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列支敦士登:你中有我300年
![瓦杜茲城堡無疑是列支敦士登最著名的景點](https://www.swissinfo.ch/content/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19/01/75095cdc0045bfc2a5750cce9cbef65f-071_1161-7826-data.jpg?ver=225f507d)
2019年1月23日是列支敦士登公國成立300週年大慶。而這一天也是瑞士和列支敦士登“結緣”百年的紀念日。 1919年以來,兩國在某些領域的關係足以親密到可以把列支敦士登視作瑞士的一個州。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1719年1月23日,神聖羅馬帝國查理六世將瓦杜茲和舍倫貝格郡合併成獨立公國,命名為列支敦士登。儘管嚴格來說,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消亡之時,這個小型大公國才真正成為獨立主權國家,但1719年1月23日依然被視作列支敦士登的建國日。
今年1月23日的國慶日慶典將開啟貫穿全年的一系列活動。 “建國300週年,這不僅是讓列支敦士登公民思考歷史的時機,也是提高國家知名度和大力吸引遊客的契機,” 公國建國300年官方網站上寫道。
整個19世紀,列支敦士登同奧匈帝國的關係打得火熱。但是帝國垮台帶來的深刻危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的身份,令列支敦士登公國從1919年起與瑞士越走越近。 100年後,兩國關係依舊親密如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外交代表
![Deux policiers italiens devant une ambassade suisse](https://www.swissinfo.ch/content/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19/01/ba02494b128350dcf2e869fb676adcec-rtxvz3r-data.jpg?ver=dfee1cb0)
早在1919年,兩國便簽署了條約,並規定:在列支敦士登沒有派遣外交使節的國家,瑞士使領館則是公國的利益代表。如今,列支敦士登在海外共設有8個外交代表處,分別位於柏林、伯恩、布魯塞爾、日內瓦、紐約、斯特拉斯堡、華盛頓、維也納,和羅馬教廷。
統一的貨幣
![Billets de 10 francs tirés d une porte-monnaie](https://www.swissinfo.ch/content/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19/01/a2cd14ad833efd97f3ce3e024c12a465-322278603-data.jpg?ver=dfee1cb0)
瑞列兩國的經濟關係也十分親近,早在1923年就結成關稅同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便是兩國使用相同貨幣。 1924年,列支敦士登正式採納瑞士法郎為本國貨幣。
兩國也同為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的成員國(另兩個成員國是冰島和挪威)。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在1995年加入了歐洲經濟區,列支敦士登融入於歐洲的程度高於瑞士。 1992年,瑞士人民在公投中否決了加入歐洲經濟區的提案。
加入瑞士組織
![Trois joueurs de football autour d un ballon](https://www.swissinfo.ch/content/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19/01/0bba19f570dd729b73751ae6cd7fc238-361900019-data.jpg?ver=dfee1cb0)
兩國在運動方面也有著緊密的合作。比如瓦杜茲足球俱樂部參加瑞士足球聯賽;再比如,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在推廣體育和培養青年運動員方面一直保持著協力合作。
更普遍來說,數不清的列支敦士登機構加入瑞士傘式組織(例如公共失業保險協會外部链接或瑞士消防員協調組織外部链接),就彷佛公國是瑞士的一個州。
嚴格的移民監管
![對瑞士人來說,去列支敦士登工作容易,居住可就難了](https://www.swissinfo.ch/content/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19/01/2685625d4620a2a833563d934aa49ad9-243699825-data.jpg?ver=dfee1cb0)
瑞士外交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底,3600名瑞士公民(不包括雙國籍人士)定居於列支敦士登,占公國總人口數的10%強。此外,截至2016年12月31日,列支敦士登境內的37’453名僱員中,有一半是跨境工人,而後者中的近55%居住在瑞士。
然而,因為有限制瑞士人移民的法規,列支敦士登並不面臨殖民化的風險。公國每年僅向瑞士國民發放至多12份工作許可證和5份居留許可證。
沒有軍隊
![Soldats suisses en train de défiler](https://www.swissinfo.ch/content/wp-content/uploads/sites/13/2019/01/4556545e5a498f3734bc03e1e98bc532-290094805-data.jpg?ver=dfee1cb0)
兩個國家還有一個共性,即嚴格的中立政策。這令兩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列支敦士登是世界上30個無軍隊國家之一。法律規定,緊急情況下,所有 60歲以下的成年公民有參軍的義務。
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幾十年來,列支敦士登面臨的唯一危險是……瑞士“笨拙的”軍隊。最嚴重的一次事件發生在1968年:瑞士砲兵向列支敦士登方向誤發了五枚砲彈,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符合JTI标准](https://www.swissinfo.ch/chi/wp-content/themes/swissinfo-theme/assets/jti-certification.png)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