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移民前忘記了有一種思念叫想家

双人照
RTS

誰不曾有過這樣的夢想,搬到有棕櫚樹的地方生活?瑞士電視臺拍攝的紀錄片《遠走高飛》(Auf und Davon)和 《再見瑞士》(Bye bye la Suisse)讓數十萬人分享到移居國外的人的冒險經驗。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RTS-Produzent Anastase Liaros
熒幕後面的人物:Anastase Liaros是《再見瑞士》系列的編導。 màd

自2008年這部紀錄片-法語版《再見瑞士》和德語版《遠走高飛》首次播出以來,收視率一直很高。 

2021年冬季,法語版《再見瑞士》第11季的市場份額達到41.8%,相當於平均每集的觀眾人數達到211’000人次。 

德文版《遠走高飛》第13季每集平均吸引了647’000名觀眾,市場份額為41%。瑞士法語電視臺的紀錄片負責人Steven Artels表示:“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高收視率。” 

《再見瑞士》的導演Anastase Liaros認為,這部紀錄片的成功之處在於觀眾能和片中的人物共同經歷那些重要的時刻,“能看到其他人透過拼搏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他興奮地說。 

他認為《再見瑞士》和《遠走高飛》是一個重要的節目,因為它們比其他節目更能讓人觸及到人類心靈深處的東西,而這是人們意想不到的。 

幾乎是所有人的夢想 

Portrait der Produzentin Regina Buol
自2014年開始便是《遠走高飛》的製片人:Regina Buol zVg

每年有2萬-3萬名瑞士人移居國外。這些人中會有數十人與《遠走高飛》或《再見瑞士》節目組取得聯繫,有意分享他們的移民經歷。 

即便是大流行病時期,這股移民潮也未受到影響-除了在瑞士的第一次封鎖期間,申請拍攝的信件一直如雪片般湧入節目組。“許多人對自己說:‘要走就現在走!‘”《遠走高飛》聯合制片人Regina Buol說。 

Liaros已經執導了三季《再見瑞士》的拍攝。他說,促使瑞士人出國移民的原因很多。 

“大多數人夢想著開闊的視野,在瑞士他們感覺受到了局限。許多人也希望生活在更溫暖或者更寒冷的地方。” 

相关内容
aile avion swiss

相关内容

瑞士的出国潮还在继续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出国潮因疫情原因在2020年时平静了一些,但2021年出国定居的人又多了起来。海外瑞士人的国际化程度也在增强:75%的人有多重国籍。

更多阅览 瑞士的出国潮还在继续

除了地理和氣候方面的原因之外,大多數移民國外的人都與從事旅遊項目有關,例如,在瑞士法語區,申請成為紀錄片主角的人中80%都是酒店經營者。 

想要換個地方生活,主要受到兩個重要因素的驅使:一個是想成為房主-在瑞士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房子;另一個是實現經濟穩定,”Liaros說。 

最受歡迎的目的地 

Jochen Frank bei Dreharbeiten
Jochen Frank從2015年開始就在《遠走高飛》劇組工作。 SRF-SWI

在過去幾季中,電視觀眾發現,有些國家尤其受歡迎。法國、德國和加拿大在講法語的瑞士人中最受青睞。 

《再見瑞士》的電影編輯Guillaume Fialip說:”法國和德國在地理、語言和文化上與瑞士比較接近,因此令人感到比較有安全感。“ 

德文版《遠走高飛》中的人物,主要被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或德國所吸引。近些年來,瑞典的吸引力一直在增高。 

瑞士德語電視臺的製片人Jochen Frank說:”瑞典堪稱’加拿大之光‘,它與加拿大很像,但又距離瑞士更近,而且很容易獲得居住許可,這點很重要。 

法語電視臺製片人Liaros補充說,像哥斯大黎加這樣的國家尤其好客,也更容易定居。美國或加拿大,由於嚴苛的移民法,移民要困難得多。 

然而另一方面,因為北美與瑞士文化比較相似,所以更容易生活,而在亞洲則不同,在那裡西方人可能永遠都是外國人,Buol說:“有了孩子以後可能會有助於更快地融入社會。” 

還有一些國家,從攝製組的角度來看非常困難,這些國家包括摩洛哥或者埃及。Frank說:”在這些國家,僅僅因為拍攝許可證的問題,就令我們的工作變得很複雜,每次拍攝的時間都很短。平均而言,每季的拍攝過程中,都要對片中的人物進行至少四次訪問。 

做好準備事半功倍 

Mann
Guillaume Fialip負責《再見瑞士》的剪輯。 màd

對於製片人來說,項目成功的關鍵不在於移民者的目的地,而是在於之前的準備工作。Liaros說:“如果一對夫婦移民時,進行了周密的市場調查,而且多次進行過實地考察,效果會非常不同。 

據Fialip說,候選人的入選需要參考三個參數:移民計劃本身;目的地與計劃的兼容性以及準備工作做得如何。“摸著石頭過河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他提起了Müller夫婦的冒險經歷,2017年,他們為了尋找遼闊的世界而決定前往加拿大定居,但沒有做明確的計劃,一年後他們就不得不返回瑞士,因為他們沒有獲得長期定居許可。 

“一般情況下,我們拍攝對象的移民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的成功率較高,”Buol說,我們的拍攝對象-典型的瑞士人-總是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Frank說。 

官僚主義使許多人望而卻步 

離開瑞士的人們,往往會被國外的官僚主義作風所嚇到。Liaros說:“瑞士人很容易適應環境,因為他們經常旅行,習慣接觸到陌生文化。但他們也習慣了政府部門的正常運作。”只有當你走出瑞士後,才知道並非哪裡都是如此。 

熟悉這一系列報道的人可能都會記得Caboussat一家,他們在德國北部買了一座水塔,想把它變成一個咖啡館和旅店,而因為德國管理部門的官僚主義作風,令他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在這樣的困境中,拍攝對象如果不想失去一切,就必須另闢蹊徑。Liaros說:“一旦你到了國外,時間可能成為真正的敵人。無論是尋找住宿還是等待許可,時間都會很快吞噬掉儲蓄。” 

面對事實 

《再見瑞士》的製片人還說,還有一些其他事情也會令初始計劃受挫。因為人總是這樣奇怪:“即使在世界最美麗的地方,有一天也會感到厭倦。”然後,新移民們就會意識到他們遠離了家人和朋友。 

Frank也說:“思鄉這道坎在移民前往往被忽略了,這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是一個話題;另外,有些人也未考慮到季節的缺失,”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每個人都總吃起司火鍋的原因,無論他們在世界的任何地方,”Buol說。 

這裡還要提到經濟的不穩定性,Liaros說:“出了國的瑞士人往往不得不向下調整他們的生活標準。” 

(譯自德文:楊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