升。但根据周二(4月8日)发布的一项价格指数,各地区涨幅差异明显。

更多阅览 瑞士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