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体:持刀袭击儿童事件在中国也在增多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2024年10月3日-9日)发布的有关中国的报道。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在本期的新闻回顾中,我们重点介绍瑞士媒体有关中国的三篇报道:10月1日中国23岁大学生在苏黎世持刀刺伤3名儿童事件,中国媒体对此并未报道;中国的经济形势比迄今为止公开承认的更为严峻,政府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来应对形势;中国网售平台包裹寄往前世界、且享受邮费折扣,瑞士邮政并没有从中国小包裹业务中获利。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持刀袭击儿童事件在中国也在增多
10月3日瑞士公共服务广播机构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针对10月1日中国23岁大学生在苏黎世持刀袭击儿童事件进行了分析:这场血腥事件让瑞士公众感到震惊。
在欧洲,例如英国、德国和瑞士,近几个月来屡屡发生持刀袭击事件。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国近年来也经常发生此类袭击事件。然而中国有超过14亿的人口,在一个如此广泛的社会背景对个人暴力行为做出评论需要谨慎。据SRF驻华记者Samuel Emch称,近些年此类事件在中国有所增加。
与欧洲一样,持刀袭击事件让公众感到不安,有时还会产生政治后果。在德国,最近的持刀袭击事件发生后,人们正在讨论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刀具。在中国也做出了反应:
“如果你想在这里的超市买一把菜刀,你必须用身份证或护照进行登记”。
SRF驻中国上海记者Samuel Emch
据 这位SRF驻华记者表示,近些年发生的这些流血事件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联系:精神疾病、醉酒袭击,甚至是民族主义动机–犯罪背后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在中国的学校和媒体中的反日宣传可能是日本人遇袭的原因之一。中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禁止公众对这类事件进行评论。不过,人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讨论,但”但审查人员也会很快删除这些帖子,” Emch说。
中国媒体并未报道这次中国学生在瑞士持刀袭击儿童事件。”但一般情况下,在欧洲和瑞士发生的其他持刀袭击事件,肯定会被报道,” Emch说。(SRF外部链接/德)
相关报道:
相关内容
23岁中国留学生持刀袭击三名瑞士儿童,目前重伤儿童已脱离生命危险
中国领导层高度重视应对经济危机
10月3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报道,中国的经济形势比迄今为止公开承认的更为严峻。中国政府现在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来应对形势。股票市场对此反应热烈,但是否能有成效并不好说。
9月30日习近平发表了讲话,让民众做好最坏的打算。官方数据显示,4-6月间,中国经济仍增长了 4.7%。然而,小道消息、来自各省市的消息以及北京的景象却是另一副画面。在北京,餐馆和商店纷纷倒闭。房地产危机令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陷入破产。在许多省市,政府正在削减员工工资或完全取消工资。
中国政府对这一状况做出了反应,首先中国银行宣布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以稳定急剧下滑的经济。路透社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计划一项价值相当于2800多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希望借此来重振疲软的消费。
政府同时也计划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债务问题;将稳定房地产行业,从现在起,政府将严格限制新建公寓和住宅。投资者对中国政府的举措反应热烈,股市大涨。他们显然相信中国政府的决心能让经济重回增长轨道。
然而,许多分析师认为,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不足以扭转颓势。中国政府需要再次加大力度。中国的经济危机首先是信心危机。(NZZ外部链接/德)
中国包裹寄到瑞士有补贴吗?
瑞士重要跨地区德语日报《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于10月4日发布文章《中国包裹寄到瑞士有补贴吗?》,向中国网售平台“包裹泛滥”、且享受邮费折扣的现状发出质疑。
文章指出,近年来,全球直接发送包裹的数量大幅增加,而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阿里全球速卖通、希音或Temu等在线购物平台,中国制造商直接把货物销往欧洲或美国的消费者手中。”万国邮政联盟邮政关税协议的“最终成本补偿制度”无疑曾是这种销售模式的“东风”:较贫穷国家可以享受比较富裕国家更低的信件和包裹邮费。
2016年,在美国的压力下,万国邮联决定不再将中国视为发展中国家。2019年,该组织决定给中国发出的小件货物运输额外加价。瑞士邮政也表示:”中国现在支付的邮费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如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相同。”如今,瑞士邮政已将小规格包裹的邮寄终端费提高15%至17%。“这一措施尤其提高了瑞士邮政从中国邮政部门收取的终端递送费用,”文章指出,“这也表明,瑞士邮政在此之前从中国包裹的递送中赚取的利润过少。”
“中国的零售商必须大量向欧洲运输商品,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得到非常优惠的运费。”
Bernhard Egger,瑞士商贸协会
目前,中国网购平台越来越多地使用专门货运包机将产品运到欧洲国家。瑞士的精细配送由瑞士邮政持有40%股份的Asendia物流集团主要负责。后者业务基本“成本覆盖”。这意味着,瑞士邮政没有从中国小包裹业务中盈利。(TagesAnzeiger外部链接/德)
关于万国邮联机构,可参阅下面报道:
相关内容
互联网如何重塑全球邮政服务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称全职工作增加患癌风险
相关内容
三分之一的瑞士居民计划更换医疗保险机构
相关内容
半数瑞士青年向往四口之家模式
相关内容
瑞士采蘑菇者面临解毒剂短缺问题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0月17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