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齡的海外瑞士遊子駕鶴西歸,享年110歲
最長壽的瑞士遊子老翁-出生於1908年的Rodolphe Buxcel於上個月在美國密西根州壽終正寢,以110歲高齡與世長辭。上個世紀之初他生於沙皇俄國統治疆域內的一隅瑞士人聚居區,歷經顛沛流離,最終在美國安家落戶,在粗茶淡飯中安度晚年。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追根溯源,Buxcel的祖籍在坐落於瑞士法語區沃州轄區內的羅曼莫蒂耶鎮(Romainmôtier),而他本人的出生地則是隸屬沙皇俄國境內的一處被稱為Chabag的瑞士人聚居區,彼時,該聚居區仍為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統治下的沙皇俄國屬地。 Buxcel的一位先祖-Jacques-François Buxcel曾攜家帶眷,領著妻子和六個孩子移居到當地。這塊瑞士飛地(即隸屬於沙皇俄國管轄,但不與該國毗連)由瑞士植物學家Louis-Vincent Tardent早於1822年開闢。和所有在Chabag安居繁衍的瑞士移民一樣,Buxcel家族在當地生活的120年間,始終保留著瑞士公民身份。
作為家裡十個孩子裡最年幼的老么,Buxcel曾在Chabag瑞士人聚居區-也就是現如今烏克蘭的屬地度過了舒適安逸的童年生活。他的父親坐擁50公頃的葡萄園和共計130公頃的適耕地。這個家族的豐衣食足、富庶興旺在1940年6月28日那天畫上了句號:蘇維埃政權來襲,Buxcel家族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的土地和財產。隨後,Buxcel一家在德國難民營裡飽經世變,在憂患中熬過了艱難的五年時光,直至戰爭臨近尾聲才輾轉抵達祖國,回到了瑞士洛桑。
1950年,Buxcel決定動身前往烏拉圭,希望能夠在里奧內格羅沿岸重新開始種植葡萄的事業。
“我對共產黨人充滿恐懼,擔心總有一天史達林會入侵瑞士,”即是離開瑞士的初衷,Buxcel這樣解釋道。
生活在美國的瑞士遊子
Buxcel最終在七十高齡時選擇再度啟程,移居美國。儘管他已熟練掌握六門語言,並且足足在美國生活了37年,但他竟從未學過英語:“我到美國的那年已經73歲了,我想對於學習第七門語言來說,實在年齡太大了!”
Buxcel獨身一人生活在密歇根湖畔貝里揚的一棟木屋裡直至109歲,這裡距離芝加哥僅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他能自如地穿衣、做飯、就寢,女兒偶爾會過來幫他外出購物。在生命最後兩年的旅程裡,已近風燭殘年的他日漸衰弱,行動滯緩,不得不搬進了養老院,任一天中絕大半時光在他的躺椅上悄然流逝。
“他睡眠充足,但依然思路清晰。直到生命臨近尾聲,他也食慾尚佳。他總是愛在床頭櫃上備著點兒餅乾,入睡前啃點兒。在養老院他自己的房間裡有一台電視機,他尤其喜歡看足球比賽,”Buxcel的女兒Erika回憶道。
那麼,身為百歲老人,Buxcel的長壽秘訣究竟是什麼?
答案是:睡眠充足。 Buxcel生前曾透露:“我往往很早就上床睡覺,一般是晚上9點就入寢,早上6點就起床。”
不僅如此,他一生都習慣於苦行僧般的清貧禁慾生活:“晚年我能拿到每月1400美元的養老金。要知道這筆數額的養老金要是擱在瑞士,我早就餓死了。”
2019年2月26日,Buxcel溘然長逝,享年110歲零174天。
而依然在世且定居於瑞士的最高齡瑞士老嫗為Alice Schaufelberger,今年1月,她剛剛度過了自己111歲的生日。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