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擴大藥品可及性的企業努力遭遇挫折

藥品可及性基金會從2008年起一直在評估20家最大藥廠為擴大藥品可近性所做的努力。
藥品可及性基金會從2008年起一直在評估20家最大藥廠為擴大藥品可近性所做的努力。 Copyright 2021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瑞士企業諾華製藥(Novartis)首次登上「藥品可及性指數」(Access to Medicine Index)榜榜首,但自新冠疫情結束以來,整個製藥業在向最貧困國家提供藥品方面便一直進展緩慢。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相关内容

通訊訂閱

如果你訂閱了我們的電子報(Newsletter),每週你會在你註冊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費電子郵件,內容是瑞士資訊繁體中文版報道。 現在就點擊訂閱。

更多阅览 通訊訂閱

自2008年該指數首次發布以來,英國企業葛蘭素史克(GSK)常年蟬聯榜首,但今年被諾華擠下寶座。在2022年的上一期指數榜上,諾華排名還在第四。而指數榜的另一家瑞士企業羅氏(Roche)排名下滑了一位,降至第11位。

儘管世界最大藥廠取得了“適度的進展”,但總部設在荷蘭的非營利組織“藥品可及性基金會”警告說,進展速度遠遠達不到解決全球健康不平等問題的需要。這家基金會負責編製兩年一次的藥廠指數。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的報告顯示,全球有近20億人無法取得基本藥物。 這主要是因為低收入國家買不起藥、買不到藥,或是藥品不適合這些國家的需求。

基金會執行長賈婭斯麗·艾耶爾(Jayasree Iyer)告訴瑞士資訊swissinfo.ch:「越來越多的藥企宣布了商業模式,以擴大其藥品在最貧困國家的覆蓋範圍,讓更多人受惠。但我們預期此時本應有更大的進展。」

外部内容

15年來,“藥品可及性指數”一直在評估20家領先藥廠為擴大中低收入國家人民獲得其產品所做的努力。

2024年記分卡的發表是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結束的一年後。疫情期間民眾曾呼籲疫苗公平,並向藥廠施壓要求放鬆對新藥專利的控制,但現在壓力也已減弱。

自願性許可證

在2024年指數分析期內,藥廠僅發放了兩份新的自願性許可證給仿製藥製造商。相較之下,2022年指數發布前的兩年中有六家藥廠發放了新許可證。而諾華是唯一發放抗癌藥物自願性許可證的藥廠。

藥廠發放自願性許可證,即允許仿製藥公司在某藥品的專利到期前生產該藥,從而有效降低其售價。藥廠一直在拖延這種許可證,聲稱這威脅到了它們的溢價。然而今年4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自願性許可證實際上可使創新藥和仿製藥製造企業的收入增加多至17%。

該指數稱,許可證發放活動如今已退回到新冠疫情開始前的水平,這一放緩表明「過去幾年取得的勢頭正在喪失,令人擔憂」。

該指數注意到的另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則是對瘧疾和結核病等低收入國家重點關注疾病的投資不斷減少。這20家藥廠過去兩年針對這些疾病方面的研發項目只有93個,而在上一期指數中尚為151個。

羅氏再次承諾將投資開發急需的新型抗生素。但在該指數範圍內的76個研發項目中,只有13個針對B型肝炎、冠狀病毒疾病和抗菌感染等重點疾病。

去年,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在經歷了兩位數的收入損失後,成為又一家退出傳染病和疫苗研發計畫的藥廠。而羅氏和諾華等藥廠已把研發投資轉向肥胖症和癌症等利潤更豐厚的疾病領域。

英國非營利組織“影響全球健康”(Impact Global Health)的研究負責人薩巴斯汀·瓦克多克(Sabastine Wakdok)表示:「除非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否則登革熱、肺結核等疾病,尤其是被忽視的熱帶疾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可能都得不到重視。」

讓首席執行長參與進來

不過指數中也有一些亮點。儘管對某些疾病領域的投資有所減少,但各藥企正在將全球可及性作為其現有產品和產品線更優先考慮的事項。

多年來,該指數一直鼓勵各藥廠不只是搞捐贈和慈善計畫。雖然捐贈藥品可以暫時填補缺口,在緊急情況下也有此必要,但基金會認為,和把藥品的全球可及性納入商業模式相比,前者並不能產生同樣持續與長期的影響。

相关内容
回溯二十年前,罗氏集团曾一度参与过肥胖症研究,但只取得了些许微不足道的成果便选择就此退出。现如今,随着抗肥胖药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该公司又再度重新投身其中。

相关内容

罗氏对重大疾病的豪赌胜算几何?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制药巨擘罗氏集团(Roche)近期将研发投资聚焦重点转向了包括肥胖症在内的一系列对医疗保健预算造成沉重负担的疾病。这是应对当前各国政府对既能拯救生命、又能节省医疗开支的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所采取的举措。

更多阅览 罗氏对重大疾病的豪赌胜算几何?

