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巨頭瞄準瑞士:消費者要小心了!
電動車被視為能源轉型的關鍵因素,而中國是這一市場的巨頭之一。然而,為了採集製造電動車電池所必需的礦物質,世界各地原住民及其環境正在付出著代價,受威脅民族保護組織(la Societé pour les peuples menacés)的Christoph Wiedmer警告。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訂閱我們的時事通訊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您會在您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導。請擊點這裡,現在就訂閱。
在2024年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中國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搶盡風頭。今年車展上西方汽車產業的缺席令人唏噓,只有五個歐美品牌參加了在這一瑞士汽車盛事。
中國企業比亞迪(Build your Dreams,BYD)以巨幅照片和精心製作的宣傳片吸引了大眾的目光。品牌與車展的口號「Auto.Future.Now」完美契合。但在這表面的完美之下,卻隱藏著不那麼光鮮亮麗的現實。
比亞迪的目標顯而易見。這家中國製造商打算撼動電動車領域「老大」特斯拉和瑞士最暢銷品牌大眾汽車在瑞士的地位。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該公司需要讓保守的瑞士客戶相信「相比歐美品牌,中國產品不僅是可以媲美,甚至更好」。
氣候危機的「東風」讓比亞迪大獲全勝,而這不僅僅是在瑞士。電動車的能源效率是同類內燃汽車的四倍。但電動車也帶來了新的環境和人權風險,而這些問題卻無人關心。
製造這些汽車需要大量原料。電動車使用的電池需要消耗大量的鎳、鋰、銅等通常被稱為「關鍵」或「過渡礦物」的原料-這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原住民被迫面臨新一輪採礦潮。根據2023年的一項研究,在所有過渡性礦產開採項目中,有一半以上位於或靠近原住民領地。儘管如此,原住民並沒有充分參與進計畫授權過程,他們的權利未被承認,開採的時間壓力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利因素。
聯合國承認「原住民對影響其土地、生活和文化的項目享有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CPLE)的權利」。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原住民居住國都在侵犯這項權利。 儘管聯合國公約和宣言均有義務規定,但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尊重原住民社區否決採礦計畫的權利。
受過渡礦產競爭影響的不僅是當地居民。中國政府志在成為電動車生產的領導者,該國擁有此領域的兩個重量級企業: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和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後者最近的電動車產量超過了特斯拉。
這種情況之所以令人擔憂,原因有二。首先,中國最大的鋰礦位於青藏高原。 2023年的報告顯示,開採這些原料的壓力與日俱增,但藏族人並沒有參與討論。其次,鋰的加工也牽涉東突厥斯坦地區(新疆)的維吾爾族人強迫勞動-中國共產黨在當地推行殘酷的壓迫政策。
國際多元化網絡Lead The Charge(受威脅民族保護組織也是其成員)以鼓勵汽車製造商利用向電動汽車過渡的機會,實現「供應鏈的公平、永續性和100%脫離化石燃料」為宗旨。
2024年2月27日,Lead The Charge發布了第二份排名,對18家世界領先電動車製造商的公開報告進行了分析,從而評估了他們為消除供應鏈中的有毒排放、環境破壞和人權侵犯所做的努力。
相关内容
李强访瑞之行标志着“中欧高层交往的开端”
排名顯示,部分公司正在努力確保供應鏈的清潔和對人權的保護,但他們的努力仍然不夠:就算是在人權方面名列前茅的福特公司,也只遵守了54%的相關要求。製造商在保護原住民權利方面做得尤其缺乏。
半數以上的汽車製造商在這方面的得分為0%,即使是排名第一的特斯拉,得分也只有26%。比亞迪的排名極為靠後。由於完全無透明度可言,比亞迪在人權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不僅在原住民權利方面得分為0%,在普遍人權方面也僅得分5%。
購買電動車的瑞士消費者通常懷有良善願望,且普遍關注環境議題。對於電動車製造商來說,瑞士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2023年,在瑞士銷售的每五輛新車中,就有一輛(20.9%)是電池電動車。瑞士擁有17’000個公共充電站,是世界上充電網路最密集的國家之一。
征服瑞士電動車市場需要有瑞士知名汽車進口商的合作。根據媒體消息,瑞士銷售量最大的進口商Emil Frey今年決定進口比亞迪汽車,這並不令人意外。事實證明,這一契機可能是把雙面刃:雖能讓Emil Frey獲利不菲,但可能會引發道德問題。
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公司被要求重視其供應鏈的謹慎標準。在瑞士,非營利組織正在準備一項新的動議,呼籲推進謹慎責任。比亞迪有能力肩負起謹慎責任嗎?Emil Frey 可能很快就要面對這項質疑。
瑞士進口商在冒險與比亞迪合作之前,最好先進行核實,確保獲利夢想不會變成採礦地原住民和居民的噩夢。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編自法語:瑞士資訊中文部/gj,繁體校對:方常均)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