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要把动物当成生命来尊重

Masoala-Halle im Zürcher Zoo
苏黎世动物园的Masoala园并没有将动物摆在游客面前。游客们必须自己探索这片热带雨林。 Keystone / Walter Bieri

曾长期担任苏黎世动物园园长的Heini Hediger,被认为是动物园生物学的奠基人。他一直坚持以动物的需求为重的准则。如今,全世界的优秀动物园都在推行这一理念。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为了能实地了解Heini Hediger的思想与影响,我们约见了2020年卸任的苏黎世动物园园长Alex Rübel,他在被称为飞鸟园的园区迎接我们。这是欧洲第一座此类型的园区-也是Heini Hediger的杰作。

在园内昏暗的光线下与纷杂的鸟鸣声中,游客只有在眼睛适应了半明半暗的周遭环境后,才能认出自己竟置身于一个被复制进动物园的生态雨林系统。各种各样的鸟蹦蹦跳跳,时而用它们的喙在地里翻来翻去,时而自由地飞来飞去。这片雨林没有围栏,也没有玻璃墙–但没有鸟离开这片雨林。

“它们没理由这么做”,Rübel解释道,“因为这片园区能满足它们的所有需求。”借此契机,曾任动物园园长的Rübel提到了Heini Hediger这位现代动物园生物学先驱最重要的准则。

动物不是展品,而是有着多样需求的生命,这些需求远远不止吃饱这么简单。在飞鸟园,鸟儿能够飞回有遮蔽物保护的区域,进行社交生活–这足以满足它们从繁殖到争夺领地的需求。就像在自由的大自然中一样。

但为什么这些鸟不会飞出“森林”、飞进游客区呢?“因为我们站在暗处,可森林里的光线却很充足。这样,日间活动的鸟类就没有理由飞向它们不熟悉的暗处”,Rübel解释道。

从动物的角度观察世界:这是Heini Hediger1965年建立动物园非洲之家时的指导方针,因此园区内没有直角、没有平地、没有按照人类习惯装门搭楼梯、也没有围栏。

他在园区内不仅安排了黑犀牛,还安排了一群鸟。牛背鹭和红嘴牛椋鸟就像在自然栖息地一样,在犀牛身边跳来跳去,啄食藏在厚皮动物皮肤里的寄生虫。

Hediger是第一个根据野外共生模式将不同动物安置在同一个园区的人。今天很多人以为,圣地亚哥动物园为动物友好型饲养方式树立了榜样,但这一想法其实源于Heini Hediger。

Heini Hediger mit Chamäleon
Heini Hediger很谨慎。只要他在动物园里接触动物,就一定会戴手套(1965)。 Zoo Zürich

在下一园区的入口处,前园长Rübel指了指一个小信息栏。这对今天来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来说已经司空见惯的设施,也是Hediger的发明。现在,信息栏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了衡量优秀动物园的标准。

除了园内动物的当地名称外,被称为“Hediger板”的信息栏还包含该动物的学名以及有关其分布状况、习性和栖息地的简要信息。Rübel解释说:“在Hediger之前,动物园把动物当作娱乐助兴的展示品,没有任何教育或科学意义可言。”

1908年出生于巴塞尔的Hediger所关注的,是把动物当作独立的生命对待。Hediger在巴塞尔动物园附近长大,小的时候他就接触过数不胜数的爬行动物、蝎子以及鱼类–他还与狐狸相处过几个月,直到他的父亲因为他在学校的成绩下滑而禁止他在家里养动物。

不过,那时的他就已经表明了他想当动物园园长,实现自己的理念的愿望。当时每周都要去好几次动物园的Hediger坚信,动物园不应该是展览动物的场所,而应成为文化机构。

“动物不是展品,而是有着多样需求的生命。”

Heini Hediger

但正如那时的所有动物学家一样,作为学生的Hediger首先要在全世界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抓到动物后,将其作为标本带回自然历史博物馆。

1937年,在摩洛哥考察的Hediger想发明一种人道宰杀蛇的方法,但他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他这样在自传中写道。从那时起,他一直试图从动物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

在大学读书期间,他还前往南太平洋等地进行调研,并发表了有关爬行动物逃跑反应的文章。他24岁时就取得了博士学位,在那之后不久,巴塞尔自然历史博物馆就将他聘为动物学部门技术主管。

30岁时,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成为伯尔尼Dählhölzli动物园的负责人。5年后,他接任了巴塞尔动物园园长一职。在那里担任院长期间,他于1954年与两位颇具影响力的巴塞尔动物学家有过激烈争吵,一位是Rudolf Geigy,另一位是任职于苏黎世动物园的Adolf Portmann。1973年,Hediger接过苏黎世动物园园长一职。

Hediger不仅改善了动物的饲养方式,他还研究动物的心理情况以及它们的睡眠行为,并坚持不懈地将他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他于1942年出版的《被关起来的野生动物》(Wildtiere in Gefangenschaft)被认为是动物园生物学的开山之作。

