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贷董事长安东尼奥·奥尔塔-奥索里奥(António Horta-Osório)警告称,该行将面临一段“艰难时期”。
Keystone / Andy Rain
Greensill金融公司破产和Archegos基金爆仓,瑞士信贷的这两笔重大投资损失暴露出银行业的破坏性风险。监管机构和政界人士正在了解这家瑞士银行到底犯了哪些错误,以及如何才能保护投资者免受未来风险评估失败的影响。
此内容发布于
专家们指出了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并表示企业文化必须变革。
截至今年4月,美国家族财富办公室Archegos资本管理公司的倒闭使瑞士信贷损失了约50亿美元(合人民币320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格林希尔(Greensill Capital)金融服务公司破产倒闭,而瑞士信贷是其合作方,这家瑞士第二大银行不得不竭力偿还投资者约100亿美元。
这些损失导致瑞士信贷出现季度亏损,并迫使其划拨18亿瑞郎用于补充资本金。
据报道,该银行还卷入了与日本投资巨头软银(Softbank)的法律纠纷中,软银曾向Greensill注资。
这对该银行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迫使其调整管理层,并对开展此类业务的方式进行全面反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瑞信现在必须披荆斩棘,让投资者相信它仍然是一家值得托付资产的管理公司。
新任董事长安东尼奥·奥尔塔-奥索里奥表示:“我们将面临一段艰难的时期和艰难的决定。”
模型缺陷
总部位于苏黎世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Orbit36的管理合伙人安德烈亚斯·伊塔(Andreas Ita)表示,这两项投资所涉及的风险虽然复杂,但本可以更好地识别。
伊塔指出了风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包括压力测试不充分、薪酬方案存在不当激励,以及交易员与主管人员之间沟通不畅。他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人们常常认为:‘我们已经建立了风险模型,所以我们只要检查一下数字,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但在投资于对冲基金、家族财富办公室和其他监管不太严格的金融公司(“影子银行”)时,这种模式似乎存在缺陷。由于当下的低利率环境压缩了银行的传统投资收入,银行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圣加仑大学金融和系统性风险教授安吉洛·拉纳尔多(Angelo Ranaldo)表示:“如果投资只涉及与标准实体签署标准合同,那么风险监控就比较容易。当涉及到不受严格监管的另类投资时,风险监控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安德烈亚斯·伊塔怀疑,在压力测试等监管方法领域,瑞士可能落后于其他国家,无法识别交易中的薄弱环节。他说:“没有一家欧洲大银行受到冲击,美国的银行也表现得更好,这或许并非巧合,因为这些地区近年来制定了针对大型银行的全面压力测试框架。”
危险信号
这位前瑞银(UBS)银行家还指出,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官僚主义日渐凸显,在银行中形成了一种“恐惧文化”。“值得警惕的是,人们过于关注小细节,几乎没人有大局观,无法跳出框架去思考问题。”
“银行需要就风险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而不是让风控经理用冗长的Excel表格去烦扰交易员,营造一种恐惧文化。现在有一种危险的趋势,那就是机构内部在酝酿风险而非管理风险。”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 正在调查瑞士信贷的投资乱局,该银行被指控无视100多个危险信号(多语)。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已命令该银行采取一系列“降低风险的措施”,其中包括削减员工奖金。
右翼瑞士人民党的托马斯·马特(Thomas Matter)告诉《金融与经济》(Finanz und Wirtschaft):“我们过去已经加强了监管,导致银行需要承担巨大的合规成本。仅仅因为瑞士信贷犯了错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所有银行都施加更严格的规则。”
意想不到的后果
左翼社会民主党则不同意以上观点,并发誓要在议会跟进此事,审议银行的奖金文化以及是否需要加强监督权和法规约束。
不过,拉纳尔多警告说,不要下意识地全面从严监管。“有时监管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提高资本金比例来应对风险,那么这可能会促使银行冒更大的风险来覆盖合规成本。”
他补充说,不同国家的监管机构应加强沟通,更好地识别复杂的跨境交易中存在的真正风险,可能这么做效果会更好。
他认为,一种方法就是加强对特定实体的监管。“如果你是一家持牌银行,你必须每天报告持仓头寸和准备金比例,同时报告薪酬情况,并证明你有能力控制风险。如果你不是一家银行,比如说只是对冲基金,那么就可以免除许多这类的监管合规责任。”
监管机构和政界人士到底是会将瑞士信贷近期遭遇的投资损失视为单个银行犯下的一连串错误,还是会将其视为金融系统监管框架中漏洞的表象,目前还有待观察。
瑞士信贷董事长安东尼奥对未来工作的艰巨性具有很清晰的认识。
他在4月30日就任时说:“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企业文化,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我们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包括薪酬激励,并注重个人责任和问责制。”
(译自英文:瑞士资讯中文部)
