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迦诺特写 (#LocarnoCloseup )
第74届洛迦诺电影节获奖影片
《复仇我来,其他人买单》(Vengeance is Mine, All Others Pay Cash)获得了瑞士第74届洛迦诺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
这部由印度尼西亚导演Edwin根据Eka Kurniawan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被国际评委授予金豹奖。
意大利导演Dario Argento获得了终身成就奖,他为恐怖片类型电影做出的贡献 – 尤其是他在上世纪70与80年代的成就 – 为他赢得了“恐怖大师”的称号。
Abel Ferrara凭借影片《零与一》(Zeros and Ones)获得了最佳导演奖,Anastasiya Krasovskaya在影片《杰尔达》(Gerda)中的精彩演出为她赢得了最佳女主角奖,Mohamed Mellali与Valero Escolar则凭借影片《零工》(Sis Dies Corrents, 英文名:The Odd-Job Men)同时获颁最佳男主角奖。
邱炯炯执导的《椒麻堂会》(英文名:A New Old Play)获得了评审团特别奖。
今年唯一入围的瑞士电影,是由Lorenz Merz执导的《野兽之魂》(Soul Of A Beast),获得了特别提名。
新冠疫情使去年的洛迦诺电影节只能以线上形式举办。但今年,观众们能在11天内进行户外观影,在瑞士南部尽情享受209部电影以及310场放映。
洛迦诺电影节的女导演们
被誉为“致力于发现未来电影之地”的洛迦诺电影节,其第一和第二故事片单元由即将上映的电影作品组成。
今年入选“当代电影人”环节的15部电影来自世界各地:从阿根廷到格鲁吉亚,从波斯尼亚到突尼斯。这些引人注目的电影潜力非凡,它们将对电影节以及更广大的电影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三部均由女性执导的电影表现出众。这些影片均对其年轻的主人公展现出强烈的关怀与体贴之感,他们或与体制抗争、或与期望抗争、或为了争取难能可贵的机会坚持不懈。虽然影片叙事充满了冷酷,但善解人意的敏感特质无处不在。同时,这几位导演还表现出了她们致力于展望一个更温柔、更有活力的未来的决心。
越南电影导演:Pham Hoàng Minh Thy/Vũ Minh Nghĩa
作为“开放之门”系列的组成部分,短电影《活在云鸟之乡》(Live in Cloud Cuckoo Land,越南语原名:May Nhung Khong Mua)呈现的,是一段发生在越南的怪诞却又独具魅力的都市生活,充满了卡夫卡式的风格。
讽刺的是,对这部影片的两名导演Pham Hoàng Minh Thy和Vũ Minh Nghĩa来说,他们从越南到洛迦诺的旅程也如同迷宫一般。随着目前越南的新冠疫情达到峰值,旅行已经成为了一道烧脑的难题。尽管如此,电影节团队的贴心与随机应变打消了这两名电影人的疑虑。
在代表作入选洛迦诺电影节“开放之门”企划之后,作为抵达之前的准备工作,Vũ和Pham与“开放之门项目”的各位导师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在线座谈,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建议,尤其是在制作与发行方面。
Vũ说:“我们对开放之门团队说,无论未来还有什么精彩的事等着我们,洛迦诺都将是我们的转折点。我们‘婴儿学步’取得的成绩得到了贴心呵护,电影节团队甚至还操心我们的饮食以及观影安排。每天的午餐会上,我们都能与不同的东南亚代表团坐在一起,这对于我们结交新朋友、促进交流十分有益。”
导演:Stefan Jäger
30多年来,导演Stefan Jäger一直在酝酿拍摄电影的想法。除了政府拨款外,他与他的制作团队也得到了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的支持。
最终700万瑞郎的预算(约合4900万人民币) – 以瑞士标准来看不是笔小数目 – 取得的成果在荧幕上一目了然:制作设计与服装设计无可挑剔;来自不同国家的杰出德语演员也让这部电影拥有了令人瞩目的强大阵容(Max Hubacher, Julia Jentsch, Joel Basman, Hannah Herzsprung)。