1960年,他同Konrad Lorenz与Hernhard Grzimek一道创办了《动物》(Das Tier)杂志。他还参与了广播以及后来的电视节目,他在巴塞尔大学授课长达84个学期,其教学讲义在生物学家圈内深受欢迎。

他逝世时,曾在苏黎世动物园担任策划人的René Honegger在悼词中写道:“Hediger追求在清晰正确的科学报道中兼顾娱乐价值。”他将自己多年来的顶头上司形容为“现代信息娱乐的发明者”。

对于一座动物园来说,这意味着建造园区时,人们不需要在照顾动物需求与满足游客需求之间二选一。前园长Rübel也坚守这一信条。当我们踏入他于2012年向公众开放的园区时,一切都一目了然。

这里,蜿蜒的河道盘踞在充满亚马逊地区之感、却能在瑞士气候下生存的植被之上。松鼠猴与僧帽猴在小岛上玩耍嬉戏。河岸上的小木屋里,一名囚犯在铁栅栏后打盹(走进就能发现,“囚犯”其实是个人形玩偶)。小木屋前,停着一辆巴西警车。

“游客们很喜欢这个布景”,Rübel深知这点,“但这不只是娱乐,还具有教育意义。这个布景能让参观者们意识到雨林所面对的偷猎与砍伐问题。”

“布景能传递教育意义,它让参观者们意识到雨林所面对的偷猎与砍伐问题。” Alex Rübel,苏黎世动物园前园长

Rübel表示,通过这种方式以及通过在当地策划具体项目,动物园就能承担起自然保护与物种保护的责任,这也是Hediger所呼吁的。

但模拟自然建立园区有一个缺点:人们很难看到动物。“这并不妨碍游客参观”,Rübel这样说道。在苏黎世动物园的一项问卷调查中,只有10%的游客抱怨这一点。“相比于隔着栏杆看动物,这种模拟自然的设计方式带给游客的体验感更佳。”

可是,难道不会有很多动物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吗?毕竟,一头熊在自然状态下每天的活动范围达4公里之远。Rübel解释道:“熊这样做不是因为它喜欢散步,而是因为它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散落在各处的食物。”当一只动物能以自己的方式在小范围内满足其所需时,即使是在动物园,它也能过得很自在。

踏入Masoala园时,映入眼帘的30米高的大树、茂密的灌木、猴子、狐蝠、鸟、变色龙、乌龟以及昆虫。Rübel说道:“这大概就是Hediger所设想的样子:一个大钟形罩下有一片自然共生的景象。”

20世纪50年代中期,Hediger就已经提出了大棚式生态系统的想法。他原本想用一块玻璃让人们能从水下看到非洲之家的犀牛在池塘里洗澡的情景。

人们本还可以看到与犀牛共生的黄魮鱼。但当时并没有足以完成这些设想的资金。Rübel回忆道:“Hediger常常抱怨资金短缺。他是首屈一指的动物学家,但他并不是一名好的管理人员。”

伴随这位一流动物学家一生的另一个矛盾,就是他的天主教信仰,无法与科学上得到验证的进化论协调一致。尽管他认同后者确为事实,但他从来都无法接受,像孔雀开屏这样无与伦比的自然现象,竟是从一连串尝试和错误中产生的结果。

“我们所有人都得接受,生命中总有无法解释的事存在”,Rübel说,他也经历了Hediger于生命最后阶段在养老院度过的生活。他回忆说:“Hediger在那里很痛苦。”Hediger是一个实干家,一个执着的人。

Hediger之后,Ernst Weilenmann接任了苏黎世动物园园长的职务。18年后,也就是1991年,Alex Rübel开始领导这座瑞士最大的动物园,直至2020年。他深知,他的前任留下了巨大的空缺,但他填补了这些空缺。他不仅继承了Hediger的思想,还让动物园在经济上实现了盈利,这是Hediger没有做到的。

2012年,Alex Rübel被授予动物园界的最高奖项–Heini Hediger奖,“以表彰他在自然、动物与环境保护科学和教育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Elefanten, die baden
大象喜欢洗澡。这座游泳池是苏黎世动物园2014年6月落成的大象馆的组成部分,该馆的设计理念遵循大象的生活习性。游客们可以通过一扇巨型玻璃观察这些厚皮动物的水下姿态。 Jean-Luc Grossmann/Zoo Zürich

我们在动物园参观的最后一站是新落成的大象馆。这片园区占地约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配有人工岩壁、瀑布和湖。自2014年夏季以来,这里生活着一个象群以及两头公牛。

“一个社会群体,如同在野外一样”,Rübel这样说道。紧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了这片园区下方的一大片草地上,他本想在那里规划一片非洲草原。他说:“如果我们想做什么,就应该做好。”正如Heini Hediger曾经所示范的那样。

原文于2016年8月26日发表在瑞士首本独立知识杂志Higgs.ch上。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不定期发表该杂志的文章。

(译自德文:王伯笛)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