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报章宣称”我们是查理”
媒体界不会被发生在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恐怖袭击吓倒-这是瑞士各报章周四异口同声发出的消息。就在前一天,巴黎发生的蒙面枪手袭击案令12人丧生。
法国杂志《查理周刊》巴黎总部昨日遭袭,大巴黎地区响起了50年一遇的最高警报。法新社消息称,至少2名袭击者携带冲锋枪和火箭弹发射器行凶。这起事件已造成12人死亡。
苏黎世《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的头条赫然写道“言论自由的殉难者”。其头版漫画里画了两座坟墓,一个墓碑上写着《查理周刊》,另一个写着“言论自由”。一副棺材已经躺在《查理周刊》的墓坑里,另一副则在抗拒被扔进第二个墓坑。
“巴黎大屠杀很有可能会加深负有责任的狂热宗教分子和西方恐伊斯兰势力的矛盾,”该报警告说。
“昨天在法国,一种人类共通特征的心脏被击中:言论自由,和幽默,”该报表示。
《每日导报》呼吁法国和全欧洲以西班牙回应2004年马德里火车爆炸案同样的方式,来回应恐怖袭击。2004年的马德里爆炸案中共有191人遇难,其中包括许多外国移民。“那时周围地区的居民也来到马德里,一起向宗教狂热分子的致命暴力示威。”
实际上,周三袭击事件发生后,瑞士各地成百上千的人自发走上街头声援受害者。在日内瓦、洛桑和伯尔尼都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集会。
《巴塞尔日报》(Basler Zeitung)引人注目的头版除了推特上正流行的标签#JeSuisCharlie(意为“我是查理”)外全部留白。点击下面查看瑞士各报章的头版照片。
启示
《一瞥报》(Blick)的大字标题写着“对我们的自由的袭击!”,配图是一张在日内瓦的瑞士人手持蜡烛与《查理周刊》彻夜守望的照片。
全世界的反应
周三这天,对巴黎袭击案的吊唁、义愤和挑战信息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抗议这次屠杀,并在社交媒体上使用“Je Suis Charlie”的口号。
周三中午恐怖事件发生后,巴黎东部袭击现场附近的共和国广场上涌入大量民众,手里挥舞着报纸、铅笔和钢笔。记者们带领了这次表达声援、支持言论自由的游行,然而群众中的大多数并不来自媒体界。
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柏林勃兰登堡门、马德里、布鲁塞尔、尼斯和其他很多地方都举行了类似的集会,包括一些沉默守望集会。
在网上,“Je Suis Charlie”的宣告被无数人用来作Facebook的主页图片,而推特用户则以这个口号作为标签,用文字悼念《查理周刊》遇难的12名受害者。
在旧金山,成百上千的人手持钢笔、小法国国旗和写着“我是查理”的标语牌聚集到位于金融区的法国领事馆门前。
数百人聚集到曼哈顿联合广场,高唱“我们不害怕”,手里拿着用英语和法语写着“我们是查理”的标语。
在洛杉矶,一小群人聚集在一家法国餐馆外,手里举着用英语和法语写有“我是查理”的标语和手机。
近千人聚集到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前表达同情与义愤之情。在西班牙马德里,近200人来到法国使馆前传达他们的义愤。有些人还挥舞着钢笔,高唱“言论自由”和“我们都是查理”。
斯德哥尔摩的法国留学生组织起近百人,在当地的法国使馆前摆满鲜花与蜡烛。
该报报导以负责通讯的联邦委员多丽丝·洛伊特哈尔德(Doris Leuthard)的批评之辞开始。洛伊特哈尔德在推特上先称“讽刺不能什么都不顾”,然后才谴责恐怖袭击。后来她在回复推特上的质疑回应时称,自己被大家误解了。
“说错话了,洛伊特哈尔德女士!”《一瞥报》写道:“鉴于这次袭击的残暴不仁,这里容不得一点相对论调。其他领导人都说了恰当的话。”
“对《查理周刊》的袭击是对西方价值观的袭击: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民主和言论自由,”文章指出:“讽刺一直都被用来发泄反对统治阶级的政治呼声。言论自由是启蒙运动的产物,而启蒙运动建立了世俗化、宗教自由,和让理性引导人类行为。”
“凶手们想以安拉的名义摧毁西方社会的这一支柱,显示出他们瞄准了我们西方文明的核心。”
《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也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这个借着互联网,人人什么都能说的现代社会令人感到疲倦。人人都有不同的观念,有些人散布错误的信息,而其他人侮辱反对者,或是抱怨他们不喜欢的观点,”该报表示。
“我们必须接受这些评论和刺耳之言,同时认识到竞争以及观点、信息的自由传播,是进步、繁荣与自由的一个绝对要素。”
“对野蛮说不”
在瑞士法语区,报章的头版比德语区报刊更多地使用了漫画。
在日内瓦《时报》(Le Temps)的头版上,沙帕特(Chappatte)在黑底色上画了一座白色的十字形墓碑,上书“死于大笑”(译者注:此处为双关语,口语中指“笑死人了”)。
《日内瓦论坛报》(La Tribune de Genève)头版的漫画,画的是一架飞机撞进一支巨型铅笔-它影射了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在标题“对野蛮说不”的下面,该报呼吁加大“打击伊斯兰极权主义”的努力,但不要“挑旺恐伊斯兰症的火焰”。
在洛桑的《24小时报》(24 Heures)上,一幅漫画画了一本被子弹打穿的《查理周刊》,它溢出的鲜血构成一个长着胡须、裹着头巾的男人形象,极像《查理周刊》为先知穆罕默德的画像。
弗里堡《晨报》(Le Matin)也画了正在流血的这本讽刺漫画杂志。“自由,独立。它们是这可怕的一天的另两个受害者,”该报写道。
跟英国和美国媒体不同,很多瑞士报刊都重新发表了曾在全世界引起争议的2006年穆罕默德讽刺漫像。《查理周刊》重新印制了丹麦报纸《日德兰邮报》的12幅漫画,并增加了一些该报自己的漫画。
(翻译:小雷)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