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是一个合作社国家

独栋别墅out了,这样住才时尚

Moderne Siedlung
swissinfo.ch

苏黎世合作社式住房“不止于居” (Mehr als Wohnen)是一个多彩的小区,人们在这里过的是真正的社区生活。从冰柜到公共洗衣房,从厨房的存米或汤料到办公区… 这里讲求的是分享,而不是独享。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Leutschenbach这个活跃社区位于苏黎世市郊。居民区取代了往日的老工业及商业区。

迅速扩张的城市计划发展这片市郊地区,以达到“截至2040年容纳下的25%居民增幅”的目标。

在一片乏味的私人投资建筑群旁边,这座色彩丰富的公社型居民社区让我们意外地眼前一亮。

在建筑风格各异的居民楼之间是一片菜地。烧烤区和游乐场让人流连忘返,还有一个图书馆,也是消磨时光的好去处。透过玻璃墙向里望,可以看见几位老人全神贯注地做着缝纫。在小区中心,有一座广场,可以坐在长椅上观看喷泉、欣赏绿植。

相关内容

36岁的Jonas是小区的一位居民,他说自己从未梦想过拥有独栋住房。他觉得,在土地被独栋小楼“蚕食”的瑞士,像“不止于居”这样的合作社小区是很理想的替代居住方式。

Jonas对目前的住房情况非常满意。也许多一个房间会更理想,但是他认为,这已属于奢侈层面的需要。 swissinfo.ch

Jonas夫妇和两个幼龄孩子住在套内面积为116平方米的四居两卫的公寓,这是瑞士新建公寓的标准规格。在开放式厨房和客厅贯通的区域(这也属于当下的标准设计)里,有一部分挑高空间,配有双层玻璃的面墙,给室内带来敞亮的空间感,要是没有这一设计,公寓光线会暗得多。

客厅加厨房,这是Jonas最爱的家中一角。 swissinfo.ch

有一家人在这个空间为孩子安置了一个大滑梯,Jonas介绍到。独立的储物室和公寓在同一层,而不是像惯常那样,在地下室。

分享而不占有

顾名思义,“不止于居”公社式小区的特点在于:这里不仅仅是居住之地。建筑设计涵盖了多个共享功能空间:儿童游乐区、桑拿室、房顶露台、供社交用的餐厅、几个小音乐厅、代替个人办公室的公共办公区、一间提供自行车打气或者租借自行车服务的车铺、一家供访客留宿的旅馆(小区公寓往往没有地方设置专门的客人房)、共享花园,以及多间会议室。

租户缴纳的租金里还包括了分享租车行Mobility的年费。租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也可享受优惠。另外,这里的住户自己不用买冷柜,他们可以在零下18摄氏度的中心冷冻室租一个抽屉。在瑞士,一栋楼的居民常常共用一个洗衣间;在共享小区里,则有一处设有8个洗衣机加烘干机的自助洗衣房-这样一来,因洗衣时间冲突引起的典型“瑞士邻里矛盾”就这样迎刃而解。

Jonas还交了蔬菜合作社的年费,这意味着,每个星期都会有人骑着自行车给他送菜到家。为此,他每年要去苗圃工作几次。他本也可以参与奶制品合作社Basimilch诸如包装奶酪一类的工作-这样的话,可以获得一些奶制品。但因为要照料两个小孩子,他目前尚无精力加入。不过,他可以在“24小时集体副食店”里买面粉、大米、面条和咖啡。虽然价格比普通超市里贵一些,但更方便,也更环保,因为这里卖的都是无包装食品。

仿佛小村庄

这种共享居住的方式可以帮助居民很快彼此熟识。“在瑞士,很多人都‘独来独往’地住在城市或者城郊,”Jonas说,“但在我们小区,仅仅几个月,我们结识的邻居就多得超乎想象。”

对于那些希望更大程度体验共享居住的人来说,还有合租的可能。在合租公寓里,每个人有自己的卧室、卫生间和小厨房,大厨房和客厅则由8个人公用。

根据各自不同的兴趣,租户们可以加入居民兴趣小组,有55个不同的主题。Ysziit组的成员在一起制作特色冰激凌,还有养蜂爱好者在屋顶酿蜜。

一个有246名居民组成的WhatsApp聊天群供大家互通信息。Jonas展示的最后几条讯息包括:有人有一张桌子要送人,有人派送苹果,有人气恼垃圾处理得不够好。自然,当那天居民区出现了一只海狸时,消息很快就在群里扩散开,好几个人组织起来照护这只可爱的小动物,Jonas讲述到。

但是,这种“城中村”的氛围并不适合所有人。那些搬离小区的住户,要么是不喜欢这样的共处方式,要么就还是希望搬到乡下。

Jonas并非每次都参加小区的活动:“有家有业的人总是很忙。有时候,确实精力有限。”尽管如此他依然觉得,小区文化活动或者音乐会对居民来说是很大的福利。“Hombis客厅”就深得Jonas的青睐:退休歌剧演员Christoph Homberger每周末都在自家客厅为大家准备丰盛饭菜;吃完饭,再为客人演唱几支舒伯特的歌曲。几位音乐家聚在一起便可“撑起一个舞台”。

高标准环保

和私人别墅相比,共享空间和资源的小区更加环保。这里的居民也格外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他们不可以购买私家车,而且要努力达到“2000瓦社区”的能源标准(即人均能源消费量不得超过2000瓦特)。

厕所里蓄的是雨水,所以在旱季冲厕所时,水的颜色很特别。小区居民用电量的25%来自自设的光伏装置,而公寓的热水也来自区域供暖。Jonas不能自己调节暖气的供热强度,因为暖气来自每座楼的中心供暖。公寓里的气温相对较低。

室内空气循环靠的是通风系统,因此空气比较干燥,对于哮喘患者可能不很理想,但是Jonas对此不以为意。“为了集体, 我们也得做出一些让步,”他说。迷你能源(Minergie)模式也有“积极的副作用”:Jonas缴纳的取暖费微乎其微,最多也就是净租金的10%。

“住”有多贵

为这套四居半的公寓,Jonas每月缴付2400瑞郎(约合人民币1.6万元)的租金。看起来价格不菲,但是对于寸土寸金的苏黎世来说,就算便宜了。五分之一的小区公寓租户享受补助,他们的租金比其他居民低20%,比如,租一套87平米的三居半公寓需要每月1380瑞郎(约合人民币9300元)。

其实,共享式替代居住方式的价格并非低廉。为了租这套四居半的公寓,Jonas先要缴纳2.8万瑞郎(约合人民币18.9万元)的合作社入社押金。只有搬出小区,才可收回这笔存款。“可能一些生活不宽裕的人就拿不出这笔钱,”Jonas说。

Jonas还有什么其他生活愿景吗?要是有个阳台就好了!和独栋别墅相比,Jonas觉得目前缺的就是院子和绿植。在他看来,住共享居民小区比住独栋别墅更酷。“几个家庭分享同一片屋檐,对孩子们来说这再好不过,因为有更多的玩伴。”当然,孩子们能玩在一起,大人的负担也会减轻一些。

合作社式住房方式在瑞士德语区尤为流行,其目的是向更多的人提供租价合理的住房。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居民们便开始自行联合形成合作社,相互帮助。尤其在住房紧缺时期,国家也通过土地规划和资金优惠政策来鼓励合作社住房的建造。

(翻译:郭倢)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