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家迁回瑞士,只为孩子上学
在为一家非政府机构驻菲律宾工作了5年后,Stankowski一家准备返回瑞士。新冠大流行对孩子上学的影响以及子女的身份认同问题促使这家人做出归国的决定。您和Stankowski一家情况相似吗?这里是关于“如何确保孩子在瑞士顺利融入学校”的建议。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我们不想在孩子们青少年时期就将他们连根拔起。”Barbara和Simon Stankowski (42岁)表示。自2018年以来,这对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Noel和Micha(分别为10岁和7岁)一直生活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一个贫困社区。夫妻两人为一家名为”为亚洲城市贫民服务 “(ServAnts to Asia’s Urban Poor)的非政府组织工作。该组织是一个国际基督徒网络,其成员在亚洲贫民窟生活和工作。
当Barbara和Simon开始他乡“探险”时,他们非常关切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们在青春期时的身份认同。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离开菲律宾。
新冠疫情的暴发让他们的这一想法更加坚定。”起初,我们主要担心的是孩子们会有背井离乡的感觉。但在菲律宾这五年里,三年的学校生活受到新冠危机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最终决定回国。”Barbara说。
低龄儿童融入得更好
海外瑞士人教育咨询机构educationsuisse的Ruth von Gunten确认道:”孩子们返回瑞士时年龄越小,融入社会的机会就越大”。据这位专家说,比起年幼儿童,青少年通常更重视自己的朋友圈子和课外生活,相应地,要把他们从以往的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也较为困难。
此外,一旦子女超过了义务教育的年龄(在瑞士为16岁),返瑞时就要面对进入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必须对下一步培训做出抉择,有时甚至需要接受一年的过渡期,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Stankowski夫妇看好的一点是,在瑞士,他们的孩子有更广泛的受教育途径。Barbara说:”如果孩子们愿意,我希望他们能够进入学徒培训轨道。在菲律宾,高等教育则只存在于学术层面。”
语言障碍
这对夫妇在2018年移民菲律宾时,他们的大儿子正在上幼儿园二年级。”我们在家附近找了一所学校,这大大有助于我们的融入。”然而,主导菲律宾公立学校的依然是传统方式的教学;“玩中学”的课堂内容比在瑞士少得多。而且40个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过于拥挤。最后,夫妇俩还是将Noel送进了一所小型私立学校。
通过与同学和邻家孩子们的接触,Micha和Noel很快就学会了英语。在家里,他们则讲瑞士德语。Ruth von Gunten认为,多语能力是无可争议的优势,掌握多种语言和熟悉多种文化是一种财富。
Barbara和Simon目前正在瑞士,他们此行的目的:解决两个儿子返瑞后的入学问题。我们对他们进行了随访。我们将以家庭日志的方式,和您分享这一家人回国定居的主要步骤,并就“孩子在瑞士上学”问题上如何“避雷”给出建议。
Ruth von Gunten指出:”为了子女的福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融入瑞士学校的过程中,孩子要会讲定居地区的语言。”因此,这位专家强烈建议,如果孩子尚不会讲任何一种瑞士国家语言,其父母务必在回国前为他们做好充分的语言准备。
入学方式因州而异
Stankowski一家计划在伯尔尼州德语区定居。Barbara是一名牧师,目前正在与几个教区进行入职沟通,以确定具体定居地。这种情况给家庭回迁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通常,当你回瑞士时,你知道你的行李要放在哪里。对我们来说,这仍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一旦Barbara确定工作地点,她的丈夫Simon就可以开始求职。
知道即将定居在哪个州,这对准备孩子入学已经很有帮助。同瑞士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一样,义务教育也属于各州政府的职权范畴。瑞士州公共教育局局长联席会议(CDIP)网站上写到,各州”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时间表,并确定教材”。
而学校的管理则由各个市镇负责。上述网站还指出,”强大的地方根基有利于制定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这也意味着,有多少个州和市镇,就有多少种管理方法。因此,要为新学年做好准备,必须尽早与居住地的市镇政府或州教育办公室联系。
当一个家庭新迁入某个市镇时,其子女通常会被分配到与其教育水平相对应的、离家最近的学校。
巨大反差
Noel和Micha很幸运,因为2021年4月,在回瑞士探亲期间,他们在这里上了3个月的公立学校。”他们很喜欢瑞士学校。”父亲Simon回忆说。
孩子的喜爱不无道理:当时,菲律宾的学校还完全闭校,而瑞士学则校正常开放授课。”在马尼拉,孩子们甚至不可以在街上玩耍。我们回到瑞士以后,感受到极大的反差。”母亲Barbara说。
在菲律宾这个东南亚国家,儿童在整个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都被视为高风险群体。这项卫生政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次在线试验课失败之后,学校几个月都没有复课。
Barbara和Simon夫妇于是给两个儿子报名了德国函授学校(Deutsche Fernschule)的课程:”我家的日常全部围着‘居家上学’转。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不能让他们在电脑前独自应付一切。”
五味杂陈
6月中旬,Stankowski一家人就要彻底搬回瑞士了。离别日期已近,全家人的思绪纠结在回国的兴奋和同菲律宾分别的悲伤之间。
Simon说:”个人而言,我需要回归到一个更有条理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不必再对子女的教育亲历亲为。”而Barbara也十分期待再次投入牧师工作,并渴望能用母语进行深入交流的环境。
在Stankowski家的下一个故事中,我们将介绍他们为回国所做的准备。
相关内容
(编译自法语:郭倢)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