諾華約96%的後期藥物開發項目都有相關的可及性計畫。諾華執行長的薪資與惠及更多病患掛鉤,諾華還首個推出帶有藥品可及性目標、與永續發展掛鉤的債券。

另一方面,羅氏的後期產品線項目比諾華多,但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有可及性計劃。羅氏的發言人在回覆瑞士資訊時提到,該公司主要銷售治療慢性病的創新藥,而慢性病「需要專門的治療途徑和醫療基礎設施,但不是每個國家都具備這些條件」。

艾耶爾認為,藥廠在研發階段就應考慮藥品的可近性。她表示:「企業若不及早規劃,日後將難以推廣藥品,最後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藥廠通常會優先在進行臨床試驗的國家投入市場,但只有3.5%的臨床試驗是在低收入國家進行的。

諾華也是引進所謂包容性商業模式的五家藥廠之一。 2019年,諾華創立了單獨的“新興市場品牌”,即面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約44個國家的廉價版藥品。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輝瑞(Pfizer)、賽諾菲(Sanofi)和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也都紛紛效仿,為低收入國家量身定制了針對特定產品的定價策略或獨立品牌。

相关内容
Novartis

相关内容

诺华公司真能让每个人都用上它的药吗?

此内容发布于 诺华曾表示,它希望世界上每个人都能用上它的产品,甚至包括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基因疗法。它的尝试能成功吗?五年前,瑞士制药公司诺华(Novartis)做了一件业内友商从未做过的事。。。

更多阅览 诺华公司真能让每个人都用上它的药吗?

諾華的可及性計畫似乎也不受去年出售其仿製藥業務山德士(Sandoz)的影響。根據艾耶爾介紹,諾華一直保持與山德士的合作關係,以繼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提供新舊藥品。

有何影響?

艾耶爾表示,這些模式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目前尚難知道。對於藥廠如何確切衡量和報告受惠患者人數及對健康結果的影響,2024年指數首次進行了更為嚴格的考查。這導致了各家藥企表現的整體下降。

在這20家藥廠中,除艾伯維(AbbVie)外的其他19家都分享了自己追蹤各國患者對本企業基本藥物使用情況的方法。然而,各藥廠對如何計算受惠患者人數未達成共識,只有17家公司報告了實際的數字。

藥廠經常用銷售量來代表患者覆蓋率,很少有藥廠提供適用患者族群的背景資訊。迄今為止,能明確報告借助自身模式提供的產品具體惠及了多少患者,只有賽諾菲一家藥企。

透明度方面也存在著巨大差距。該指數指出,諾華商業模式所包含的產品在哪裡銷售,又惠及了多少患者,諾華提供的公開資訊有限。這家藥企為其治療慢性心臟衰竭的產品沙庫比曲纈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中文商品名:諾欣妥,英文商品名:Entresto)推出了第二種廉價品牌,但指數指出,該產品僅在一個低收入國家有售。

相关内容
儿童癌症生存率反映了世界各地民众在获得抗癌药物和治疗方面的显著差异。在高收入国家,癌症确诊儿童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儿童癌症的治愈率低至10%。

相关内容

平价药品时代的终结

此内容发布于 制药公司即将研发出治愈众多癌症和遗传疾病的方法,但这些治疗方法的高昂价格是否会让世界上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十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组癌症研究人员做成了一件近乎于奇迹的事情。

更多阅览 平价药品时代的终结

而羅氏製訂了一個目標,即到2026年底,要讓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中接受其創新療法治療的患者人數翻一番,並會每年分享進展情況。不過,它並未提供按產品或地區劃分的細目。

該指數指出,各藥廠報告的患者覆蓋率數據仍無法滿足全球醫療保健需求的實際比例。分析的產品中近一半甚至未在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註冊。

艾耶爾說:「大部分藥廠仍將重點放在美國市場,以推動世界其他地區的普及。而作為社會整體,我們要依賴美國市場及政府資金來推動藥品的普及和投資製藥業裡不賺錢的領域,這就是一個問題。」

(編輯:Reto Gysi von Wartburg/ts,編譯自英文:小雷/xy,繁體校對:盧品妤)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