影片剧情围绕片中奥地利主人公展开(Maresi Riegner饰演),这一拍摄决定进一步体现了影片的国际性特征,因为这意味着电影所使用的语言是几乎无口音的标准德语,这使得该影片很容易出口到共同参与录制的其他两个国家。
瑞士导演与他的《野兽之魂》
《野兽之魂》(Soul of a Beast)是一部充满了感染力、具有印象派风格的电影,它以被风格化的苏黎世为背景,讲述了一段不幸的三角恋故事。这部电影与瑞士电影对浅显易懂与大牌演员的追求刚好相反,导演Lorenz Merz坦诚道:“我不想拍一部取悦所有人的电影。”事实上,最初开始构思电影时的想法最终成就了这部影片,“我的初衷,就是拍一部观众们在瑞士看不到的电影”。
电影及媒体评论人
瑞士资讯与洛迦诺影评人学院合作为您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电影节:每年都有1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及媒体评论人入选洛迦诺影评人学院,他们将在这里深入于电影世界中。今年受邀的嘉宾有:
- Phuong Le是一位现居巴黎的越南影评人。Twitter: @phuonghhle, Instagram: @nailsnitrate
- Caitlin Quinlan是一位来自伦敦的自由影评撰稿人。Twitter: @csaquinlan, Instagram: @caitlinquinlan
- Călin Boto是一名在布加勒斯特及其周边生活、写作的策展人。Instagram: @BotoCalin, Twitter: @queequegss
- Mariana Queen Nwabisili 是一名来自巴西圣保罗的记者与学者,现居西班牙。Instagram: @mariqueensp
- Babos Anna是一名现居圣塞巴斯蒂安的匈牙利影评人兼程序员,她同时也在西班牙攻读策展专业。Twitter: @BabosAnna1
- Alan Mattli来自瑞士,是一名avid电影播客,目前正在完成其英文文学方向的博士论文。Twitter: @AlanMattli, Instagram: @alanmattli, Letterboxd: alanmattli
- Cassiane Pfund来自日内瓦,爱好广泛,除电影外还对现代艺术与舞蹈感兴趣。Instagram: @cassiane.pfund
- Diego Cepeda来自多米尼加共和国,现居巴塞罗那,是一名程序员、导演以及教师。Instagram/twitter: @untrenoculto
- Karin Taglang来自苏黎世,是一名正在尝试理解电影的文学评论家。Instagram/Twitter: @karintaglang
- Vanja Munjin来自智利圣地亚哥,从事电影研究与评论,同时也是一名程序员,目前在葡萄牙里斯本攻读艺术研究的博士学位
影评人学院协调员:
Christopher Small来自英国,现居布拉格,是一名作家、导演、以及艺术节活动策划人。Instagram: @christopher.small; Twitter: @ANTINOMOVIES
Ruedi Widmer教授(瑞士团队)是苏黎世艺术大学(ZHdK)艺术教育学硕士项目的负责人
洛迦诺电影节进行时
洛迦诺电影节开幕这天,本身就是杰出与多产影评人的新任艺术总监吉奥纳·纳扎罗(Giona A. Nazzaro)欢迎了影评人学院的成员,并讨论了作为影评人的各项挑战与重要使命。
今年对纳扎罗而言利害攸关。本届电影节做出大胆举动,在维持新冠安全措施的同时重新全面开放现场观影模式,他正是在这个极富挑战性时刻接手此职。而今夏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也令大广场(Piazza Grande)上的露天观影成了一次湿淋淋的体验。
然而,尽管对观影人数做了缩减,观众却没有缺席。洛迦诺的人群目前主要来自几个邻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但受疫情造成的旅行限制,今年来自更遥远国度的游客大多未能成行。
目前天气还算配合,电影节迎来了首个晴天,令纳扎罗实现了他的主要目标,正如他在影评人大会上所言:
“今年我想实现的是:让我们重新开始,努力享受乐趣。享受乐趣并不是犯罪。”
电影爱好者的天堂。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洛迦诺的与众不同?
