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別了,各位”:瑞士航空330號航班空難
1970年2月21日,瑞士航空公司(Swissair)自蘇黎世啟程飛往台拉維夫的330號航班,在起飛後不久便爆炸解體,最終於阿爾高州的維倫林根墜毀,機上38名乘客及9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無一生還。時至今日,尚無一人為這樁因炸彈引爆所導致的瑞士民航史上最嚴重的恐襲事件出庭受審。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330號航班正在墜落!”班機副駕駛阿曼特·艾蒂安(Armand Etienne)用英語向控制塔緊急呼叫道。 “永別了,各位!”他喊道。 “永別了,各位”-當他說出這句就此訣別的遺言時,時針正指向當天下午1時34分。
就在飛機墜毀大約15分鐘之前,一個被藏匿在位於這架型號為康維爾990 Coronado噴氣式客機後部貨艙部位的氣壓炸彈,在飛行途中突然爆炸。機組人員立即試圖返航,打算在蘇黎世實施緊急迫降,然而駕駛艙內濃煙瀰漫,駕駛員一時間難以看清艙內的儀表。飛機隨即偏離航向,向西駛去,在電力耗竭後墜毀於毗鄰瑞德邊境維倫林根(Würenlingen)的樹林裡。
相关内容
揭密瑞士一场难以解释的空难
彼時,當地的一名政界人士阿瑟·施耐德(Arthur Schneider)在事發後半小時便立即趕到了現場。 “我看到一隻手就那麼橫在樹林裡的地面上。那幅景像從此以後就定格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他在2016年接受瑞士德語電視台SRF採訪時追憶道。
其他目擊者報告說親眼見證了一團“巨大的火球”,其中一名目擊者甚至依據自己的判斷提出了隱憂:飛機是否墜落到了附近的核電站所在區域呢?所幸最終發現飛機空難殘骸的地方,距核電站只有幾百米遠。
就在本週五(2月21日)瑞航330號航班空難50週年紀念日之際,在當年的見證者阿瑟·施耐德以及那趟航班的機長-卡爾·伯靈格之子魯迪·伯靈格(Ruedi Berlinger)的組織下,墜機遺址紀念館舉辦了一場紀念活動。
兩位組織者均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並非一味追溯沉湎於往日的悲劇、將那場慘絕人寰的空難永遠鐫刻在記憶裡,還要追根溯源,澄清當年空難的真相。
秘密協議?
據瑞士新聞通訊社報導,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簡稱“巴解組織”)分裂出來的一支派別聲稱對此次空難事件負責,然而,其他媒體卻表示,該分裂組織已否認參與策劃這樁炸彈恐襲。
在空難發生數日之後,主要嫌疑人被鎖定為一名約旦國民,據稱此人在這趟航班的始發地-德國慕尼黑佈署並往貨艙內放置了氣壓炸彈,依據策劃方案,其目標本應是炸毀一架目的地為以色列的以色列航空公司的班機,然而陰差陽錯之下,這個炸彈最後卻因疏忽被誤裝在瑞航的客機上。而15名搭乘班機飛往台拉維夫的以色列公民,最終不幸罹難。
儘管簽發了逮捕令,那名涉嫌參與此次恐襲的約旦籍主謀及其他嫌疑人,卻從未被送上法庭。 1970年,承擔偵訊調查任務的瑞士調查法官羅伯特·阿克雷特(Robert Akeret)親自向瑞士聯邦總檢察長漢斯·沃爾德(Hans Walder)提交了其撰寫的長達165頁的調查報告。根據報告所述,此次瑞航客機爆炸解體空難的肇事者,是巴解組織的兩名成員。
然而,阿克雷特表示,瑞士政府自此卻對該案保持沉默,緘口不提。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罪犯從未出庭受審?對我來說,這始終是個謎,”他回應道。
圍繞這起空難的初步調查,於1985年草草了事;因懸而未決,10年後由瑞士聯邦檢察院重啟調查程序,並最終於2000年再度擱置。
儘管如此,瑞士紙媒《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的記者馬塞爾·吉爾(Marcel Gyr)在出版的《瑞士的恐怖主義年代》(Schweizer Terrorjahre)一書中聲稱,瑞士前外交部長皮埃爾·格拉伯(Pierre Graber)與巴解組織簽署了一份秘密協議。依據協議規定,瑞士在國際舞台上為巴解組織提供外交支持,承諾與當時被國際社會普遍視為恐怖組織的巴解組織重修盟好,而作為交換,巴解組織應確保瑞士在全世界範圍內免受巴解組織的襲擊。書中的這些關於前外交部長刻意掩蓋“秘密協議”的說法和猜疑,最終並未得到證實。與此同時,聯邦議會監察委員會發現,針對瑞士秘密協議的莫須有的指控,因缺乏切實證據而並不成立。
就在兩年後,隨著美國聯邦調查局多份內部文件被洩露給媒體,其中提及兩名涉嫌參與瑞航330號航班空難事件的前西德人,瑞士的一位普通公民呼籲對塵封已久的懸案重新展開調查。然而,瑞士聯邦總檢察長於2018年8月9日宣布,鑑於作為新證據的美國聯邦調查局文件還不夠充分有力,且那起空難調查案件已過上訴期,無法再重新審理,因此,該案就此便不了了之。
相关内容
瑞士的秘密外交与巴解组织毫无瓜葛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