相关内容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自俄乌战争爆发三年以来,约6.8万名乌克兰难民目前以S类保护身份在瑞士居住。
更多阅览 约68000名乌克兰难民生活在瑞士
相关内容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此内容发布于
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资助主要核武器制造商的金融机构数量正在减少,但瑞士的瑞银集团(UBS)却是该产业全球前30大投资者之一。
更多阅览 瑞银是核武器制造商的主要非美国投资者之一
相关内容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一家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但此次手术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家医院在成功让这颗心脏体在外存活了长达12个小时,创下了欧洲纪录。
更多阅览 瑞士器官移植:心脏体外存活时间新纪录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即将就一项关于放宽武器出口授权的法律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决定政府是否应在特殊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决策空间。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寻求更大的武器出口自主权
相关内容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面临外国游客不缴停车罚款及其他交通违法罚款的问题,近日瑞士政府已同意对此展开调查,并考虑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游客交通罚单不缴?瑞士政府考虑国际追责措施
相关内容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家长多有为子女存钱的习惯,而他们主要选择开设储蓄账户的方式。
更多阅览 规划子女未来财富:瑞士家长信赖储蓄,而非投资
相关内容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此内容发布于
近日瑞士法语区消费者事务办公室对运动品牌On昂跑提起法律诉讼,指控该品牌涉嫌“环保洗绿”(greenwashing)。但On昂跑公司坚决否认相关指控。
更多阅览 “100%可回收”成空话,On昂跑公司被指虚假环保宣传
相关内容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外交部周四(2月13日)否认了瑞士政府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中国正在打压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中国外交部表示,这份报告的内容纯属“错误信息”。
更多阅览 中国外交部否认瑞士关于藏人与维吾尔人的报告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周三(2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生活在瑞士的藏族和维吾尔族群体可能正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中方鼓励他们暗中监视同胞并收集情报。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报告:藏人和维吾尔人或被中国施压监视同胞
相关内容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索托莫研究所(Sotomo)的一项调研,三分之二的瑞士人认为国内的社会凝聚力“较弱”,甚至有83%的受访者感到社群意识正在下降。
更多阅览 移民问题引发分裂,瑞士社会凝聚力受挑战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信警告称将蒙受与对冲基金相关的“特别重大”损失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信贷集团表示,鉴于一位未具名的美国对冲基金客户在瑞信发出追加保证金通知后对该要求违约,瑞信本年度第一季度或将面临“特别重大”损失。
更多阅览 瑞信警告称将蒙受与对冲基金相关的“特别重大”损失
相关内容
瑞信初级银行家将获人均2万美元“生活方式”额外津贴
此内容发布于
瑞信表示,将会为旗下更多负责资本市场和交易业务的初级银行家提供一笔高达2万美元的“生活方式”津贴,以借此让那些承受繁重工作量和远程居家办公双重压力的员工能保持高昂士气。
更多阅览 瑞信初级银行家将获人均2万美元“生活方式”额外津贴
相关内容
谭天忠挥别瑞信,仍为自己的履历“深感自豪”
此内容发布于
即将卸任离职的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首席执行官谭天忠(Tidjane Thiam)表示,鉴于瑞信于2019年实现了强劲业绩,并为今年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因此,他为任职掌舵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
更多阅览 谭天忠挥别瑞信,仍为自己的履历“深感自豪”
相关内容
瑞信任命中国高管的高明之处
此内容发布于
任命在华拥有广阔人脉的本地人出任中国业务掌门人,应该会给瑞信带来一种优势,尤其是相对于受特朗普式地缘政治冲击的美国投行。
更多阅览 瑞信任命中国高管的高明之处
相关内容
瑞信董事可自由成立香港政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银行业巨擘瑞信集团(Credit Suisse)目前对其董事会成员之一-中国公民李山参与在香港成立新政党一事保持缄默。
更多阅览 瑞信董事可自由成立香港政党
加入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