2020年是洛迦诺电影节(Locarno Film Festival)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绝无仅有的空档年,而第74届洛迦诺电影节于今晚再度启程,正式拉开帷幕。鉴于为遏制新冠疫情而采取的旅行限制措施,不少昔日常客或许今年无法莅临电影节现场,但有幸亲临洛迦诺的电影发烧友们依然可以期待一场令人愉悦的电影马拉松:为期10天内的电影节将展映约200部影片,而在此期间,整座城市都会被人潮熙攘的影迷所占据。
相关内容
洛迦诺电影节新任艺术总监表示:“夏季举办活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洛迦诺电影节被誉为瑞士最负盛名的国际电影节盛典。自1946年创办至今,它素来在电影界内享有“翘楚之列中规模最小者”的美誉,并与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以及威尼斯电影节齐名。
那么洛迦诺电影节和那些规模更大的电影节相比具体区别在哪里?首先,洛迦诺电影节并非大腕云集、群星璀璨的盛会。有关娱乐界名人的新闻鲜少、甚至几乎不可能出现在这方舞台上。当然,总有为数不多却颇具分量的寥寥名人会出现在聚光灯下,不过他们往往对电影业和政治议题持有独到的观点。譬如于2019年举办的上一届电影节之际,美国电影制片人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凭借其对性和市郊居民生活方式恶作剧般的调侃言论及见解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关内容
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就电影中的性畅所欲言
今年受邀出席洛迦诺电影节的嘉宾,则是曾让美国喜剧题材电影重振声势、集导演、编剧、演员兼制片人于一身约翰·兰迪斯(John Landis),众多现如今已声名显赫的杰出影视名流,正是在他不遗余力的提携和扶植下,开启了个人辉煌的职业生涯,其中就包括担任《蓝调兄弟》(The Blues Brothers,上映于1982年)主演的约翰·贝鲁西(John Belushi)和丹·艾克罗伊德(Dan Aykroyd),以及艾迪·墨菲(Eddy Murphy)等知名影星。能受邀出席洛迦诺电影节的,绝非我们看到的那些被醒目刊载在地摊小报上大肆增加曝光度的影界人物。洛迦诺的来宾之所以受邀莅临现场,是源于他们参与制作拍摄的电影和艺术修养,而并非因为他们能给洛迦诺电影节带来几分名人效应。
它与同类电影节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则是洛迦诺这座城镇的规模恰好适宜举办一个电影节。这个古老的人类聚居地(研究显示,该地在公元前14世纪就有人类定居的迹象)目前仅有约1.5万名居民(如果将周边郊区居民也涵盖在内,则有5.5万人),他们分布定居在这片还不到5平方公里的城市空间里。这里无疑营造了一个非常舒适惬意的环境,整个城镇完全被电影热潮所感染,给人的直观印象是仿佛电影节举办期间,它就是这个镇上唯一的节目。
相关内容
洛迦诺酒店-一切从这里启程
最后一点独到之处就在于,洛迦诺电影节始终将自身界定为给小众艺术电影提供展映机会的特权平台。作为电影节“翘楚之列中规模最小者”,如果洛迦诺电影节想要在业界角逐最热门的首映式,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要知道,绝大多数导演或电影制片人都更乐意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次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因此,洛迦诺电影节总是另辟蹊径,凭借敏锐的嗅觉随时寻找着那些最别具一格、独出心裁的电影。其展映的电影是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很难观看到的,电影节落幕之后,它们或许只会在艺术院线短暂地上映几个星期-尽管它们有赢得观众青睐的可能性。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将在电影节现场为您带来最具多元化的报道。巴西裔瑞士记者及评论家爱德华多·西曼托布(Eduardo Simantob)和出生于莫桑比克的意大利视频记者卡洛·皮萨尼(Carlo Pisani)将与洛迦诺电影节影评人学院(Festival’s Critics Academy)外部链接通力合作:电影节每年都会从世界各地甄选10名年轻的电影和媒体评论家,让他们借此契机,尽情沉浸在电影世界中。今年的幸运儿分别来自越南、罗马尼亚、匈牙利、巴西、智利、多米尼亚共和国、英国和瑞士。
在该页面上(以及我们的Instagram和Facebook主页上),你可以欣赏到影评人学院往年精心撰写的文章,并敬请关注#洛迦诺特写(#LocarnoCloseup),以了解他们就本届电影节所创作出的新鲜而风趣诙谐的报道。
相关内容
洛迦诺电影节74华诞:大银幕的回归,巅峰的如期而至
相关内容
洛迦诺电影节的“幕后英雄”
相关内容
高雅与流行并存:新导演引领洛迦诺返璞归真
相关内容
“有的电影只能在电影节上看到”
相关内容
来自中国,载着爱与悲哀
相关内容
祝贺你,Number Wang 王兵!
(译自英文:张樱)
符合JTI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